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疯狂出海建厂
一艘长约200米的大型滚装船,2-3月间遍历了荷兰、比利时和德国的港口。在这三个国家,这艘大型滚装船卸下了5000多辆汽车。
就连以汽车产业闻名的德国,都接受了这艘船上的汽车在国内出售。
你有这么高速运转的机械进入欧洲,记住我给出的原理,小的时候就是研发人这些东西的原理是比亚迪管,你知道为什么有滚装船运转汽车,还要专门饲养这个,这艘船叫“开拓者1号”,是比亚迪*艘汽车滚装运输船。
今年*季度,比亚迪就有滚装船到欧洲运输了5000多辆汽车,这个数字是很惊人的。要知道去年前十一个月,比亚迪在欧洲销量同比暴增545.7%,即便增长这么快,说起数字也就是超过1.3万辆,按今年这进度,比亚迪在欧洲销售车辆还要继续翻倍。
这几年欧洲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汽车销量狂飙突进,也怪不得比亚迪突然就面临了“出口运力不足”这一幸福的烦恼。
而且确切地说,“开拓者1号”也只是比亚迪租赁的滚装船,救急时够用,而正如《》里提到的,比亚迪也在自己造船,但交付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
问题来了,造船周期长,如今滚装船运力有限,新能源车出口又是一日千里一般地增长,欧洲民众翘首以盼中国品牌新能源车,可出口运力被卡脖子了怎么办?
有媒体称,如果将中国电动车带到德国生产,比在中国生产运到德国销售,成本约贵10%,也就是说,如果把中国产电动车出口到德国,改成中国品牌电动车企业在德国投资建厂生产,成本提高幅度还是不小的,德国人工成本还是比较高。
但是欧洲内部也有一些人工成本并不算太高的国家和地区,比如在东欧生产中国品牌新能源车,成本只高出3个百分点。
以后要是海运费用进一步增长,这3个百分点的成本差距甚至都能抹平。到时候说不定在欧洲建厂生产中国品牌新能源车,比中国生产了再运到欧洲卖要便宜。
对中国汽车品牌来说,在欧洲建厂还有另一重考虑,那就是应对海外越来越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
法国从2024年1月起推出新的电动汽车现金补贴措施,然而补贴名单上,法国*的三款电动汽车达契亚Spring、特斯拉Model 3和MG4将失去享受补贴的资格,只因它们在中国制造。
欧洲国家可能会对产自非欧洲区域的新能源车区别对待。
为了规避相关贸易壁垒,在欧洲设厂也是个值得考虑的选项。
欧洲国家设置相关贸易壁垒,本质上还是想把产业和就业留在欧洲。中国品牌通过本地化生产,能够规避或减少国际贸易中的贸易壁垒,提高产品在当地市场的竞争力。
而对于中国品牌,在欧洲本地实实在在生产汽车、创造就业岗位,是展示企业实力、提升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信誉,还可以更好地建立与消费者的连接,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想要扩展海外市场的比亚迪,去年底就宣布从匈牙利政府获得数十亿欧元的投资,计划在匈牙利建设其欧洲*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这将是中国车企在欧洲建设的*生产基地。
宝马、大众等欧洲品牌在中国投资建厂,已经有几十年了,如今中国车企也要到欧洲去建厂了。不仅有比亚迪,上汽集团也宣布计划在欧洲建厂了。
另外,比亚迪的海外市场相当广阔,所以不仅要考虑在欧洲建厂,还要考虑在全世界其他地方,比如墨西哥建厂。
按照比亚迪的说法,在墨西哥设厂,是为专攻当地市场而不是为了出口市场。
毕竟中国品牌新能源车根本就卖不到墨西哥产汽车出口的主要国家美国。
美国甚至一再强调要提防中国品牌汽车从墨西哥生产后出口美国,比如美国制造业联盟敦促美国政府采取措施,阻止从墨西哥进口低价中国汽车,该组织称这可能威胁到美国汽车企业的生存。
又比如最近特朗普在竞选集会上放话称,自己如果再次当选总统,将会对中国企业在墨西哥生产的汽车征收100%的关税。
要知道这番话是在俄亥俄州说的,这可是铁锈带、摇摆州,特朗普这么说是在讨好当地汽车制造业从业人员,以赢得这部分人的支持,这对他竞选至关重要。
但不管怎么说,美国对中国汽车品牌的排斥是很严重的,连在墨西哥制造的中国品牌汽车都要严防死守。
由此看来,中国汽车品牌在出海时,恐怕就不好打美国市场的主意了,在欧洲建厂就更重要了。匈牙利等东欧国家劳动力、土地等成本较低,也能规避贸易壁垒,提升品牌知名度,可以更好地帮助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本土化,可能是下一个中国汽车品牌投资建厂的宝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