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本盛宴开场,全球顶配资金“抱团”宁德时代
“电池教父”曾毓群赴香港敲钟。
5月20日,新能源巨头宁德时代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开盘价为296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12.55%,截至收盘,宁德时代报307.4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16.88%,总市值达1.39万亿港元。
根据招股文件显示,宁德时代本次全球发售共发行1.36亿股(含行使超额配股权后增发的0.18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99%,每股定价263港元,募集资金总额约356.57亿港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约353.31亿港元。
在此基础上,此次发行还设15%超额配股权,若能悉数行使,宁德时代本次发售股份数目将增至约1.56亿股,募资总额将达410.06亿港元。宁德时代也成为自2021年快手上市以来,中国香港市场近年来规模最大的IPO项目,甚至有望成为今年全球最大的IPO。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募资超350亿港元的宁德时代并非缺乏资金。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财报显示账上货币资金高达3213.24亿元。
为何手握巨额现金仍选择港股融资?这或与其近年来的大规模产能扩张密切相关。据24潮产业研究院统计,2018年至2025年期间,宁德时代累计发布29个重大投资项目公告,项目总投资预算近4500亿元,其中单个投资超百亿元的项目达21个。
与此同时,宁德时代正面临“瓶颈期”的挑战。其2024年财报显示,全年营业收入3620.13亿元,较2023年的4009.17亿元同比下降9.70%;归母净利润507.45亿元,尽管保持盈利,但同比增幅从2023年的43.58%收窄至15.01%,增速显著放缓。
H股股价反超A股
5月20日,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亲赴港交所敲响上市铜锣,宁德时代正式在港股挂牌,成为国内首家同时在A股和H股上市的动力电池公司。
据了解,5月16日,宁德时代公布本次港股发售价定为每股263港元,按照宁德时代A股在5月16日的收盘价259.36元人民币计算,H股发售价较A股折让的幅度,约为6.5%。
然而,上市首日,宁德时代港股股价暴涨16.88%,股价达307.4港元/股,总市值达1.39万亿港元,港股股价已反超A股股价。以0.92的汇率计算,截至5月20日收盘,宁德时代港股股价相比于A股股价溢价约7.53%。
据同花顺数据统计,现有153只A+H股中,折价低于10%的股票仅有5只,而H股股价高于A股股价的只有3只,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和招商银行。其中,宁德时代H股的溢价率最高。
宁德时代敲钟首日股价大涨的背后离不开一众为其站台资本。这次宁德时代的全球发售,由美银证券、中金公司等顶级投行联席保荐,承销团汇聚高盛、摩根士丹利等10家国际机构。
同时,宁德时代还吸引了一众全球顶级“基石投资阵容”加码,包括中石化、科威特投资局、高瓴资本、高毅资产、兰馨亚洲、博裕资本、景林资产、瑞银、橡树资本、未来资产、加拿大皇家银行、中国太保、洛阳科创集团、泰康人寿等。这23名基石投资者共认购了7745.5万股,约占H股发行(不包括绿鞋在内)总股本57.13%,投资金额高达203.71亿港元。
其中,参与宁德时代港股IPO发售股份数量列前三位的机构投资者分别是中石化、科威特投资局、高瓴资本,获分配发售股份数量分别为1473.68万股、1473.68万股、589.47万股。
除了科威特投资局外,中石化与高瓴资本都与宁德时代在过去有过合作。今年4月,宁德时代宣布与中石化签署合作框架协议,预计今年将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长期目标是扩展至10000座。
高瓴资本则是宁德时代在成为“宁王”前的重要投资者。2020年7月,宁德时代公布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结果。根据公告,宁德时代本次发行股份数量1.22亿股,发行价格为161元/股,募集资金总额约197亿元。其中,高瓴资本认购100亿元。
除了23名基石投资者外,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截至5月15日中午,富途客户端显示,此次宁德时代IPO中,散户认购部分超额117倍,认购金额超过2700亿港元,用于竞购宁德时代。
与此同时,宁德时代在港上市也获得了港府支持。宁德时代今年2月递交香港上市招股书,两个月后即对外确认已通过港交所聆讯。从申报上市到最终挂牌,宁德时代此次登陆港股历时仅三个多月。
5月18日,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提及,得益于宁德时代的上市,香港今年的IPO募资额累计超过600亿港元,相较于去年同期增长了6倍,融资规模暂居全球首位——这也是自2021年后,香港IPO募资额重回全球首位。
宁王的钱去哪了?
值得注意的是,从财报数据来看,在港股募资353.3亿港元的宁德时代似乎并不“缺钱”。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宁德时代账上货币资金高达3213.24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则有2863.01亿元,完全可以称得上“富裕”。
在这一背景下,宁德时代积极筹备港股融资自然引发了部分投资者的困惑,而这或许与宁德时代近年来的大笔投资有着一定的关联。
据悉,截至目前,宁德时代在欧洲、华东、西南、华中和华南地区还有很多超级工程进入执行(施工)阶段,项目总投资预算达数千亿。
与此同时,宁德时代还有着无比庞大的“投资版图”。透视宁德时代的资本运作可以发现,宁德时代主要通过三种形态展开投资。
直投方面,2020年9月15日,先导智能曾以36.05元/股价格发起不超过25亿元的定增。彼时,宁德时代就对此全部认购。方案正式实施后,宁德时代最终持有公司1.12亿股以及7.14%的股权比例;同年12月9日,宁德时代再斥资2.12亿元,用受让股份的形式以14.52元/股收购永福股份7.9998%股权。
2021年5月21日,北汽蓝谷同样发布定增,发行价为6.93元/股;而宁德时代以约3亿元获配4329万股。值得一提的是,公告发布当日北汽蓝谷报收18.89元/股,这意味着宁德时代一度浮盈超170%。
除此之外,宁德时代还投资过蚂蚁消金、阿维塔科技、极氪汽车等一众公司。
间接投资方面,宁德时代则选择通过依托全资持股的宁德时代新能源产业投资以及问鼎投资等投资类子公司。天眼查统计显示,截至2025年5月20日,问鼎投资已直接投资了智己汽车、奇瑞控股、中材锂膜等34个知名项目,间接对外投资数量更是高达1779个。
宁德时代对外投资的第三种形态则是参设私募基金。2024年9月20日,合计认缴额高达50.86亿元的时代泽远基金正式成立,宁德时代斥资7亿成为该基金第二大出资人。此外,近年来频频“亮相”的宜宾晨道、长江晨道、隐山创业、时代闽东同属这一行列。
依靠这三种投资形态,宁德时代的“涉猎”范围日益增加。目前,公司直接或间接投资的企业涉及锂电池、储能、半导体芯片、充换电、智能驾驶、出行、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以及电力、机器人甚至是保险领域。
除了四处投资外,宁德时代的分红也较为大方。自上市以来,宁德时代累计现金分红近600亿元,2023年和2024年连续两年分红率达50%;此外,今年4月初,宁德时代启动最高80亿元的股份回购计划,截至4月底已实施回购15.5亿元。
“瓶颈期”的焦虑
急切赴港的背后,是宁德时代下滑的业绩表现。
据宁德时代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为3620.13亿元,同比2023年的4009.17亿元,下降9.70%。归母净利润为507.45亿元,同比增幅从43.58%下降至15.01%。结合2014年以来的财报数据,可以发现,这是这些年来宁德时代营收首次下滑。
营收下滑的背后,是LG新能源、松下等国际电池巨头,对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觊觎”。同时,愈发强劲的国内竞争对手也纷纷出海,这进一步挤兑了宁德时代的市场空间。
出于这层考量,宁德时代此次赴港上市或许还有着加快海外布局的考量,因为赴港上市除了能够满足宁德时代海外扩张资金需求外,还有利于吸引全球投资者的关注,提升国际形象。
宁德时代此前也曾表示,公司谋求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是为了进一步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
需要注意的是,近些年来,宁德时代曾多次强调过对于出海的重视。在2023年年报中,宁德时代在展望经营计划之时,就曾明确表示将不断推进全球化体系建设,包括海外产能建设运营、海外供应链布局、海外资源及回收布局等。
2024年5月,宁德时代甚至发布了“1号文件”,由曾毓群亲自喊话,对公司出海进行了全体总动员,指出海外份额仍有巨大增长潜力。据了解,宁德时代的出海业务由公司董事长曾毓群负责。此外,谭立斌、黄思应、冯春艳和曾嵘四位联席总裁也分别负责海外销售、海外基建、海外基地运营、海外采购,并直接向曾毓群汇报。
与此同时,宁德时代还斥巨资在海外密集建厂。早在2019年,宁德时代德国工厂开工建设,工厂计划总投资18亿欧元,规划产能14GWh,满产后年产量将达到约3000万枚电池电芯。此外,公司还在2022年8月宣布在匈牙利建设第二座欧洲工厂,规划产能100GWh,投资金额不超过73.4亿欧元。
2024年10月,财联社曾报道宁德时代正在与印尼IBC财团合作,承诺投资11.8亿美元建设一座年产能15GWh的电池电芯厂,预计2027年投入运营;同年12月,宁德时代宣布与Stellantis拟共同在西班牙建设合资工厂,总投资高达40.38亿欧元;该工厂总建设期预计四年,动力电池年产可达50GWh。
随着宁德时代顺利登陆港交所,曾毓群的下一步布局也将浮出水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