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个化药联采结果出炉!最高降幅超98%,带量联动再探价格下限?
四川牵头的又一联盟采购拟中选结果出炉。
日前,四川省药械招标采购服务中心发布《关于公示环磷腺苷葡胺等66个化学药品省际联盟带量联动拟中选结果的通知》。据统计,此次共有241家报价企业的376个品规拟中选。其中,石家庄四药、国药集团容生制药、科伦药业、遂成药业四家药企的拟中选品规皆超过5个。公示期为5月19-21日。
整体上看,绝大多数品规的价格相较于全国省级最低挂网价有较大下调,部分降幅甚至超过98%,与外省中选价基本持平。不过,环磷腺苷注射剂、利福平注射剂、碳酸氢钠注射剂等30个品种的56个品规价格比外省中选价更低,例如倍特药业的肌苷注射剂(2ml:0.1g)、曼翔医药的氯诺昔康注射剂(8mg)、国药集团容生制药的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剂(5ml:20mg)这三个品规的降幅皆超过90%。
超400家药企申报部分品种价格再下探
近年来,四川作为西南大省主要以参与省级联盟的形式开展带量采购工作。今年3月,四川省医保局发布《关于开展环磷腺苷葡胺等66个化学药品省际联盟带量联动采购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开启其继六省二区(第一批)联盟后的又一联盟采购。本次采购联盟由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六省(区、市)组成,采购方式为双向选择、带量联动。
具体来看,此次联盟带量联动采购产品包括环磷腺苷、曲克芦丁、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二氯醋酸二异丙胺葡萄糖酸钠)、七叶皂苷等49个注射剂,胶体果胶铋、复方利血平、尼莫地平等15个口服常释剂型,以及可乐定贴剂、高锰酸钾外用片剂这两个外用制剂,共涉12个治疗领域。其中,心血管系统用药占比最高,血液和造血器官药紧随其后。
《公告》显示,本次采购对纳入带量联动目录的药品按目录序号区分竞价组,同目录序号通过一致性评价(含原研和参比制剂)的药品为A组,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为B组。本次采购依据采购主体使用需求,旨在联动全国相关省(区、市)省际、省级联盟集采或带量联动采购中选价格(以下简称“外省中选价”),推动同竞价组中选产品间保持合理价差。
根据四川省药械招标采购服务中心发布的《关于公布环磷腺苷葡胺等66个化学药品省际联盟带量联动企业及品种申报信息的通知》,本次采购活动吸引了413家企业提交申报。然而,经过筛选,最终仅有241家企业拟中选,这一结果反映出本次采购竞争白热化。
四川明确,所有获得入围资格的产品,只要申报价格≤同竞价组获得入围资格有外省中选价格的所有企业外省最低中选价×1.8倍,便能获得拟中选资格。这意味着,外省最低中选价成为同组产品的价格参照标准,只要有一个品种的外省价格较低,都将拉低同组其他产品的价格。
在这一规则下,部分品种的争夺异常激烈,肌苷注射剂、甘露醇注射剂、川芎嗪注射剂、碳酸氢钠注射剂这四个品种的申报企业都超过40家。以多达51家药企参与角逐的肌苷注射剂为例,因为上海浦津林州制药有着外省最低中选价,为0.86元/支,让同组倍特药业的产品价格从11.36元/支的外省中选价降至此番的0.98元/支,降幅超过91%。
同时按照安排,医疗机构需要在中选产品范围内选择相关产品作为其意向采购产品,并填报未来一年采购需求量。或是基于增加被选择可能性的考虑,肌苷注射剂组的常乐制药更是创造了最低的拟中选价格,为0.63元/支,相较其原有的外省中选价再降三成。
在业内看来,带量联动采购是医药带量采购模式的重要创新,通过多层级、多区域的协同合作,进一步放大“以量换价”效应,优化资源配置,在政策执行和行业生态重塑中发挥关键作用。四川此番牵头的66个化药省际联盟带量联动采购极具示范意义,在推动相关药品价格进一步下降的同时,也为其他省份的带量采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抹平地域价差带量联动加速扩面
在顶层政策推动下,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带量采购模式。但在不同带量采购规则下,部分中选药品因价差发生“倒卖”的情况时有发生,药企也可能为了维护产品价格体系而放弃采购量较小的市场,带量联动采购成为加速抹平价差破局的利器。
事实上,带量联动采购模式早就出现在地方探索中。2020年12月,京津冀三地医保单位联合发布的《京津冀药品联合带量采购工作意见》提出“带量联动,双向选择”的概念。
但直到北京在2022年7月启动中成药带量采购,带量联动采购模式才引起业界关注。彼时,北京根据市场总体情况,按照分类施策的原则,将市场竞争较为充分的64个药品纳入带量联动药品范围,包括百令、至灵、金水宝、小金等。
北京明确带量联动药品制定报价上限,即有省级或省际联盟带量采购中选价格的产品,企业报价不得高于该产品带量采购最低中选价格及各省现行最低价;无省级或省际联盟带量采购中选价格的产品,企业报价不得高于同组产品带量采购中选价格的平均水平及各省现行最低价。
同时,北京要求带量联动药品报价不高于报价上限,即入围形成供采购主体候选药品清单,可获得医疗机构采购需求量80%约定采购量。此次集采对同组内日服费用差异较大的药品,采取中位取价、梯度带量的方式,即与平均水平相比,每差距增加1倍,约定任务比例减少10%,最多减少50%。
上述主要规则随后被各地开展的带量联动采购所沿袭。2022年11月,天津对《“3+N”联盟药品和医用耗材带量联动采购和使用工作方案》公开征求意见,涵盖西药、中成药以及冠脉导引导丝、冠脉导引导管、冠脉扩张球囊等医用耗材,开启了联盟带量采购的新纪元。之后,天津牵头的“3+N”联盟开展多批次范围广的带量联动采购,影响力不亚于市场体量庞大的广东联盟。
有专家观点指出,随着带量采购成效显现,中选药品价格降幅渐趋平稳,带量联动适用于价格竞争充分、价差不大、已有多个省份开展带量采购并形成相对合理价格的品种。2023年3月,国家医保局在《关于做好2023年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表示,鼓励对已有省份集采、价格竞争充分的品种开展带量价格联动。随后,云南、甘肃、河南等省份纷纷响应开展带量联动相关工作。
当前,带量联动已在全国各地常态化开展。除了此番即将收官的四川联盟,深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5月12日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广东省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类医用耗材带量联动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即将开启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类医用耗材带量联动采购。本次采购周期为2年,不进行产品分类,最高有效申报价(P0)为69800元/根。
业界普遍认为,带量联动采购不仅是价格调控工具,更是深化医改的系统性工程。其通过跨区域协作、规则统一和全链条管理,实现了价格合理化、供应稳定化、产业升级化和政策协同化,成为推动医药行业从“销售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型的核心动力。未来,随着更多品类纳入联动范围,带量联动采购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
上述专家也提醒,带量采购实行量价挂钩,中选价格是量的博弈结果,加之不同地区的配送成本不同,还应综合考量价格联动后的保供问题。面对在报价前无法明确的约定采购量以及即使中选也有可能不被医疗机构选择的局限性,药企要做好测算准备,合理定价,适时联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