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汽车圈最大金额,索赔1000万元!阿维塔出大事了

访客 2025-05-15 09:00:56 16141 抢沙发

最近的汽车圈热浪翻滚,小米汽车碳纤维前舱盖事件还未落下帷幕,阿维塔又卷入一场关于风阻系数的大战之中。

汽车圈最大金额,索赔1000万元!阿维塔出大事了

尤其是当马斯克的指尖,在屏幕上轻轻一点转发,阿维塔瞬间被推上舆论火山口。

这场原本看似普通的技术争议,此刻已化作一场火花四溅的舆论大战,其背后是自媒体与车企的生死博弈。

1. 马斯克引爆舆论

因为小米车祸和碳纤维前舱盖事件而焦头烂额的雷军,可能会松上一口气了。因为最近汽车圈的目光,都被另外一件事情吸引了。

5月2日,自媒体“苏黎世贝勒爷”发布视频称,他测试的一辆阿维塔12风阻系数实测为0.28Cd,而阿维塔12官方宣传的整车风阻系数为0.21Cd,二者相差33%。

因此,他质疑阿维塔存在风阻系数虚标的现象,其实际风阻系数竟和20年前油车水平一样。

对此,阿维塔迅速发文反驳“经详细巡查,此信息完全失实。”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5月6日马斯克居然化身国际吃瓜群众,转发了上述博主的实测视频。于是,这个事情持续发酵,终于闹大了,舆论关注度飙升。

阿维塔坐不住了,于5月9日晚间,在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风洞实验室,对阿维塔12进行了风阻系数测试,全程还在央视进行直播。

测试数据显示,风速120km/h下,阿维塔12风阻系数为0.2175左右,与此前标注相符。

2. 阿维塔求偿千万

即便在前述权威机构实测、公证处公证、央视直播得出的风阻系数面前,上述博主依然不改口,坚持自己的观点。

阿维塔只能发出律师函称,“博主仍继续发文意图引导舆论,并在视频中引用电影《功夫足球》中的片段截取,暗指阿维塔操纵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操纵公证处、操纵媒体”。

在阿维塔看来,博主行为“已超出合理言论边界且超出合理质疑或批评的范畴”,要求该博主所涉全部文章及视频,并诚挚道歉。

面对律师函,博主该改变了态度,不仅删文而且道歉。

原以为事件就此会告一段落,但是该博主在道歉视频中,有意或无意地指出,阿维塔使用了原型车进行测试而非量产车型。

所以道歉声明发布之后,很多网友质疑阿维塔使用原型车测的0.21风阻系数的结果没有现实意义。

对此,阿维塔认为该博主“断章取义,偷换概念……进一步误导公众对测试结果和我司产品的认知”,因此依法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1000万的经济与商誉损失。

这个数字,可能是汽车圈史上车企向自媒体的最大索赔金额了。

3. 背后真相不简单

一场风阻系数争议,从国内传到国际上,从口水战演变成一场涉及千万元真金白银的法律纠纷,双方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舆论的热度也达到了顶点。

这几年纷纷扰扰的江湖上,车企和自媒体之间的摩擦时有发生。

例如,拿华为享界测飞坡的大V袁启聪,用极氪撞小米的翔翔,还有被多家车企起诉侵权的“小牛说车”……

一般来说,车企与自媒体的冲突往往都是和解,大多则是以自媒体道歉和败诉告终。

事实上,相较于财大气粗的车企来说,自媒体基本上属于个体,双方实力地位显然不对等。个人的资源有限,比不上车企有庞大体系,可以调动诸多资源。

另外的原因是,汽车测评属于相对比较专业的领域,它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更需要昂贵的工具,以及特定的场地,不是随随便便来一个人就可以测出比较令人信服结果的。

当车企以“技术护城河”自居,自媒体以“真相挖掘者”冲锋,公众却在数据的迷雾中进退维艰。

当然,也不乏有部分自媒体毫无底线,存在着博流量、故意碰瓷,或者黑公关之类的行为。

因此,汽车自媒体在与车企的摩擦对抗之中,往往处于下风。

阿维塔风阻系数风波,暂告一段落,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远未停止。汽车江湖龙争虎斗,类似的事件不会绝迹。

但行业需要共识和底线,车企必须诚信经营,拥抱多元化监督;而自媒体不仅要保持操守,也要更加谨慎和专业。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614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