
“田七”牙膏菌落总数超标逾千倍 控股股东中恒集团去年日亏超百万
“怕上火用田七!”这句朗朗上口的广告词是不少“80后”的回忆。作为拥有80年历史的老牌国货,“田七”曾拿下诸多殊荣。但最近,其旗下产品却因质量不合格而出现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通告名单中。与此同时,“田七”背后的控股股东——A股上市公司中恒集团(600252)不久前刚刚交出了一份营利双降,且归母净利润大亏3.77亿元的“成绩单”。
菌落总数超标1280倍
“640000CFU/g”,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布的一份《关于30批次不符合规定化妆品的通告(2025年第14号)》(以下简称“通告”)中,一批次名为“田七怕上火牙膏(劲爽野菊花香型)”的产品的菌落总数检验结果一栏,赫然写着这串数字。这一结果相当于国家规定要求上限(500CFU/g)的约1280倍。
而另一批次名为“田七怕出血牙膏”的产品,同样在菌落总数这项指标上“翻车”,其检测结果超标了约38倍。两款产品的生产商同为广西田七家化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田七家化”)。
公开资料显示,田七家化是一家以口腔护理为主的日化企业,控股股东为A股上市公司中恒集团。田七家化迄今有近80年的历史,旗下品牌“田七”主要聚焦本草牙膏产品,该系列产品的一大卖点是能止血祛火、缓解疼痛和肿胀等口腔问题。此前,“田七”曾先后获得中华民族品牌、中国驰名商标、广西老字号等称号。
菌落总数是衡量产品卫生状况的核心指标。牙膏中的菌落总数严重超标是否会对使用者产生负面影响?据了解,如果长期使用菌落总数严重超标的牙膏,消费者会出现牙龈炎、口腔溃疡或咽喉感染等口腔问题,对于免疫脆弱的群体,甚至可能会导致全身性感染。
“菌落总数超标带来的影响其实很难界定。菌落总数只是一个整体数值,其中的菌群也分有益菌和有害菌。”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参与了本次“田七”旗下一批次产品的抽检,4月25日,该研究院一工作人员对《大众证券报》记者如是说,但其也强调:“对口腔健康人群和有口腔问题的人群,长期使用后所产生的影响肯定不一样。”
“对于此前没有口腔问题的消费者而言,长期使用菌落总数严重超标的牙膏,有一定几率会增加口腔感染的风险。”扬州市江都妇幼保健院副主任医师孙国栋告诉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款田七牙膏的宣传卖点正是“怕上火”和“怕出血”,目标人群恰是存在口腔问题的消费者。
那么,通告中提及的牙膏产品是否为田七家化生产?如是,相关批次产品是否已经全部召回?公司是否已就相关问题进行整改?带着上述疑问,记者多次致电中恒集团证券部并发去采访函,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对方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这些问题我们不方便在电话里说,需要走流程。”
控股股东近20年来首亏
“针对相关产品抽检不合格的情况,已经予以处置,田七家化也已完成整改,我们也已责令其对相关产品予以召回。”广西壮族自治区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对于前述未能从田七家化控股股东中恒集团处获得的解答,记者在当地监管部门处得到了答案,但前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所涉批次产品的具体数量,其并不清楚。
记者注意到,这并非田七家化首次在产品质量上“翻车”。
去年10月16日,知名打假人王海曾质疑田七家化生产的“田七口气清新牙膏(花漾白桃香型)”隐瞒了防腐剂的添加情况。据其爆料,这款产品被检出含有对羟基苯甲酸,违反《牙膏监督管理办法》中牙膏标签应当标注全成分的规定。此外,该产品在备案时仅标明清洁功效,却在销售页面宣称“呵护牙周”,这一行为构成超出备案范围的虚假宣传。
根据企查查APP数据,2020年,田七家化曾在抽检环节中被认定为“不合格”。广西壮族自治区化妆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结果通告(2020年第1期)显示,广西壮族自治区药品监督管理局梧州分局在对田七家化展开的产品抽查中发现了不少问题:厂区内的《牙膏车间包装班生产日报表》(机台号:4#和6#)记录存在多处涂改痕迹,但无涂改人员签字;《牙膏成品检验报告》中“净含量”项的要求为空白,无法判断检验结果是否符合要求;包装外观、膏体、稳定性等项目的检验结果不够明确。
2020年11月底,在梧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一次双随机抽查中,田七家化的年度报告公示信息被查出,存在公示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情况。该次任务系对公司商标使用行为、专利真实性和专利标识标注规范性、登记事项、公示信息等情况的检查。
2021年4月,田七家化通过重组被纳入中恒集团麾下,彼时,中恒集团曾在财报中表示,将通过产品、品牌、渠道的运营建设,不断扩大“田七”品牌的国内国际影响力,助力田七家化“旧貌换新颜”。如今,田七家化旗下产品现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不合格”通告名单,这对品牌声誉所会产生多少负面影响,不得而知。
作为田七家化的控股股东,中恒集团2024年经营情况欠佳,出现了自2005年以来的首亏,报告期内,中恒集团实现营收22.71亿元,同比下滑26.67%;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为-3.77亿元,平均每天亏损约为103万元。
记者 陈陟
“田七”旗下两批次产品被检出菌落总数超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