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假装松弛的离职博主,比上班卷多了

访客 2024-06-27 15:08:21 86992 抢沙发

一张大厂工牌加一封辞职申请书,再配上 "985 本硕,年薪 40 万裸辞了 " 的文案,似乎成为当代打工人顶配:拿得到,放得下,看过世界,享受旷野,着实令人艳羡。只是,事实确实如此吗?" 离职博主 " 的赛道正在越来越 " 卷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没有真正下山,而是一直在摸索重返高峰的路途。

假装松弛的离职博主,比上班卷多了

作者 | 郑彩琳

编辑 | 詹腾宇

题图 | 《我,到点下班》

2024 年 1-6 月,小红书 " 我离职了 " 话题笔记发布量已超过 160+ 万篇,浏览量达 3.8 亿次,参与讨论的人数也从 3.5 万人增长到 5.6 万人。

热度以极快的速度从各方汇聚而来,情绪在名为 " 离职 " 的流量池子中翻滚。打工人遥望着提前一步享受自由的离职博主,离职博主惦记在打工人身上寻求二次就业的机会,每个人都在焦虑和好奇中摸索。

" 替大家试过了,不上班真的很爽 "" 不上班一个月后,我决定再也不上班了 "" 我身边那些不上班的人都是怎么赚钱的 ……"

每次看到这样的笔记标题,谢子茗都忍不住点进去看。她在一家媒体供职,加班是家常便饭。最夸张的一次,她苦熬三个月,只为了剪出一条五分钟的片子—— " 改了又改,把我大姨妈都熬没了。"

(图 /《Animals》)

每天身在工作旋涡里,想辞职但不敢辞职。谢子茗在收藏列表里分了 " 离职职场 "" 离职旅游 "" 离职创业 " 等几个类别,它们几乎成了支撑她应付日常工作消耗的 " 精神氮泵 ",仿佛自己灵魂里的一部分也随视频说走就走:" 看他们的 Vlog 就像看爽剧,完成了我现实中不敢做的事。"

以离职为名的新职业

2024 年 5 月,百度百科将离职博主标注为就业岗位,释义是 " 包括互联网大厂在内的离职员工们选择自媒体博主作为再就业岗位 "。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行业降本增效,部分大厂员工 " 被离职 ",其中一些人选择在社交媒体晒离职赔偿、工作经验、行业内幕和面试技巧,这些知识吸引了许多人关注,于是曾经小众的赛道迅速成为一门显学,收割泼天流量,淘到此前未曾设想的财富。

@孟羽童 Morita 是其中知名的一员,她在 2023 年辞职后转战自媒体,自我定位从 " 前 500 强董事长秘书 " 转为 " 事业养成系大女主 ",以年纪轻轻就扭转舆论、掌握人生主动权的姿态吸引年轻人关注。其分享内容主要可以归纳为 " 职场干货 "" 自我提升 "" 大女主如何养成 " 等几个门类,目前全网有超过 400 万名粉丝,一条广告报价可达 10-20 万元不等。

(图 /《重启人生》)

离职博主也分化出了不同的路线。一年后,@阿颖啦 也加入离职博主之列,她在 3 月 15 日随手在社交账号上发布了 "100 个赞就离职 " 的吐槽帖:" 通勤 3 小时,到了公司就拿个破鼠标点点点,破键盘敲敲敲,呵呵,好想离职 ",而这居然获得了 27.9 万次点赞。不少网友评论道:"100 个评论我也不干了,谁家好人半夜 12 点还在公司啊 " 。

借着这篇爆款笔记,阿颖终于也下定决心以此作为新起点出发:" 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多赞,没想到是离职带来的。"

5 月 30 日,@大厂离职博主观察员(以下称观察员)在社交账号上发布第一篇笔记 " 字节离职赛道挤不进去的我在旁边递水。" 笔记中,观察员立 flag 要出一份 " 字节离职博主观察白皮书 ",每天观察一位离职博主,从基本盘、现状、阅后感悟三个内容完成观察日报,并附上自己的 slogan —— " 你们来淘金,我负责递水 "。凭这一篇笔记,观察员一夜涨粉 1000 名,一周内涨粉超 6000 名。

@大厂离职博主观察员发布的第一篇笔记,获得 8 万浏览量。(图 / 受访者社交账号)

行业里甚至衍生出了观察 " 观察离职博主 " 的博主。观察员告诉《新周刊》,在 " 观察离职博主 " 赛道中,有位博主会根据他每天发的笔记,进行反向观察。

在他的观察中,还有一些 " 假离职博主 ",这类博主内容制作比较粗糙,只发了一张工牌照,没有工位照,也没有前台照,并在不久后就开始 " 夹带私货 " 发广告。

有多少人能在离职后养活自己?

" 一直发离职笔记,久了也会让人审美疲劳。能在小红书变现的,是早就实现转型的那些人。"

观察员告诉《新周刊》," 离职博主 " 可能只是暂时的,能实现变现的人凤毛麟角,"100 个人可能有 10 个人能坚持把账号运营下去,只有 1-2 人能实现变现 "。

前职场人士最有优势的一面,是为求职者提供简历修改、面试辅导的服务。博主 @学姐许多钱(下文简称 " 许多钱 ")凭借在两家大厂担任运营专家岗位的经验,很自然地进入了这个赛道。

@学姐许多钱在采访《旷野人生》系列博主。(图 / 受访者供图)

2014 年,许多钱大学毕业,转辗于几个互联网大厂,直至 2020 年身体亮起了多项红灯,无奈选择暂别职场。抽离职场环境后,她有时间从容地整理自己的过去,浓缩成 15-20 集名为 "2 小时拿下 BAT offer" 的笔记,这在短短数月内为她赢得了一万多名粉丝。随后许多钱一鼓作气,以职场为主题创作内容、运营账号,并顺势推出了针对求职者的付费课程。

为了使自己的内容能与时俱进,许多钱甚至会不时参加猎头推荐的公司面试,将面试心得发布在社交媒体上。面试不再单纯为了找工作,而是积累能让更多人受用的经验。今年 3 月,许多钱以 " 旷野人生 " 为名做了一系列笔记,通过采访不同背景的离职人士,深入展示他们离职前后的想法和未来的生活方式。

@学姐许多钱和不同自媒体博主直播聊天。( 图 / 受访者供图)

在确定内容和形式之前,许多钱尝试过好几次转型,做搞笑风格,做创业方向,聚焦女性成长的知性内容,但流量都不尽人意。她用实践明白了,同一篇笔记、同一个主题,流量表现差异极大,别人的经验有时并不适合自己。她对此逐渐变得坦然:"(流量)数据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幸存者偏差,它本来就有一定的淘汰和筛选机制,能享受到自媒体红利的人其实少之又少。"

@牙缝藏菜 则没有考虑将自己的账号变现,也并不认为自己是离职博主," 离职只是我的一个阶段,并不是我的标签 "。她更喜欢实体工作,目前正在尝试自己摆摊创业。

@牙缝藏菜在家里做手工热缩片,尝试是否有摆摊的可能。( 图 / 受访者供图)

凭借数年在自媒体上的摸爬滚打,许多钱在全网积攒了约 20 万名粉丝。许多钱觉得自己的粉丝体量算不上大,通过平台接广告并不具有优势," 基本就是行情价,再加上(有些)品牌方还玩返点那一套,博主基本处于整个交易链的末端,谈判空间很小。"

虽然第一篇笔记就引来 8 万次的浏览量,观察员也并未考虑变现。" 当初是无心插柳做着玩的。" 他半个多月观察下来,离职博主内容偏同质化,如果后期没有新内容或新对象,可能观察 50 个、100 个就截止了,不会为了观察而观察。

此外,在选择分享平台上,大多数人会选择小红书," 相对于其他社交平台,小红书是(目前)内容方面最大的文字平台,其用户相对年轻,也是职场的主力军 "。观察员说,自己的粉丝画像 83% 为年轻人,87% 为女性,用户主要年龄为 18-35 岁,职场内容对他们有天然的吸引力。

观察员发现,在他所观察的 600 多位离职博主中,把这一赛道真正当成一份工作来对待的,截至采访前一个都没有看到。" 有些转向旅游博主了,有些去深造读书了,如果将‘离职博主’作为工作的话,很多人根本不够养活自己。"

(图 /《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可能是旷野,但不是爽文

" 清北 "" 裸辞 "" 年薪百万 ""97 年 " ,这些关键词放在亮色大字体的封面图中,刺激着谢子茗的神经,同时也让她困惑:现实中的离职博主是否能真的拥有一片理想的 " 旷野 ",还是只是一个过渡,用来暂时忽略真实生活里的一地鸡毛?

据小红书数据分析平台 " 千瓜数据 " 显示,在过去一年中,小红书上与 " 裸辞 "、职场相的关笔记增幅达 440%,预估互动总量增长 128%。在上万篇博主分享的笔记中,分享面试经验、职场经历和裸辞创业等内容的同时,也给粉丝提供了一定的情绪价值。

许多钱、观察员都在采访中提到,今年的 " 离职博主 " 的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飞书新一轮的 " 优化人员 "。今年 3 月,飞书宣布因业务调整,预计裁员比例将达到 20%,涉及人数约为 1000 人,加上传统的 " 金三银四 ",职场流动率大,许多人本就考虑跳槽。

(图 /《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早在 2021 年,随着 " 双减 " 政策的落地实施,教育培训行业纷纷裁员,对 K12 在线教育等领域影响深远。当时,互联网上已出现一批因失业而转型的博主。三年之后,各个行业的失业者逐渐丰富了离职博主的结构,慢慢地,离职博主也不全是被迫无奈的选择。

观察员告诉《新周刊》,早期看到的离职博主大部分是基层员工,如初级产品运营或经理等,后期发现越来越多中层高阶领导也纷纷下场,离职博主赛道日渐拥挤,成功突围变得越发不易,流量操控着离职博主的变现能力,也操控着他们的情绪。

@西南 lrene 在接受媒体 "DT 观察 " 采访之后,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篇劝退帖,她在笔记中讲述道," 离职 " 是当下的流量密码,承载了很多人对 " 旷野 " 的想象,离职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也确实能享受到身心自由、大口呼吸的畅快感。但真实而长久的生活,远不是晒完离职官宣、拍个 last day vlog、列个 to-do list 就能一直保持自由快乐,谱写走上人生巅峰的爽文——问题依然很多。

许多钱说,收入依然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自己做自媒体的收入目前只能保证基本所需:" 很多人以为我很爽,在家吹着空调,写个稿、拍个视频就可以赚钱,但实际上,所有账号运营都是由我一个人做,基本是 24 小时无休的。" 他奉劝有意裸辞转战 " 离职博主 " 赛道的朋友,离开一个收入相对稳定的行业去外面 " 讨流量的饭 ",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图 /《跳槽的魔王大人》)

在接受小红书采访时,@牙缝藏菜 认为,真正想要 " 旷野 " 的人得足够坚强和自信;对于那些因为几句外界言论就动摇不定的人,她担心他们可能会后悔。因此,她不想让自己的离职经历或言论成为正在犹豫中的职场人士摇摆不定的原因。

目前,@牙缝藏菜 大部分生活所得靠家里人支持,而自己下一步计划打算创业摆摊,但情况似乎不太乐观。第一天摆摊,她赚了 30 元,却被收了 55 元停车费。

关于工作的情绪宣泄、离职之后的人生选择,加上社交媒体的放大效应,共同催生了轰轰烈烈的互联网离职博主浪潮,大家在潮水中加速幻想着脱离工作束缚的可能性,但一转身依然有更多新的问题。潮水退去,有人在裸泳,有人早已远航。

@牙缝藏菜创业摆摊现场。(图 / 受访者供图)

(应受访者要求,谢子茗为化名)

校对:黄思韵;运营:嘻嘻;排版:甘妙

封面:《背着善宰跑》

[ 1 ] 《离职博主:算法的暴政和被忽略的真问题》https://36kr.com/p/2826110036019459 [ 2 ] 《2024 最拥挤赛道:离职博主》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759264 [ 3 ] 《离职博主 " 冲进小红书,谁拿到了流量密码?》https://finance.sina.cn/2024-06-20/detail-inazinrp6727551.d.html?vt=4&cid=76675&node_id=76675 [ 4 ] 《裸辞大厂人,集体奔向小红书做 " 离职博主 "》https://m.huxiu.com/article/3128660.html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8699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