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2024凤凰之星上市公司评选”100强公布:“出海”成为强劲引擎

访客 2024-07-29 09:14:49 53521 抢沙发

为彰显中国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助力内地与港股市场行稳致远,凤凰卫视、凤凰网在“2023凤凰之星港股最佳上市公司评选”成功举办的基础上,推出了“2024凤凰之星上市公司评选”活动。日前,该活动已分别评选公布了A股和港股100家候选企业名单。

“2024凤凰之星上市公司评选”100强公布:“出海”成为强劲引擎

A股方面,本次评选重点关注了中国企业在全球化方面取得的成就。主办方通过数据比对,根据美国克莱蒙特研究生大学德鲁克管理学院彼得德鲁克管理和人文科学讲席教授伯纳德贾沃斯基(Bernard Jaworski)对国际性企业、全球性企业的衡量标准分类,为本次A股上市公司设计了五个维度:企业成长性、可持续发展、品牌国际影响力、国际业务拓展度、全球化运营与供应链整合能力,通过总市值、营收增长、净利润增长、海外营收占比、海外客户数量、海外供应商数量、研发支出占比、现金分红比例、市盈率等量化指标,初选出100家候选企业。

建设国际化企业的重要标志是企业职能的出海。从Top 100的结果来看,很多中国企业已突破仅仅停留于产品出海的简单模式,他们会根据自身情况通过海外直接投资、合作、并购等多种形式设立高自治程度的本地分支机构。这些企业深刻了解到只有致力于本地化建设方可真正做到扎根当地市场,洞察当地客户的特殊需求,从而设计出更可满足当地客户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打造国际品牌。本地化建设对跨文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先行中国企业的积极探索为更多国际企业、国际品牌的打造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参考。

综合来看,这100家候选企业是在全球商业环境发生根本变化的大背景下,把握时代机遇、积极开拓新市场的典范,充分体现了中国企业的积极进取,及对国际化、全球化的不懈追求。

01、“出海”已成为上市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从数据来看,“出海”业务已成为不少上市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海外营收成为上市公司营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入围的100家A股企业2023年平均总营业收入达到了1061.79亿元,海外营收占总营收的平均比例达到了47.73%。

其中,15家企业的海外营收占比业已超过80%,且大部分为电子行业。这些主要收入来自于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都拥有一定技术含量,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品,且可以洞察不同国际市场需求,拥有良好适应能力。除去这些已高度开发海外市场的企业外,海外营收占比30%-80%的企业最为普遍,有59家之多;10%-30%的企业23家;而10%以下的企业仅有3家。

增速方面,海外营收同比增长超80%的有11家企业,海外营收同比增长30%-80%的企业有25家,海外营收同比增长10-30%的企业有32家,海外营收同比增长10%以下的企业有32家。

02、这些区域的出海明星为什么这么多?

通过统计100家候选企业的行政区划,可以发现出海的上市公司在地域上呈现出集中态势,主要聚集在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区域。其中,位于广东省的企业有19家,位于北京市的企业有16家,位于浙江省的企业有16家,位于江苏省的企业有9家。

这些地区的上市公司的成功出海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开放程度较高,本地经济导向一直以出口爲主,因此更有能力适应国际市场的挑战。

本次100强名单中企业最为扎堆的广东省,究竟有何魅力,能够成为“出海”强企的聚集地?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广东在全国外贸大局中的“顶梁柱”“压舱石”作用——2024年一季度,广东外贸进出口额达2.04万亿元,进出口规模创出历史同期新高,继续稳居全国第一;对全国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达45%。

除此之外,广东所在的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亦是广东出海企业集中度高的重要原因。深圳市原副市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唐杰分析称,支持企业创新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发达的交通网络与完善的基础设施、丰富的教育资源与高度聚集的人才、良好的创新机制与风险投资环境、完备的产业链与产业集群、包容开放的对外窗口也是重要的区位优势。

03、中国汽车产业已成为出海“顶流”

除了地域外,出海上市公司的行业也有所集中,制造业企业更愿意走向国际市场。申万一级行业数据显示,属于制造业的汽车、电力设备、电子等行业的出海企业数量遥遥领先。其中,汽车企业有18家,电力设备企业有17家,电子企业有13家。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受内部因素及外部因素共同影响。

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国内市场逐渐趋于饱和,产品竞争加剧,迫使很多领先制造企业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二是近年来先进制造业技术迭代较快,企业需要技术创新获得竞争优势,通过出海能够较快接触国际先进技术,从而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外部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受全球产业链重构引发全球第五次产业转移,作为供应链链主的配套企业或者海外后市场的零部件供应商,这些制造业企业为了更加靠近海外需求端与供应端而进行出海布局;二是为了规避贸易壁垒,如绿色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进口限制等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推动制造业企业实行跨国经营。

显然,在经济全球化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企业正在探索出海之道。从国有企业到民营企业,从基建、外贸企业到制造业、服务业、高端科技企业,中企“走出去”的脚步不断加快。

这是因为中国拥有庞大且统一的大市场,成熟品牌在经受住国内市场激烈竞争的考验后,其商品质量、成本及价格方面都具备优势,出海就逐渐变成其发展过程中的必选项。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352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