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进击的阿里大文娱

访客 2025-05-23 12:00:13 7467 抢沙发

作者 | 刘宝丹

进击的阿里大文娱

编辑 | 黄昱

10年后,什么会成为社会的问题?

2016年,马云曾提出过这个问题,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Double H(健康和快乐)。彼时,阿里斥资超过500亿元,围绕“快乐”构建起庞大的版图,这就是阿里大文娱的雏形。

如今,在成立9年后,阿里大文娱决定来一次“改头换面”。

5月21日,阿里大文娱集团正式更名为虎鲸文娱集团,旗下阿里影业更名为大麦娱乐,未来虎鲸文娱将以优酷和大麦娱乐为核心引擎,为用户创造快乐。知情人士对表示,虽然阿里大文娱的任务和愿景没有变,但公司的发展节奏显然不一样了。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品牌升级,更是阿里大文娱求变的信号。发布会上,优酷首席运营官、阿里鱼总裁吴倩表示,“新名字的背后是虎鲸文娱以归零的心态、以创业者的姿态,开启新的征程。”

作为阿里集团从电商跨向多元化战略的重要标志,阿里大文娱成立于2016年。彼时,阿里将优酷、阿里影业、阿里音乐、阿里文学等业务统一整合进文娱板块,全面布局“快乐”产业。2023年,在阿里集团一拆六的过程中,大文娱被确定为六大业务集团之一,走向独立发展之路。5月15日,阿里发布2025财年第四季度业绩公告,阿里大文娱实现经调整EBITA盈利360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站在盈利的新起点上,阿里大文娱打算闯出一番新天地。

“ 未来,我们会坚定‘内容+科技’双轮驱动战略,为用户提供线上、线下全场景娱乐体验。”吴倩表示,大文娱名字虽变,业务战略不移,未来将以AI和科技为抓手,让文娱行业良性发展,打造一搜穿越周期的文娱诺亚方舟。

然而,不断涌现的内容形式叠加快速迭代的AI技术,对文娱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阿里大文娱要想做出更大的成绩,还需要拿出真本事。

求变

无论是名字还是对外形象,阿里大文娱正在以全新面貌示人。阿里的动物园家族,从此多了一个虎鲸。

一位阿里内部人士对表示,虎鲸身形庞大但灵活聪明,能适应各种复杂环境,是典型的群居动物,而且拥有丰沛的情感,对人非常友好,选择虎鲸很契合大文娱所追求的理念。

吴倩表示,文娱行业内容投资大,制作周期长,如何穿越周期,不仅考验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更考验通过精细化运营对投入和产出的平衡。她希望,以AI技术为抓手,实现降本增效,打造一个数智、共生、快乐的文娱生态。

所谓“数智”,是致力于让AI真正融入文娱行业的血脉,建设一个AI时代的全新娱乐版图。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阿里大文娱内部,从内容生产端和体验服务端都进行了AI驱动的尝试,AI也已出现在各类使用场景中,比如,AI辅助生成数字资产,AI辅助提升虚拟拍摄虚实校准效率,AI辅助提升超高清内容的制作效率等。

据吴倩介绍,在虚拟拍摄领域,阿里大文娱已经在多个城市落地帧享数字影棚,深度支持了多部S级剧集和院线电影的拍摄;此外,公司还为片方打造了宣发服务平台灯塔,为合作伙伴节省了20%以上的宣发预算。

3月,知识产权分析机构IPRdaily发布《全球虚拟拍摄技术发明专利排行榜(TOP 30)》,来自中国的相关专利申请占比52%,优酷以80件虚拟拍摄发明专利位列全球榜首。同期,阿里大文娱发布了虚拟拍摄解决方案5.0版本,可大幅提升影视制作效率。

“共生”指的是构建影视工业化体系,与行业共享成果。目前还处于影视工业化时代的初期,获悉,阿里大文娱的虚拟拍摄从2D的车窗楼景到3D的沉浸式视效,再到如今的实时特效生成,已进入良性发展模式。至于“快乐”,这是阿里大文娱的使命,要让大家从娱乐消费中获得快乐。

数智、共生、快乐这三个关键词背后,阿里大文娱意在抓住技术变革期,迈上一个新台阶。

阿里大文娱的底气在于,公司在头部内容生产、技术基础设施布局、人才合作培养等方面均取得阶段性成果。 比如,在优酷剧集层面,《沙尘暴》豆瓣开分8.1,刷新了今年悬疑剧最高分,《边水往事》《雪迷宫》《新生》等也是口碑佳片。阿里影业参与出品的《好东西》口碑颇佳,《流浪地球2》《长安三万里》等在海内外引发了广泛关注。

值得关注的还有人才培养。阿里大文娱近年来吸纳了很多新锐导演,比如,电影《孤注一掷》导演申奥和优酷合作了高口碑剧《新生》,包括《边水往事》导演算、“唐探”系列编剧刘吾驷、《哪吒2》联合动画导演郝姗等在内的专业人才纷纷入职阿里大文娱。

阿里大文娱为新人提供平台和机会,其发起的“春苗编剧计划”“海纳国际青年导演发展计划”也在为未来储备人才。获悉,近五年来,已有294位编剧、38位导演的剧集处女作在优酷播出。

不过,挑战也不容小觑。近年来,以短视频、微短剧为代表的内容持续抢占用户的时间,尤其是微短剧迅速崛起,其市场规模已经追上电影行业。更重要的是,微短剧所代表的商业模式效率更高,已经对传统影视行业造成威胁,阿里大文娱也需要破局。

AI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暗含风险。虽然背靠阿里这棵大树,阿里大文娱具备AI技术优势,但爱奇艺、腾讯、红果短剧等平台背后同样是百度、腾讯、字节等深度布局AI的科技大厂,这会是一场融合AI技术和影视专业的综合考验。

尤其,阿里大文娱的造血能力仍需提高。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表示,阿里大文娱整体盈利能力仍存在不确定性,需警惕内容投入与回报的不确定性、AI技术商业化落地压力、成本控制与内容质量的平衡等挑战。

对阿里大文娱来说,是时候来一场改变,搅动本已固化的文娱行业格局,并从中寻找更好的创新机会。

出击

作为阿里大文娱双引擎之一,阿里影业也同步迎来品牌升级。

发布会上,阿里影业总裁李捷宣布,阿里影业正式更名为大麦娱乐,公司还做了全新的片头动画厂标,未来将出现在每一部电影上。阿里影业旗下子公司大麦客户端也同步迎来更新。

从大文娱内部获悉,过去几年公司业务版图的不断扩充,“影业”已经不能涵盖公司全部的业务场景,公司除了电影,还有演出、商业衍生、剧集、艺人经纪等多个业务板块,更名更符合公司未来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改名也是战略升级的体现,发布会上,阿里影业首次喊出,将努力成为亚洲领先的、具有科技基因的现实娱乐(Real-life Experience)公司。现实娱乐是一种区别于数字化、碎片化、虚拟化等数字娱乐方式的现场娱乐方式,更强调现场体验、互动体验和沉浸体验。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娱乐和AI将成为阿里影业发展的两大战略关键词,这也是将“娱乐”放进新名称的考量,未来,阿里影业将更强调内容的原创力和对娱乐IP的打造,目标是打造具有科技基因的现实娱乐平台。

“掌握原创能力才能真正把握未来,将用3到5年的时间成为亚洲领先的内容原创公司。”李捷表示,接下来将通过7大内容厂牌、超20个工作室的内容生态集群、“海纳国际青年导演发展计划”等,让更多好故事得以涌现。

娱乐IP方面,李捷透露,阿里影业将在电影、演出、剧集三大内容业务领域全面推出更具影响力的娱乐IP。2025年开始,公司将继续推出多类型优质电影,以及舞美互动效果一流的现场演出。“我们要向世界顶级的头部娱乐公司看齐,创作更多属于我们的原创故事系列。”

在商业衍生方面,阿里影业旗下的阿里鱼已成长为国内头部的IP运营管理及商业化开发平台,为三丽鸥家族、宝可梦等200多个全球顶级IP服务。艺人经纪方面,公司各类型签约、合作艺人已超过百位。

整体来看,强调现场、互动、沉浸体验的现实娱乐代表了未来的消费趋势,然而,围绕体验来做文娱生意,也注定会对服务细节提出更高要求,这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11年前,阿里影业成立,在经过多年探索后,阿里影业成为打通文娱全产业链的线下娱乐消费服务公司。如今,作为阿里大文娱的排头兵,阿里影业要开始升级打怪了。

“阿里的基因里没有守成,只有创造。”半个月前,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发帖表示,阿里历史上颠覆性的创新,都是选择了艰难且少有人走的路。同时,AI技术革命,也让阿里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有机会产生更大协同效应,具备创造全新用户体验的机会。

创造快乐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阿里大文娱终于要开启新副本了。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467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