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交所上市公司2024年超八成盈利
30日,北交所2024年年报披露工作正式收官,265家公司悉数披露年报,其中超八成实现盈利。Wind数据显示,上述公司合计实现营收1808.45亿元,实现净利润110.3亿元,实现扣非净利润93.97亿元,平均每家公司实现营收6.82亿元。
15家公司净利润增幅超100%
具体来看,北交所265家公司中,225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85%。贝特瑞、同力股份、锦波生物、开发科技四家公司净利润及扣非净利润均超过5亿元。其中,贝特瑞以142.37亿元的营收位列榜首。一诺威、同力股份、颖泰生物、连城数控4家公司营收超过50亿元。
成长能力方面,广道数字、佳合科技、海希通讯3家公司营收同比增幅超过100%;国航远洋、天马新材、泰德股份、晶赛科技、德瑞锂电、长虹能源、锦波生物、浩淼科技、驱动力、德众汽车、夜光明、并行科技、远航精密、海达尔、微创光电15家公司净利润增幅超过100%。
截至报告期末,265家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20.02亿元。“北交所小巨人”贝特瑞归属母公司股东的权益122.27亿元,较期初增长5.67%;颖泰生物50.45亿元,同比减少12.8%;连城数控、同力股份、吉林碳谷、开发科技、安达科技、硅烷科技、一诺威、星昊医药、锦波生物、云星宇、海泰新能、国航远洋、田野股份、森萱医药、禾昌聚合、球冠电缆、德源药业、华岭股份、广厦环能、纳科诺尔、万源通、奥迪威22家公司净资产超过10亿元。
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相关行业
表现亮眼
分行业来看,《大众证券报》记者通过Wind数据发现,证监会行业分类中制造业大类仍是盈利的“主力军”,其中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相关行业的企业营收表现亮眼;货物运输类、电池制造类、饲料加工类净利润增幅居前。
位列净利润增幅第一位的国航远洋财报显示,2024年度,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实现营收9.36亿元,同比增长5.12%;净利润2266.32万元,同比增长812.45%;毛利率达到1.9亿元,体现较强的经营能力。公司主要从事国际远洋、国内沿海和长江中下游航线的干散货运输业务,是国内干散货运输的大型航运企业之一,拥有与业务相关的国际船舶运输经营权、国际海运辅助业经营权、水路运输经营权、水路运输服务经营权等业务资质。公司客户涵盖煤炭、钢铁、矿石、能源、粮油、水泥等多个领域,与国家能源集团、BHP(必和必拓)、鞍钢、宝钢、华能等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天马新材2024年实现营收2.55亿元,同比增长34.99%;净利润3937.99万元,同比增长221.44%;扣非净利润3279.84万元,同比增长43.61%。公司抛出利润分配预案,拟每10股派现2元。公司主要从事高性能精细氧化铝粉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电子陶瓷用、高压电器用、电子及光伏玻璃用、锂电池隔膜用、研磨抛光用、高导热材料用和耐火材料用粉体材料等领域的精细氧化铝粉体,终端应用覆盖集成电路、消费电子、电力工程、电子通讯、新能源、平板显示、光伏发电等多个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新兴领域。
公司估值日趋成熟
伴随着北交所队伍的逐步壮大,北交所公司以其专精特新的鲜明特征,体现出卓越的成长能力。
开源证券北交所研究中心分析认为,在经历了2023年11月、2024年9月底和2025年1月中旬的三轮行情后,北交所估值逐步成熟,市盈率整体超过创业板接近科创板水平,三轮行情推动下北交所换手率超越创业板水平。市场表现方面,2024年,北交所新股上市首日涨幅均值为189.70%,2025年1—3上市月首日涨幅均值为267.91%。2024年新股上市后6个月平均涨幅达166.05%,大幅超越2023年的水平。2024年公募机构在北交所重仓配置金额实现高增长、配置家数创新高。
从行业估值分布看,信息技术、化工新材、消费服务、医药生物、高端制造五大行业PE TTM均值分别为111.24倍、65.52倍、59.71倍、47.40倍、25.26倍。短期内,高波动性且过高估值公司需注意。在当前估值总体较高的情况下,开源证券分析师诸海滨建议关注北交所部分公司在中长期配置上的潜力,特别是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业绩符合预期和超预期、估值相对合理、具备新型生产力的稀缺性标的。记者 朱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