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大首席详解政治局会议,四大看点值得关注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充分肯定了一季度经济的向好态势,同时指明经济回升存在的难点和问题,经济回升的基础仍需要进一步巩固。
券商中国记者采访和整理了多家券商的首席经济学家观点,对会议内容进行了深入学习和解读。市场人士认为,风急浪高的外部形势更加考验政策层对于政策节奏和力度的把握,“经贸斗争”比拼的是韧性和耐力,以及随机应变的“后手棋”。与2018年的首轮经贸冲突不一样的是,如今的中国能更好地用自身的确定性去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
看点一:政策充分备足预案
4月25日召开的会议释放了一系列积极的信号,市场普遍认为,在“底线思维”下,政策还有很多“后手”。
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陶川表示,政策布局呈现明显的“两步走”特征。“底线”要稳、要兜牢,重点在存量政策加速,保民生、稳就业、帮企业、化风险;“预案”要足、要“求进”,新工具、新政策、新模式蓄势待发。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易峘表示,政策层面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有一定认识,在“外部冲击影响加大”的背景下,宏观政策对于稳外贸、稳经济的必要性有所上升,需要“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全力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面”。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则表示,本次会议提出“外部冲击影响加大,要强化底线思维,充分备足预案”,整体指向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整体政策尤其是财政领域仍要留有余量。从年内看,短期中美贸易摩擦压力较大,未来可能仍有金融领域的潜在摩擦风险。在此背景下,对于当前经济存在的挑战,仍要强化底线思维,保持政策定力,为未来的“极限”场景留有政策余量。
“在政策基调上,着重强调要强化底线思维,充分备足预案,扎实做好经济工作。在当前外部冲击影响加大的背景下,扩大内部总需求是对冲外部扰动和内部低通胀的最重要抓手,后续政策落地将继续围绕这个核心展开。”长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毅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
看点二:“四稳”引发市场关注
会议提出,“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这一新表述引人关注。
汪毅表示,首次提出“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坚持“以我为主”的政策原则,即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为政策导向,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稳就业”放在首要位置,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进一步完善,就业、民生、提高收入等方面的政策落地节奏有望加快。
陶川则认为,会议清晰释放出“就业就是底线”的信号——不仅将“稳就业”置于“四稳”首位,同时将“增量储备政策”与“稳就业”并行提及,预计接下来“稳就业”将成为财政政策的重中之重。
同时,政治局会议提出“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企业,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财政上将实行对冲外贸冲击与兜底民生底线“两手抓”。
申万宏源首席经济学家赵伟也表示,会议通稿三度提及稳就业,将就业问题位于“四稳”之首。针对关税“冲击”,会议提出“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企业,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通稿最后再度强调“要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考虑到近年来第三产业逐渐成为吸纳就业的重点领域,从业人员占比上升到48%,会议提及大力发展服务消费亦可缓解当前就业压力。
看点三: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
会议强调,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对此,汪毅认为,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用,同时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后续财政政策有望延续“靠前发力”,今年一季度财政加速发力已经比较明显,二季度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以及一些其他的超常规财政工具(超长国债及配套信贷、化债资金等)也有望继续提速。在外贸纾困和企业减负等方面,财政可能也将和其他配套政策协同发力。
易峘认为,“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用”,有望推动财政支出继续扩张。今年一季度广义财政支出同比录得5.6%,高于一季度名义GDP增速的4.6%,显示财政政策扩张对经济增长形成较强支撑。考虑到美国“对等关税”落地对出口的影响或将在今年二季度集中显现,财政政策有必要进一步宽松以对冲外需放缓带来的潜在影响。
对于货币政策,汪毅认为,二季度降准的概率可能更高。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方面,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方向上明确了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几大领域。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望对稳内需、房地产纾困、稳外贸和企业减负等当下关键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赵伟分析,预计跟随形势变化,货币政策会灵活选择降准降息的时点,以保证增长和预期的稳定性。政治局会议提出“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相关工具或定向滴灌生活性服务业和养老产业,以扩大服务业投资的方式激发消费。
“货币政策则更多承担稳市场、稳企业功能。”陶川表示,会议在货币政策方面明确要“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新增“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前期已部署科创再贷款3000亿—5000亿元、加大消费重点领域低成本资金支持等,预计后续将加快落地。
看点四:防风险和稳市场并举
会议指出,要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在政策整体保持定力的背景下,稳定市场预期,有效激活经济内生活力的重要性大幅提升。”李超分析。一方面要化解内部风险,降低国内不确定性因素以应对外部冲击,尤其是继续实施地方政府一揽子化债政策,加快解决地方政府拖欠企业欠款。另一方面要稳定资产价格。
李超分析,楼市、股市、汇市均是重要抓手,在年内美元指数快速下行的背景下汇率压力缓解,工作重心将聚焦楼市和股市。楼市方面,加快地产构建新发展模式,通过土地收储和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助力地产止跌回稳。股市方面,加强“类平准基金”的引导作用。
陶川认为,房地产供需两端综合施策,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需求端,参考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涵盖在内。结合本次会议“尽快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表述,可见政策在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方面仍有较强诉求。地方层面已积极响应,4月中旬海南省出台消费提振方案,全面清理限购措施。此外,“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可能也与货币化安置等需求端政策有关,参照历史经验,后续可重点关注PSL变化。供给端,会议指出将加力加快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商品房收购等存量政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