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车市十强榜:比亚迪销量超南北大众之和,自主品牌市占率升至54.8%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李卓玲
在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下,合资车企的处境正愈发尴尬。
据乘联会 4 月 10 日发布的 3 月厂商批发销量数据显示,今年 3 月,前十榜单中,有 7 席被自主品牌占据,另外三家为特斯拉中国和南北大众。尽管在当月厂商零售销量排行榜上,自主、合资品牌占据的席位仍旗鼓相当,但前三强中有两家为自主品牌,排名首位为比亚迪,其当月卖超 26 万辆,而排名第二的一汽 - 大众当月销量约为 14.06 万辆。
图片来源:比亚迪官网
整体来看,3 月自主品牌零售 93 万辆,同比增长 19%,环比增长 51%。当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 54.8%,同比增长 6 个百分点。
" 前几年自主品牌的占比 40% 都不到,最近几年份额的增长确实比较快。"4 月 11 日,中国科学院战略咨询院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汽车行业特聘研究员鹿文亮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在其看来,中国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化的接受度要远超过欧美市场,传统的汽车集团通常是全球化车型,全球化车型在国内相比而言会显得有些落后。" 如果后面合资品牌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不能补足短板,在国内的份额有可能会进一步下降。"
南北大众销量之和不敌比亚迪
相较三年前,国内车市十强榜单上已换了一番景象。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在 2021 年 3 月厂商零售销量前十榜单中,合资品牌占据 6 席,一汽 - 大众、上汽通用、上汽大众位居前三,其市场份额分别为 12%、6.7%、6.6%。此外,日系的东风日产、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均在前十行列。反观比亚迪,其彼时在前 15 名榜单中都未见踪影。
图片来源:乘联会
次年 3 月,这一局面已被打破。在 2022 年 3 月厂商零售销量前十榜单中,一汽 - 大众仍居第一,但紧跟其后的是长安汽车、比亚迪两家自主品牌。彼时,上汽大众已跌至第 6 位,上汽通用跌至第 9。
回到最新厂商零售销量榜单上,今年 3 月,比亚迪霸占了榜首之位,其当月销量约为 26.03 万辆,市场份额为 15.4%。一汽 - 大众和上汽大众分别排名第 2 和第 5,销量分别约为 14.06 万辆、8.73 万辆。换言之,两者销量之和不敌比亚迪一家。
与此同时,3 月前十零售榜单中,日系品牌仅剩一汽丰田一家。而从今年一季度表现来看,日系品牌的情况会乐观一点,广汽丰田、东风日产均在厂商零售销量前十榜单中。此外,豪华品牌华晨宝马也挤入前十,其 1-3 月累计销量约为 15.96 万辆。
不过,若看 3 月厂商批发销量榜单,日系则全线跌出前十。在当月榜单中,自主品牌强势占据 7 席,另外三家为一汽 - 大众、上汽大众和特斯拉中国,分别排名第 3、第 6、第 7。
" 从销量趋势上看,合资品牌确实面临较大挑战。"4 月 11 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颜景辉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自主品牌后续发展值得期待,但也要更加关注市场、需求、供给端等变化,尤其要密切关注消费端,同时也要避免为追求销量而在价格上出现一些过度竞争。
合资市占率降至 40% 左右
从整体市占率来看,合资品牌已徘徊在 40% 左右多时。
记者梳理发现,2021 年 -2023 年,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由 41.2% 攀升至 51.9%。今年 3 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 54.8%,同比增长 6 个百分点;2024 年自主品牌累计份额 55%,相对于去年同期增加 5.4 个百分点。3 月自主品牌批发市场份额 59.3%,较去年同期增长 6.4 个百分点。
图片来源:乘联会
" 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和出口市场获得明显增量,头部传统车企转型升级表现优异,比亚迪、奇瑞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等传统车企品牌份额提升明显。" 乘联会称。
反观合资品牌,今年 3 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 50 万辆,同比下降 8%,环比增长 49%。3 月的德系品牌零售份额 20.4%,同比下降 1.5 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 13.8%,同比下降 2.2 个百分点。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达到 8.2%,同比下降 1.8 个百分点。
目前,部分合资品牌新能源转型仍需加速。据悉,今年 3 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 41.6%,较去年同期 34% 的渗透率提升 7.6 个百分点。当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 63.3%;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 28.4%;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为 7.4%。
乘联会指出,主流合资品牌中,南北大众领先,3 月合计新能源车批发 17822 辆,占据主流合资纯电动 48% 份额,大众坚定的电动化转型战略初见成效。其他合资与豪华品牌仍待发力。
值得关注的是,据界面新闻、第一财经等多家媒体今年 3 月报道,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财报投资人沟通会上称,新能源行业已进入淘汰赛,2024 至 2026 年是规模、成本和技术的决战。中国汽车公司新能源产品加速投放将会蚕食合资品牌市场,未来 3 至 5 年,合资品牌份额将从 40% 降到 10%,其中 30% 是中国品牌未来增长的空间。
对于自主品牌的迅猛发展,鹿文亮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 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投入比较大,新能源车型产品丰富;另一点就是国内燃油车整车性能质量提升也很明显,智能化更是具有优势,这个包括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
" 如果后面合资品牌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不能补足短板,在国内的份额有可能会进一步下降。" 鹿文亮说道。不过,对于前述 " 合资品牌市占率跌至 1 成 " 的判断,鹿文亮认为,长期来看有可能,但未来 3~5 年有点太乐观了,品牌形象的转变没那么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