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移民香港,没那么香了

访客 2024-05-19 18:08:23 31369 抢沙发

香港人北上消费,内地客南下投资。

移民香港,没那么香了

香港对楼市“撤辣”之后,内地客和香港人买房站在了同一起跑线,前往香港置业又重新火了起来。

最近有报道,香港升学、香港买房、香港买保险又被炒得火热,甚至还有不少内地人到香港卖保险,又拿身份又赚钱。

一夕之间,被唱衰了许久的香港又成为了不少人进行资产配置和避险的选项之一。

然而,在香港投资置业仍旧火热,投资移民到香港却不再被人追捧。

对于中产和富豪,香港的吸引力开始冷热不均。

01

先来看三个数据:

中原地产的数据显示,在“撤辣”后的三天时间里,中原网站上内地购房者的查询量增加了约1倍。

香港保监局3月末披露的2023年保险业数据显示,内地访客赴港投保的个人人寿保险新单保费约为590亿港元,同比飙升27倍。

2023年,香港外汇基金总共录得2127亿港元的投资收入,不仅补上了2022年亏损的缺口,外汇基金总资产还增加了98亿港元,累计盈余达到了6524亿港元。

这三个数据分别代表了内地人到香港三个维度的投资,那就是买房、买保险、开户办卡。

这三个项目这么火热,原因很简单,就是有利可图。

拿买房来说,2023年香港平均租金回报率都在2%以上,租金回报率最高的九龙可以达到2.59%。2023年11月,全港租金回报率甚至达到了3%以上。

这个回报率,相当诱人。

再说买保险。

内地的理财险,普遍是固定收益,就像是存款一样,现在复利的固定利率为3%。

但是香港的储蓄型保险产品,其中股票配置占比最高可以达到75%,尽管保本收益通常不超过1%,但预期的年化分红收益最高可以达到6%-7%。

计算下来,同样投入一百万,70年后,预期收益相差可以达到8306万。

开户办卡也是同样,在内地利率维持在2%左右的时候,香港银行的利率基本都在4%以上,部分小行为了吸引人开户,短期利率破5%甚至超6%,都相当普遍。

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大湾区参与“跨境理财通”的个人投资者购买投资产品市值余额为164.41亿元人民币,其中存款产品的市值159.91亿元,占比高达98.47%。

为了激进地揽储,4月,甚至有香港银行推出了18.1%的高利率存款,10%的存款利率遍地都是。

这也导致整个4月,南向通(内陆居民买香港理财)的客户量增加了近12倍,截至4月22日,南向通净流出312.7亿元,已用额度占总额度的20.85%。

香港投资,既可以分散风险,又可以保值增值,何乐而不为?

但问题来了, 对于有钱人来说,钱可以放在香港投资,曾几何时千金难求的一个香港身份,却没那么重要了。

02

2003年,香港特区政府曾经推出“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也就是 “香港投资移民”,资金门槛从650万港元一路提高到1000万港元,却仍然挡不住有钱人投资移民的热情。

2015年1月14日,时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在立法会发表年度施政报告时宣布:从次日起,即1月15日,香港暂停所有的投资移民项目。

消息一出,当天移民中介就被挤爆,数百位申请人抢在香港入境处下班之前把材料递交上去。而早在立法会前一周,得到风声的各路移民中介早已忙得脚不沾地,想要移民的人挤破了头,想要赶上“投资移民”的末班车。

在开放投资移民的11年间,香港总共接到了4万多人的申请,其中2.5万人获批,90%的人来自内地,总共给香港带来了2160亿港元的投资。

2024年,港府再次推出“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

曾经挤破头的投资移民又重新开放,然而这次,情况大反转了。

香港投资推广署的署长刘凯旋说,相比新加坡1000万新加坡元(约合5339万人民币)的投资门槛,香港3000万港币(约合2777万人民币)的投资门槛并不算高,可以说是相当有吸引力。

但这种吸引力大概只来自香港投资推广署的想象中。

香港投资推广署表示,从3月1日开始正式接受投资移民申请开始,已收到1600宗询问。

不过稍微一想就能知道,其中绝大多数大概都是移民中介代为询问,真正提交申请的人有多少呢?

才五十多位,而这两个月来通过审批的申请只有33宗。

是应润尽润,没什么人要移民了吗?看看旁边的新加坡,投资移民却仍旧火热。

近几年来,新加坡投资移民的门槛日益水涨船高,从250万新元涨至1000万新元,甚至还有传言称门槛后续将涨至2000万新元,也就是超过一亿人民币。

新加坡《2023年人口简报》显示,2023年新加坡总人口增至约592万,公民人数增加至约361万,永久居民增加至约54万。

这些增加的人口中,不少都是来自中国不同行业的成功企业大老板。

此时的新加坡,正如彼时的香港,对真正的有钱人,有着更大的吸引力。

如果在投资移民的角度分析,对比新加坡和香港的GDP或者产业结构,以及投资利率,其实都不太重要。

对于这些投资移民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这些短期的投资利率,甚至不完全是地区整体的发展,而是这个身份能够带来的好处。

就比如在香港身份买房相比内地人有优惠,那么这个身份就有价值,而当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这个身份的价值就大大削弱。

因此,过去大家看好香港,看好的并不是香港各方面的数据,而是内地对香港政策上的倾斜,甚至是香港对于内地人的限制,以至于香港身份能够获得更多资源倾斜。

大家对于香港和新加坡态度的改变,根本上也还是来源于政策的改变。

如果说有了这个身份,但是无法享受到优待,不能由此获得更多便利,那这个身份便没有价值。

而随着香港和内地的关系越来越紧密,香港和内地的政策越来越接轨,投资移民到香港的人越来越少将是一种必然。

03

结语

关于香港和新加坡的问题近几年来一直争论不休。

香港已经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遗址,香港正在被新加坡取代…诸如此类,唱衰的声音喋喋不休。

将这个问题再扩展一些,类似的问题还有,深圳会被越南取代吗?中国会被印度取代吗?对比的基本都是某项数据的增长或者是某个方面的规模。

其实从香港和新加坡的对比就可以看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2023年,香港GDP总量为3835亿美元,而新加坡为5013亿美元,两地的GDP差距扩大到了1178亿美元。

然而,用一个地区对比一个国家,本就不算公平。

以香港和新加坡竞争最为激烈的金融业为例,香港的日成交额在1000亿港币左右,哪怕最低迷的时期也有500亿港币。而新加坡的证券交易所日成交额大多数时候都只在十几亿新元,约合70亿港币,只有香港的十分之一。

尽管越来越多热钱涌向新加坡,但总的来看,在香港设立家族办公室的超级富豪超过2700家,是新加坡的两倍,所管理的资产超过一万亿美元。

而对于新加坡来说,制造业才是立国之本,在GDP中制造业的贡献超过20%。

粗算下来,制造业的增加值刚好比香港多近乎一千亿美元,而这刚好是新加坡和香港之间的GDP差值。

而作为一个经济特区,香港的定位,一直都是金融。

在内地已经极其发达的工业和制造业之外,香港,本就不再需要发展制造业,这是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做出的选择。

从政治上来说,新加坡尽管更有秩序,但也有着其他地方难以想象的威权主义,被李光耀严重影响的新加坡,极其依赖李光耀留下的政治遗产,也同样受到这种制度的限制。

最近,李显龙退场,黄循财上位,新加坡未来如何还未可知。而将这个类比扩大也是同样,越南和印度接到的部分红利尽管诱人,但这种红利并不是由他们自己决定。

世界是一盘大棋,有的国家是棋手,有的国家只是棋子,吃或者被吃,只不过是棋手的运作。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1369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