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绩增速败给统一,康师傅做错了什么?
近日,康师傅饮品与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合作,为康师傅(00322.HK)跨界合作又一重要布局。尽管各种营销合作不断、促销活动应接不暇,但依然未能挽救康师傅增长乏力的困局。
根据康师傅发布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全年收入806.51亿元,仅同比微增0.3%,几乎原地踏步、停滞不前了。而老对手统一报告期内却实现营收303.32亿元,同比增长6.09%,这也是统一自2013年突破200亿营收后,首次迈入300亿门槛,营收和净利润也创历史新高。
在原材料价格波动的考验下,康师傅做错了什么?
涨价策略赢了利润丢了市场
近两年,围绕在康师傅身上的话题,一定跳不开“涨价”。
面对供应链成本增长,这家方便面巨头的应对方式简单而粗暴,直接涨价以提升毛利率。具体来看,2021年-2022年,康师傅全线产品提价,原因是供应链成本上涨;2023年,康师傅方便面再次提价,毛利率同比上升3.05个百分点;2024年康师傅袋装面和桶装面分别涨至3元和5元,方便面毛利率提升至28.6%;饮料业务提价,饮品毛利率从32.1%升至35.3%。
得益于毛利提升,康师傅2024年归母净利润达37.34亿元,同比上涨19.79%。但“靓丽”的数据背后是丢了销售量和市场换来的。
作为方便面市场龙头,康师傅涨价前的市场占有率将近45%,这给康师傅足够的傲气,认为其在方便面领域拥有较强的定价权。然而,康师傅忽略了消费者在终端市场的敏感程度,一旦另外两家巨头统一(00220.HK)、白象不陪跑一起涨价,销量和市场份额或将受到明显冲击。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康师傅方便面业务实现营收284.14亿元,同比下降1.3%,这也是继2023年同比下滑2.84%之后,再度走低。其中,2024年高价袋面收入下滑6.3%,中价袋面更是暴跌13.8%。
同期,统一方便面业务全年实现营收98.49亿元,同比微增2.6%,呈现出增长趋势。而近期,有媒体报道称,白象方便面凭借性价比和线上营销,在2024年的销量突破130亿元,直接创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2024年一季度,康师傅对旗下1L装冰红茶、绿茶、茉莉蜜茶等饮料进行提价,零售价由4元涨至5元。对应财报数据显示,康师傅饮料板块虽以516.21亿元营收占据总收入的64%,并同比增长1.3%,但增速已从2021年的20.18%骤降至低个位数。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一增长几乎完全依赖茶饮料,而包装水、果汁、碳酸饮料等多个子类目全面下滑。具体来看,茶品类收入同比增长8.2%至217亿元,占饮品业务总收入的42%;其余饮品中的包装水、果汁、碳酸及其他收入分别同比增长-6.7%、-9.4%和0.4%。
在业内人士看来,康师傅茶饮的增长并非源自其品类的创新或爆款产品的拉动,更多是搭上了无糖茶发展的顺风车。据艾媒咨询,2023年中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达401.6亿元,预计2028年将增长至815.6亿元。另据尼尔森,截至2024年6月,无糖茶全国线下销售同比增速高达80%,大幅超过饮料行业7%的增速。
在无糖茶市场爆发的大背景下,无论是康师傅、统一还是农夫山泉(09633.HK),2024年茶饮业务的增速都比较可观。农夫山泉茶饮料收益167.45亿元,同比增长32.3%;统一茶饮料事业收益85.75亿元,同比增长13.1%,相比之下,康师傅增速其实明显掉队了。
对此,有消费者认为,“康师傅价格涨了,品质和体验却毫无变化”。涨价带给康师傅的,除了短期的利润增长外,让品牌忠诚度也在被一点点稀释,市场逐步缩小。
经销商苦不堪言骤减近万人
消费者对涨价策略不买单,销售量下滑,库存积压,最苦的莫过于经销商。
为了倾销库存,康饮去年开启了“疯狂促销模式”。“扫码减一元”“第二件半价”等促销手段,层出不穷。然而,花式营销不仅没拉动销量,反而导致价格倒挂,经销商出货越多,赔得越多。
糟糕的是,康饮的促销政策并没有统一步调,而是各区部总自行决定,导致全国各个区域的促销方式不同,价格越低越容易清货,经销商利润越来越薄,各区域之间打起了价格战,陷入恶性竞争当中。
财报数据显示,康师傅2024年经销商数量骤减近万人,从76875家降至67215家,引发市场对其渠道稳定性的担忧。尽管官方声称这是优化渠道结构、转向直营模式的主动调整,2024年康师傅渠道优化主要集中在从之前的经销模式转向直营模式,以减少销售通路的长度提升整体经营的控制力和毛利结构。
这种渠道转变对企业而言虽然更方便管理、能提升企业自身利润,但对经销商而言,无异于把经销商架在火架上烤,苦不堪言。直营保障的是企业利益,经营成本即使促销也有利可挣。而经销商拿到的本来就是批发价,成本更高一些,还要在激烈的区域价格战中再和直营店竞争,利润在被一点一点削薄。
同时,康师傅和经销商还要面临跨界玩家抢食。“方便面越来越不好卖”,市场规模逼近“天花板”成为行业默认事实。近些年,随着外卖行业崛起、制菜、速食鲜面、螺蛳粉等新型方便速食的受追捧,在新的购买方式的冲击下,方便面市场扩张基本停滞。据世界方便面协会数据,中国方便面消费量从巅峰期2020年的472.3亿份降至2023年的431.2亿份。
面对方便面行业“天花板”,白象、统一等老牌玩家不断用新品类分化打开消费者的认知,分别推出香菜系列、浓汤系列等抢占市场份额,尤其白象品牌通过“香菜面”“折耳根面”等猎奇产品、发力抖音等内容电商渠道,成功将流量转化为销量。这两年,白象在天猫、京东、抖音的线上销售额总和同比增长近2000%。
相比之下,康师傅创新能力却有些落后,新品推出时间周期慢,口碑欠佳,虽然推出“汤大师”“速达面馆”等新品,但价格贵,市场反响平平,在时代需求的变迁下,康师傅优势正逐步被淡化。
在经历价格策略失误、渠道策略混乱、产品策略滞后三大转变后,康师傅行业老大的位置,还能坐稳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