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央行重磅会议!释放什么信号?

访客 2024-04-04 12:29:11 64605 抢沙发

作 者丨唐婧

央行重磅会议!释放什么信号?

编 辑丨张星

图 源丨图虫

据央行网站,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 2024 年第一季度(总第 104 次)例会于 3 月 29 日在北京召开。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对比 2023 年第四季度例会,本次会议特别提及要 " 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 ",并强调 " 在经济回升过程中,也要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 ",同时还要 " 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会议还提出,继续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推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适当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用足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加大对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金融支持。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解读称,总体而言,无论是政策利率还是市场利率,无论是存款利率还是贷款利率,下一步都还有下降的空间和可能。目前,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约 7%,还有继续下降的必要,降准仍然是货币政策的未来可能选项。

展望未来,董希淼认为,央行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量价并举,长短结合,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在总量上保障流动性更加充裕,在价格上适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在结构上加强 " 精准滴灌 ",进一步稳定经营主体信心和预期,以更大力度支持金融机构做好五篇大文章,为宏观经济恢复回升和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更加注重做好逆周期调节

今年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一季度例会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实行的分析,整体上延续了去年四季度的表述。

会议指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通胀出现高位回落趋势但仍具粘性,发达经济体利率保持高位。我国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挑战。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精准有效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做好逆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推动经济良性循环。

记者留意到,对比 2023 年第四季度例会,本次会议删去了 " 跨周期调节 " 内容,而单独突出 " 逆周期调节 "。去年四季度例会要求 " 精准有效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而本次例会内容调整为 " 精准有效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做好逆周期调节 "。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告诉记者,这意味着接下来货币政策将在稳增长方向持续用力,降息降准都有空间。背后是当前国内物价水平偏低,房地产行业持续低位运行,需要强化逆周期调节,重点是促进物价温和回升,推动房地产行业实现软着陆,提振经济内生增长动能。

王青判断,年中前后 MLF 操作利率有可能实施年内首次下调,全面降准也有望再度落地。这不仅有助于引导信贷、社融合理增长,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也能为今年地方债务风险化解提供有利的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 2 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 0.7%,结束了此前连续四个月的同比负增长。不过,分析师指出,春节错位是主要原因,整体来看,当前物价仍属低位运行。3 月份 CPI 同比有望延续正增长,但增长幅度可能会有所下降。

此外,今年前两个月工业生产、投资、出口等宏观数据好于预期,3 月官方 PMI 指数大幅反弹,或预示今年一季度宏观经济有望实现良好开局。不过,王青也指出,当前经济运行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房地产行业处在调整阶段、居民消费和投资信心偏弱等,这意味着短期内宏观政策仍需保持稳增长取向。

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针对第一季度例会中有关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新表述,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解读称,从目前的情况看,货币政策有效发挥调控作用,仍然需要创新货币政策工具,重点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例如,已经到期的结构性政策工具研究是否延续、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如何设立等都是值得关注的重点。

而就在不久前的 3 月 6 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强化对金融机构的引导和激励。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持高端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发展。继续实施支持碳减排的再贷款,扩大支持领域,并增加再贷款规模。适当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规模,继续实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将相关激励政策覆盖的普惠小微贷款标准由单户授信不超过 1000 万元扩大至不超过 2000 万元。

本次会议还特别提出了 " 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 ",王青认为,这主要是指在做好五篇大文章过程中,根据需要适时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而不是指近日热议的 " 央行在二级市场上大规模购买国债 "。

王青直言,着眼于做好五篇大文章,当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正在受到进一步重视,这些工具既是投放基础货币的一种方式,又能较为精准地引导资金流向,而通过央行购买国债的方式投放基础货币,则难以体现当前货币政策 " 精准有效 " 的政策取向。 (更多解读 详见" 央行重启购买国债 " 可能性和必要性几何?多名首席经济学家重磅发声)

至于本次例会首次提出 " 在经济回升过程中,也要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 ",王青认为,这主要是指 2 月以来,在全面降准落地、政策宽松预期升温,以及银行等金融机构 " 资产荒 " 等因素综合作用下,10 年期国债收益率月度均值接连降至 2.41% 和 2.31%,一度创下逾 20 年最低,较大幅度向下偏离相应政策利率水平(1 年期 MLF 操作利率 2.50%),其走势与年初经济回升势头出现分化。王青判断,后期监管层或将通过遏制资金空转、有效引导市场预期等方式,推动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归围绕政策利率的常态化波动。

加大对以旧换新的金融支持

此外,加大对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金融支持也是第一季度例会的新提法。日前,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其中提到要强化政策保障,优化金融支持。

具体来看,运用再贷款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支持;中央财政对符合再贷款报销条件的银行贷款给予一定贴息支持。发挥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工作机制作用。引导银行机构合理增加绿色信贷,加强对绿色智能家电生产、服务和消费的金融支持。鼓励银行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适当降低乘用车贷款首付比例,合理确定汽车贷款期限、信贷额度。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根据借款人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自主确定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鼓励金融机构结合汽车以旧换新等细分场景,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适当减免汽车以旧换新过程中提前结清贷款产生的违约金。

具体为: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商用传统动力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 70%,商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 75%;二手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 70%。

2017 年 11 月,央行、原银监会曾联合发布《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规定: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 80%,商用传统动力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 70%;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 85%,商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 75%;二手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 70%。

上述《通知》的发布,意味着金融机构可以自主确定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即贷款最高发放比例可达到 100%,即按所购汽车价格全额发放。其他类型的汽车贷款最低首付比例保持不变。

SFC

本期编辑   黎雨桐   实习生 黄丽鸿

  21 君荐读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4605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