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900亿农商行,撤回A股IPO

访客 2024-06-27 21:06:56 79528 抢沙发

900亿农商行,撤回A股IPO

6月26日,上交所发布公告表示,日前,江苏海安农商行及其保荐人国泰君安证券向上交所申请撤回海安农商行沪市主板上市的申请。根据相关规定,上交所决定终止对该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沪市主板上市的审核。

此次撤回上市申请,是继今年1月份安徽亳州药都农商行撤回发行上市申请后的又一案例。当前,国内绝大多数全国性商业银行,以及头部区域中小银行实现了上市,但还有不少省份的区域银行上市数量为零。目前,拟上市的中小银行还有8家位于“候场区”。

资产规模900亿元,营收出现下滑

海安农商行成立于2011年2月28日,注册资本金10亿元。从当地金融系统排名看,海安农商行是海安市营业网点最多、资产规模最大的本土银行。

海安隶属于江苏省南通市,地理位置上连南贯北、承东启西,是江苏省构建滨海特色城镇带的7个中等城市之一,是长三角经济区重要节点城市,于2018年6月撤县设市。2023年,海安农商行的存贷款总量达1301.68亿元,位列南通地区农商行第一位,存贷款增量均位列南通地区第一。

海安农商行自2017年开启上市计划,至今已有7年。

2017年1月,该行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申请A股上市的相关议案,此后多次延长了此次议案的有效期。2023年3月,海安农商行的IPO申请终获上交所受理。根据其招股说明书,该行拟公开发行数量不超过3.28亿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该行资本金。

根据财报信息,截至2023年末该行资产总额936.10亿元,较上一年增长13.17%。这一资产规模与张家港行2017年上市时的体量相当。

不过,正如当前多数银行在2023年出现营收乏力的情况,该行2023年的营收为20.23亿元,同比下降了0.43%。在净利润方面,该行2021、2022、2023年分别实现净利润7.46亿元、8.23亿元、8.61亿元,属于正向增长。

而在资本监管指标中,该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并不低,均在14.26%以上。

对于2024年的经营管理,海安农商行在其2023年年报中定下了较为积极的目标,即拟于2024年预计实现总收入28.73亿元,2024年末资本充足率达14.5%以上。

近两年银行上市保持零纪录

在A股主板上市,是一家商业银行有效的外部资本补充方式,除了增加净资产规模,上市后,还提供了在资本市场再融资的选择和便利。

江苏是聚集上市银行的大省,除了江苏银行、南京银行、苏州银行这三家上市城商行外,还有常熟银行、无锡银行、苏农银行、张家港行、江阴银行这5家农商行于2016至2017年陆续成功上市。此外,江苏地区目前最晚上市的农商行是紫金银行,也于2019年成功登陆A股。

海安农商行在其招股说明书中也表达了上市的目的,即希望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该行将按照现代金融企业公司治理的要求,不断完善信息披露,提高自我规范,促使法人治理水平的提升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切实执行。此外,成功上市将进一步提升该行的市场地位和品牌价值。

回溯区域银行上市进程,国内中小银行上市的高峰期出现于2016年,当年有8家区域银行上市,包括江苏银行、贵阳银行、杭州银行以及上海银行4家城商行,以及江阴银行、无锡银行、常熟银行以及苏农银行4家农商行。

这一年不仅是银行上市集中年,也新开了农商行上市这一先例。从这一年起,陆续有张家港行、紫金银行、青农商行、渝农商行、瑞丰银行以及沪农商行分别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2019年3月、2019年10月、2021年6月以及2021年8月成功登陆A股。

从银行上市节奏看,自2016年中小银行上市“开闸”以来,每年几乎均有银行成功过会。其中,2019年就有邮储银行、浙商银行、西安银行、渝农商行在内的共8家银行上市,类型涵盖了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这一年无疑也是银行上市的大年。此外,2021年亦有4家银行成功IPO。

整体看,目前国内主流大型银行,包括国有六大行,10家股份制银行以及头部区域中小银行均成功登陆A股市场。尤其自2016年至2022年,就有26家商业银行成功实现A股IPO,多数为区域城农商行,占据当前A股上市银行数量的半壁江山。

但是自2022年1月初兰州银行在A股上市后,2023年银行股IPO遭遇“寒流”,至今两年时间,银行IPO保持零纪录,银行上市进入停滞期。

两年间已有三家撤回IPO申请

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已经三家银行撤回A股IPO。

2022年2月厦门农商行撤回IPO申请。该行回应调整上市计划是基于股权优化目的,意在利用调整期着力梳理并优化股权,为下一步稳健发展和再次申请上市筑牢基础。

同年4月,据证监会官网披露,江苏大丰农商银行首发上会未能通过,成为冲击A股IPO首家被证监会发审委否决的银行。

2023年2月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正式启动,而一直在排队名单中的重庆三峡银行,并未出现在交易所的IPO平移名单中。2023年4月,重庆三峡银行召开 2022 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报告了暂缓实施此次上市计划。

2023年无一银行IPO闯关成功。

进入2024年1月,上交所公告,因亳州药都农商行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根据有关规定,上交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而药都农商银行也成为注册制落地以来首家撤回IPO的银行。

在撤回申请之前,药都农商行的上市进程已处于“预先披露更新”阶段。该行启动A股上市计划可以追溯至2014年,撤回申请距离最初启动上市计划已过去10年。

至此,不到两年半的时间,已有厦门农商行、亳州药都农商行以及海安农商行,3家银行主动撤回上市申请。

除此以外,历史上曾经撤回A股上市申请的银行还有广州农商行、威海市商业银行、哈尔滨银行、徽商银行以及盛京银行等。上述银行在撤回申请后,有的选择择机重启A股发行申请,例如广州农商行;有的选择转移上市 “赛道”,例如威海市商业银行在撤回A股上市申请后转战港股市场,于2020年10月在港上市。

券商中国记者从江苏地区一位区域银行董办人士处了解到,一些区域银行启动上市计划,补充资本并非第一动力,更多是为了提高品牌知名度,特别是当地政府希望本土的金融机构能突破主板上市“零”格局。而银行管理层出于上市信披等公司治理的压力,并不如外界预测般推动上市动力十足。

也有观点认为,一方面,上述银行IPO折戟或主动撤回,或与自身业绩不理想以及战略调整有关;另一方面,排队银行也担心,在当前银行板块估值低估的状态下,上市即遇新股破发的难堪局面,毕竟当前A股42家上市银行集体处于“破净”状态。

目前,还有8家银行处于排队序列中。其中湖州银行处于“已问询”阶段,昆山农商行和湖北银行处于“已受理”阶段,此外马鞍山农商行、广州银行、顺德农商行、南海农商行以及东莞银行处于“中止”状态。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9528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