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将要拐头,向上
最近,我一直在反反复复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咱们的宏观经济是不是开始拐头了,接下来是不是会向好的方向跑。
思来想去,我的答案是积极的,我认为接下来经济将要拐头向上。
之所以思索之后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我发现宏观经济政策无论是态度还是行动都变得异常积极,口子越来越大,跟以前“温和”的状态完全不一样。
为了说明白这句话,我把近半年的几项重大经济政策梳理了一番,如下:
2023年11月初,对地方化债态度缓和,允许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缓解地方债务压力;
12月,发行1万亿特别国债,进一步缓解地方债务和投资不足的压力;
2024年2月,单独大幅下调5年期LPR,以缓解(或刺激)房地产压力;
2024年3、4月,央行更换智囊团,并提出购债想法,试图打开一条新的货币投放方式;
2024年4月30日,房地产提出“去库存、限增量”新目标;
除此之外,这半年时间里还有一些零星的吸引外资政策,如放开外资对银行、制造业投资的限制等等......
细看这些措施,无论是哪一项放在当前的环境下都算不上重磅,很多措施看起来更像是为了应对当时的紧急情况。
要点仍然是一个“稳”字。
然而,没有比较就没有发现。
此刻回看,2023年11月就是一个巨大的分水岭。至少,从边际变化上看,这半年来政策是向上的。
比如,对地方债和房地产风险不再像以前那样“严控”,而是“快速出手”,防止风险蔓延。
再比如,货币政策效果越来越弱,高层提出“央行买卖国债”,尝试新的货币投放方式。
这两点对经济增长而言,一个是拖住不让其下坠,一个是换条绳子,往上继续拉。
其合力,是向上的。
相信不少读者对4月份出的政策感受最强烈,而资本市场也正是从4月23号那一天起飞的。
现在进入验证阶段。
那么政策积极的效果会如何,发力的方向又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效果,可期;发力方向是央行配合ZY财政扩张。
为了说明白这两个结论,先说一说说发力方向是什么,毕竟方式决定结果。
2022年的时候,笔者曾经说过,2023年关键看财政;2023年以为地方化债又发表观点认为,接下来关键看ZY财政。
现如今,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4月份高层提出“央行买卖国债”之后。
面对当前的经济困局无论提出何种方案,其根本都要解决一个问题,即如何增加居民收入,从而让经济走向良性循环。
而居民要想收入增加,无非“转移”二字,方式方法又有两种:
一个是依靠货币政策,通过降息,将实际利率压低,让更多企业投资,让钱从老板手里转移至打工人;一个是国家将社会上“沉淀”的资金收集起来,通过投资或者福利等方式尽可能多的将财政负债转化成居民和企业手里的现金。
而现在的情况是,货币政策效果不佳,转移着费劲。
前不久荣鼎集团研究人员对制造业贷款的检查表明:“很大一部分资金根本没有投入制造业,相反,信贷增长因向地方政府相关实体提供贷款和金融投机而膨胀。”
这说明货币政策的宽松,特别是对制造业的支持并没有很好地通过实体经济转化为居民收入。
至于原因嘛,央行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专栏①给出了一个答案:信贷在“换挡”(有效规模没有起来)。
反观财政政策,量上,财政花钱比2023年略有增加,但幅度不大;结构上,地方是财政政策变相撒钱的抓手,因为被严格限制新增债务而作用有限。
这就决定,接下来要想让经济迅速好转起来,必须依赖于ZY财政,没有其他。
恰恰在4月份,两部门联合发声:“(支持)央行买卖国债”,这就为央行货币政策的效果和ZY财政的扩张铺平了道路。
也正是如此,笔者认为接下来的效果是可期的。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货币政策效果可能会有所提升,一个是ZY财政的成本会降低,花钱的力度会有所增强。
借用前不久彭博社一篇澳新银行的观点,说明货币政策换赛道的要义和效果,文章大意是说:
以前咱们央行靠跟银行做生意来控制货币流向,支撑经济。然而,这种单一的方式效果越来越差,只见M2增多了,经济却没有增长那么快。
所以,高层通过“央行二级市场买卖国债”,央行就可以跟银行以外的金融主体(包括券商、保险、基金等)做生意,扩展一条新的放水路线——从资本市场出发。
这就意味着,以后央行不再以银行为单一核心撒水,也会给其他接触实体经济的金融主体放水,视效率而决定水的流出方向。
另外,央行买国债成立,也会从正面降低ZY财政发债的成本。
打个比方,以前你向别人借钱凭的是你手里有多少房产、股票和工资收入,现在世界首富向全世界说:“以后你借钱的欠条我愿意买。”
那结果是什么?结果必然会增加你的信用,借钱的成本更低。
所以,央行买国债本身不光涉及货币政策,也变相地能降低ZY借钱的成本。成本变低意味着有更多的能力和空间实施财政政策。
当然,态度是态度,行动是行动。
态度很积极,行动如果配合不上,预期也会落空。
但至少,目前行动上还没有出现偏差。
所以,笔者认为只要这种积极支持经济的势头继续,拐头向上,可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