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下一个生长激素”今年上市,长春高新要翻身了?

访客 2025-05-23 16:15:35 45288 抢沙发

“下一个生长激素”今年上市,长春高新要翻身了?

长春高新终于可以摆脱生长激素了。

5月17日,第二届金赛药业研发日活动上,长春高新、金赛药业总经理金磊提到,公司新推出的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1类创新药伏欣奇拜单抗(商品名:金蓓欣),将替代生长激素,成为长春高新下一个大单品。

伏欣奇拜单抗2024年4月申请上市,大概率今年能批下来,有望成为国内首款上市的IL-1β单抗。

痛风是世界医学难题,因为病因复杂,与遗传、代谢、饮食等都有关系,患者治疗依从性也不强,到现在都没有重磅单品出现。在交流会上,金磊把伏欣奇拜单抗描绘成“未来自免界最大单品”,放话“以后见了长春高新别老提生长激素,要多提提‘金蓓欣’”。

犹记得在2024年金赛药业第一届研发日上,金磊可不是这么说的。

急需下一个新故事

4月20日,长春高新发布2024年年报:实现营收134.66亿元,同比下降7.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83亿元,同比下降43.01%。这是长春高新近20年来,首次出现营收、净利双降的局面,这种趋势在今年一季度也没好转。

生长激素再也支棱不起来了。金赛药业靠着生长激素横行中国医药界十多年,几乎无人能敌,但依然扛不过国家集采:低价的粉针生长激素进入集采后,拖累了水针和最贵的长效水针。

金磊设想中的“消费升级”没能出现,有了便宜货,更贵的同类商品销售根本起不来。国内市场到顶,生长激素的出海故事也讲不下去了。年报显示,公司终止了长效生长激素在美国的申报,1.33亿元的开发支出全部打了水漂。长春高新急需下一个新故事,这就是连续两年的“研发日”活动上,金赛药业给外界透露出的强烈信号。

5月17日研发日活动上,金磊表示:“钟南山八十多岁还很活跃,我也还不能退休。”

金赛药业着重推出的重磅产品是一款IL-1β单抗,这是一个鲜有国内企业开发的靶点。国际上,诺华开发的卡那奴单抗是全球首个用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IL-1β抑制剂,2023年8月在美国上市,至今没有进入中国。

根据医药魔方数据库,诺华曾主动终止了卡那奴单抗在中国的两项III期研究,其中就包括急性痛风,终止的原因不得而知。国内其他已获批的IL-1抑制剂,都没有拿到痛风适应症。除了金赛药业,目前只有三生国健研发的一款同靶点药物开发了痛风适应症,2024年刚完成III期临床入组。

挑了这个品种冲击新的大单品,或许有机会。

自免界最大产品存疑

年轻人可能没得过痛风,但或许听说过“痛风锅”。高嘌呤食物容易引发高尿酸,加剧痛风风险。

金磊表示:国内各类痛风患者有2亿人,未来有机会超过糖尿病,成为最大的代谢性疾病,支撑金蓓欣成为未来自免界最大的产品。

从生长激素到痛风,金赛药业面临内部结构的重大转型。2024年,长春高新在业绩萎缩的情况下逆势招人,在职员工数量一年增加了2518人,可能就在为今年推广自免药物做人员储备。

只是有个问题:中国真的有2亿人痛风吗?

根据《中国痛风诊治发展报告2025》,我国痛风患者目前有1600万例以上。金磊提到的“2亿”,应该是将高尿酸血症也算进去了。痛风现在没有,也很可能不会达到糖尿病患病人群的规模。

当前市场的痛风治疗药物主要有两大类,分别为降尿酸药物以及抗炎药物。这些药物相对容易获得,价格也便宜。自免单抗要想和口服抗炎药比拼市场,还是不容易的。诺华的卡那奴单抗在美国主要用于一线用药效果不佳的那些痛风患者。

这样来看,痛风的潜在患者人数可能远低于金磊放话的2亿人,业绩预测就很难保证了。

除了痛风,金赛药业还在开发“金蓓欣”用于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的适应症,2024年分别取得III期、II期临床批件。这些适应症会在未来提供更多增量。

长春高新还有其他品种,如新推广的小儿黄金止咳颗粒“金泰克”。5月17日,金磊在会上陈情,近期呼吸道疾病又开始流行,“要想着我们金泰克”。

研发日活动上,金赛药业还带来了8个研发项目的分享。金磊表示,“我们定产品的标准是全球前三,有很多机会和跨国公司合作,正在积极推进研发项目lisence out。”长春高新去年研发投入 26.90 亿元,同比增加 11.20%。金磊表示:“很多人说投资不过山海关,长春高新还是要过的。”

在本次研发日活动现场,主持人透露金赛药业今年会有license-out的好消息。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5288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