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在美国之前动手,降息大战开打了?
文/云半间
北京时间6月6日晚上11点,市场所有的眼睛都盯着一个方向,欧洲。当欧洲央行宣布降息时,美元、欧元、瑞郎、日元、齐刷刷的发生了变化。
大家猜测的是,全球是否进入了降息周期。目前雾里看花的数据,并不能证明加息有理,欧洲央行凭什么降息?难道,又是所谓的货币战争?
率先降息,
欧元区加息降息都与俄乌战争有关
在主要经济体中,欧洲央行开始开闸降息,这意味着,全球货币紧缩时代,大概率进入降息转折点。
6月6日,欧洲中央银行(ECB)宣布降息,央行存款利率下调至3.75%。主要基准利率降至4.25%,降息幅度二十五个基点。这是自2019年9月以来、时隔4年零8个月,欧洲央行再次下调利率。
欧元利率从高不可攀的位置上下来了。
(图源:pixabay)
欧洲降息有三个原因。
一是俄乌战争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已经被大大冲淡。
3月1日,中国贸促会驻比利时代表处撰文分析,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整个欧洲价格飙升。
作为回应,欧洲央行在2022年7月至2023年9月期间连续10次加息,不仅解除原先的负利率政策,还将其基准存款便利利率从负利率提高到4%的创纪录高位,一直到2024年6月6日,维持基准利率不变。
俄乌战争是利率变化的根本原因。
俄乌战争爆发初期,欧洲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价格大涨特涨,欧洲央行不得不创纪录加息,以应对可能的通货膨胀、经济疲软,以及资金外流风险。
从荷兰的天然气期货价格一目了然,2022年一飞冲天,这两年逐渐恢复正常。
第二个降息原因是,通胀恢复到俄乌战争前水平,警报暂时缓解。
日经新闻援引SMBC日兴证券的估算显示,世界物价上涨率(按消费者物价计算、加权平均)在4月为5.1%,这一数据在2022年9月达到顶峰,高达9.5%。目前发达国家仅为2.9%,已经下降到俄乌冲突前的水平。
发达国家可以联手调整一下利率水平了,虽然通胀压力仍然存在,但不至于失控。
欧洲的通胀压力肉眼可见,欧洲央行6月6日发布的经济和物价展望提出,欧元区的物价上涨率2024年为2.5%,比之前预期的高出0.1个百分点,;2025年为2.2%,较3月的预测上调了0.2个百分点,预计2026年将降至1.9%。
至于欧洲的经济增长,相当一般。欧洲央行最新将欧洲2024年的经济增长率预估值,从0.6%调高至0.9%;小幅下修明年的增长率预估,欧元区明年的经济增长率将达1.4%,略低于今年3月预估的1.5%。
尤其是,5月份,欧元区通胀出人意料的增长到2.6%,服务价格飙升,平均工资增长。
(图源:pixabay)
因此,欧洲央行这次降息引起了争议,包括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也在降息的第二天发表文章,表示抗击通胀的战争远未结束。
问题是,如果欧洲央行继续将利率维持在高水位,会影响经济发展得不偿失,还会让欧元汇率国债价格大涨特涨,大家买欧元存款就能汇率、利率双丰收,剩下欧洲的出口商在风中凌乱。
第三个原因是欧元的汇率和利率太高。
欧元兑美元汇率处于阶段性高位。
2022年,差不多与欧洲央行十次加息同期,欧元兑美元汇率大涨,此后小幅震荡。考虑到欧洲经济的创新程度、劳工的效率,欧元如此高的汇率,对于欧洲出口业来说是不可能承受之重。
上面这张月K线图显示,2022年9月美元到达高位,此后一路下挫,稳定在0.93左右的范围内,欧元一路坚持了两年。
欧元区降息后,压低汇率立竿见影,日K连拉两根大阳线。
压低汇率的目标初步达成。
为了大选,美联储将出手,
到时全球比拼降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近指出,如果通货膨胀趋缓持续下去,中央银行“应该采取逐渐放松货币紧缩政策的方针”。
一些国家已经这么做了。
汇率一直高处不胜寒的瑞士在3月降息25个基点,瑞典在5月跟进,同样是25个基点,墨西哥等中南美的部分央行也已经开始降息。
6月5日,加拿大央行宣布,将作为基准利率的隔夜拆借利率诱导目标从5.0%下调至4.75%。这是自2020年3月以来、时隔4年零2个月再次下调利率。
北美贸易区的加拿大、墨西哥已经降息,美联储会不会跟伙伴们一起降息?估计暂时还不会,要离美国大选近一点。
(图源:pixabay)
美国利率一直在高位降而未决,每次要议息的时候,通胀数据就不争气的超过预期。目前,作为基准利率指标的联邦基金(FF)利率的诱导目标达到5.25~5.5%,超过了雷曼危机之前的水平。
美联储认为,2024年可以在保持高利率的同时,配合通胀放缓,放松货币紧缩程度。目前仍在寻找这方面的空间。
这句话看上去很官方,翻译成白话可能是,利率会降的,没大家想的那么快那么猛,要等时机。
4月美国通胀数据稍有回落,是自1月份以来增速首次放缓。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4月份CPI年比上升3.4%,增幅比3月减缓0.1个百分点,符合市场预期。4月核心通胀指数月比上升0.3个百分点,略低于3月份。
其实,美国劳动力市场过热,通胀隐忧一直存在,真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隔着大洋,他们那边就业太好了。
(图源:pixabay)
今年1月,金十数据撰文分析,劳动力市场是2023年美国经济的一大支柱,稳定的就业和工资上涨帮助家庭度过了高通胀和其他黯淡的经济前景。
这些数据对美联储来说太“热”了,对商品和服务的高需求,加上劳动力供应受限,推高了工资,从而加剧通胀。
好在从2023年底开始,就业疯狂暂告一段落。工人们不再频繁跳槽,雇主们减少了招聘,并保持了较低的裁员率。
问题还在。6月7日,美国劳工统计公布,6月份非农就业人数增加了27.2万人,大大高于华尔街预期的19万人,也远高于4月份相对温和的16.5万人。此外,平均时薪在过去12个月里增长了4.1%,也大大高于预期。
市场心灰意冷,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大大降温。
联邦基金期货的定价显示,FOMC在6月中旬或7月30-31日的会议上,降息的可能性几乎为零。6月7日下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CME Group)发的美联储观察指数(Fed watch),美联储9月份加息的可能性约为50%,在年底前再次降息的可能性仅为46%左右,大大低于此前预期。
分析师表示这游戏着实看不懂。
(图源:pixabay)
据汇通网消息,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首席投资策略师Liz Ann Sonders说:“我对美联储何时开始降息的室内游戏感到有点困惑。我更倾向于认为,美联储双重使命的两个组成部分都没有指向开始降息的必要,利率持续较高意味着今年什么都不会发生。”
按照目前的就业和通胀数据,美联储没有降息的紧迫性,可以按兵不动不加不降。
我们只能看另一个周期大选周期,按照美国大选周期,拜登可能在今年11月与前总统特朗普对决,9月如果通胀下行,降息25个基点是非常合适的,既不会加剧通胀,也能让市场在短期内火爆。
只要美联储加息,全球主要央行都会跟上,我们尤其需要降息,以降低负债成本提振经济。
5月17日上午,中国首发400亿元的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紧接着,又发行20年期的超长期特别国债。
(图源:pixabay)
如果我们自顾自大幅降息,可能让人民币汇率下跌,负担太重。如果全球主要央行一起降息,那就大家比着降,看谁降得过谁。这样的话,估计未来几年找3%收益的产品都难了。
当然,也有特殊情况,比如日本,日元汇率动辄创出30多年来的新低。
再加上,日本央行3月刚解除负利率政策,国内债券市场出现了日本央行7月进一步加息的预期。
在整齐的降息队列中,日本央行与其他央行动作相反,成为那个显眼包。
欧洲通胀不再扎心?
多亏能源投资和中国廉价产品
欧洲通胀下降,与全球能源价格企稳和中国廉价产品有关。
上面这张图显示,虽然原油价格比较高,但跟战争初起时比,已经大幅降低。
值得关注的是,欧盟大幅变更了能源战争。俄乌战争爆发后,欧盟下决心不被捆绑,在能源等领域疯狂投资。
中国储能网援引彭博消息,2023年,成为全球能源转型投资领域的第二大经济体,投资规模为3,600亿美元,仅次于中国,领先于美国。欧盟对海上风电的投资创下历史新高,对光伏的投资也达到10年来的最高水平。
该地区去年的光伏投资仍是2021年水平的两倍多,其中西班牙、德国和意大利创下10年最高纪录。欧盟的海上风电投资也同比增长逾两倍。
(图源:pixabay)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净零情景,2024年电气化交通投资必须较2023年水平增长3.6倍,并在2030年之前保持这一水平。与此同时,对清洁稳定电力装机和电网的投资必须分别增长3.8倍和2.9倍。
这是庞大的市场,以及巨大的转变。
我们此前曾经分析过中国出口抑制全球通胀的作用。
中国的廉价消费品几乎抑制住了全球的通胀。2024年5月,《财新》报道,麦朴思新兴市场基金主席马克麦朴思(Mark Mobius)在谈及中美贸易战时说,政客可以限制贸易,贸易战限制低成本产品进口,当地通胀就会上升,这并不明智。
以最新的案例来说,5月31日,中国跨境电商拼多多旗下Temu正式被欧盟委员会指定为《数字服务法》下的“超大型在线平台”(VLOP),是继阿里巴巴旗下速卖通、抖音集团旗下TikTok、SHEIN之后,第四家被欧盟指定为超大型在线平台(VLOP)的中国平台。
新一代电商攻城拔寨的速度令人结舌。
2023 年4月21日,Temu 在英国正式上线,随后在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新西兰、西班牙等 27 个欧盟国家间快速扩张,平均每月拥有约7500万活跃用户,目前业务范围已经覆盖全球 50 个国家和地区。
可以想像,如果没有贸易壁垒,中国的消费品将会怎么样,那就是台风期的巨浪。
(图源:pixabay)
从这个角度说,欧洲要保持独立性,在金融和汇率上与美不同,会有自己的立场,前提是,双方互惠互利,不突破底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