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上半年拿到投资的 18 家 AI 制药,他们都在做什么?

访客 2024-07-31 09:15:28 7541 抢沙发

2024年,生物医药的投融资环境没有预想的复苏。

上半年拿到投资的 18 家 AI 制药,他们都在做什么?

作为行业的观察者,我们明显体会到中 美之间“AI+生命科学”的温度差。

相较于顶峰的2021年和2022年中 美融资笔数基本持平,如今中国融资数量大幅下滑。

例如海外出现了AI制药超级初创Xaira Therapeutics,引发了极大的讨论度,但国内机构却兴致缺缺。

国内市场的普遍反映都是“缺钱”,由于投资人持有观望态度,不少公司也只好放缓融资节奏,开启了“PreA轮”或者“+轮”甚至“++轮”融资。

但市场的寒冬下,仍然有不少AI药企逆势拿到了市场的注资,有公司甚至市值达到10亿美元。

同时,今日上海市政府发布的《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支持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药物研发。

这些都释放了新的信号,AI+生物医药仍然具有想象力,这是一个前景*的赛道。

上半年,我们根据公开信息统计了共计18起国内AI+生命科学的投融资,最终发现:

1、临床管线拥有扎实的临床分子数据更容易获得机构的青睐。

2、技术的稀缺性:技术平台更加独特的公司更容易获得融资,例如AI+药物递送、AI+蛋白降解药物研发、AI+大模型等。

3、合成生物学的繁荣:AI+蛋白质设计企业更容易获得融资,有AI药企转型成功拿下融资。

但另一面是,获得融资的公司绝大多数集中在天使轮以及A轮,仅有1家公司走进到了C轮。并且在不少公司中,我们都看到了国资主导的身影。

那么,这些AI制药公司都在做什么?

甫康药业:引入AI技术,药物上市在即

最新融资:C轮超亿元

投资方:九州通医药、绍兴市上虞杭州湾经开区控股集团等

技术平台:公司2018年引入了AI技术,结合Right-6D原则,借助AI技术平台在蛋白结构预测、先导分子优化、全面预测成药、AI预测新适应症、标志物和耐药优化、FIC预测和筛选等方面进行新药研发。

此外,公司还和AI技术公司予路乾行、深势科技等达成药物开发合作,共建AI药物发现实验室。

本次融资主要是为了旗下即将奈拉替尼仿制药赫赛,该药物即将获批上市,目前公司已经和复星医药达成销售合作协议。

双翼原创:孵化自复旦,AI+肿瘤免疫

最新融资:天使轮数千万元

创立背景:双翼原创由复旦大学生科学院侯宪玉教授创办,同时汇聚了新药开发经验的资深药企精英人士,公司已经落地苏州BioBay。

核心技术:双翼原创是一家家广谱高效肿瘤免疫治疗小分子药物,公司拥有全球*且独具特色的全基因组靶点筛选平台,并基于AI前沿技术建立了完善的新药发现平台。

管线进展:公司两个候选药物(AOB01 和AOB02)均已完成临床前体内和体外实验,当前处于中、美、澳同步申报IND-enabling阶段,预计2024年底可获批临床。

双翼原创研发管线布局

黑玉科学:中科院教授创办,聚焦器官芯片平台

最新融资:PreA轮

投资方:水木梧桐、方正和生,杭州资本旗下国舜投资、泰格医药旗下泰煜投资、红杉中国

创立背景:黑玉科学由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李一伟联合创办,核心科研人员来自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生物医学团队及罗氏制药等国际医药巨头。

核心技术:李一伟教授团队开发了针对类器官高通量、高均一建模的微流控类器官芯片技术,核心产品覆盖类器官智能设备、类器官芯片及试剂盒、临床检测及药物研发服务,类器官数据库及AI应用软件系统,全面打造类器官智能设备、芯片及生物医药技术商业应用平台。

黑玉科学定量微环境因子-阵列化类器官芯片技术

新樾生物:AI+DEL筛选研发

最新融资:A轮数千万元

投资方:和诚资本

创立背景:新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4月成立,是广东省小分子创新中心孵化的*家公司公司创始人何询是深圳知名的生物医药领域专家,第八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曾任深圳科兴生物工程公司总经理、深圳市基因工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天津未名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

技术特点:公司打造了以AI+DNA编码化合物库为特色的新药发现技术,DEL3.0可运用于基于活细胞的筛选,更接近体内真实环境,具有显著优势。

成立两年多以来,公司获得的主要成就为:

1、组建了新药开发从DEL技术中心至商务市场部的全产业链团队、构建DEL+X技术平台及数十条研发管线。

2、公司研发的药物ND-003获得4个中 美双报临床批件并已于2月初完成首次临床给药。

3、与上市药企达成数千万级订单合作。

途深智合:AI+蛋白质设计

最新融资:数百万元天使轮

投资方:诚美资本

创始背景:途深智合成立于2023年,创始人王宇光现为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副教授,公司核心团队来自霍普金斯大学、清华大学等,团队拥有人工智能算法+生物复合背景。

技术核心:公司开发的蛋白质设计平台ProteinEngine采用了大量的结构生物学数据和生物信息学数据,通过图神经网络挖掘其中的潜在模式和规律,能够完整覆盖蛋白质设计的全流程,实现蛋白质改造与从头设计。

今年6月,途深智合发布国内*自然语言蛋白质大模型TourSynbio,能够以对话的方式实现对蛋白质文献的理解,包括蛋白质性质、功能预测和蛋白质设计等功能,现已经开源。

蛋白质设计平台ProteinEngine

对外合作:目前公司已与国内外多家头部合成生物、医药企业达成合作,在P450蛋白、香兰素催化酶、疫苗抗体等多个领域的产品改造上取得了重大进展。

衍因科技:打造生命科学的”飞书“

最新融资:数千万元天使轮

投资方:启明创投

创始背景:衍因科技创始人兼CEO陈泽平博士曾任太美医疗科技副总裁;联合创始人兼CTO史辉辉曾任ConvertLab研发总监。

核心平台:通过生物医药AI大模型技术,结合分子生物学工具和电子实验记录,如AI智能文献、生物医药Co-Pilot、3D蛋白结构预测,为研发人员打造生物医药AI大模型行业级应用。

据悉,衍因科技已经在高校获得一批种子用户,并且企业端已经开始产生营收。

天鹜科技:国内*的AI蛋白质设计服务商

最新融资:Pre-A轮数千万元

投资方:金沙江联合资本、本草资本、晓池资本、四川交研资本

创始背景:2021年9月,核心团队主要来自于上海交通大学,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洪亮教授在人工智能蛋白质领域深耕多年。

商业发展: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天鹜科技成功交付了近20个蛋白质设计项目,赢得了多家行业头部客户的认可,与众多上下游企业建立了紧密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天鹜科技此前打算成为一家AI+细胞表型筛选的药物研发公司,不过天鹜科技迅速调整业务方向,顺利拿到新一轮融资。

中科新生命:AI+蛋白质组学+CRO

最新融资:C轮数亿元

投资方:广发信德领投,盛石资本跟投

创始背景:中科新生命成立于2004年,总部位于上海,前身为原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蛋白质组研究分析中心,有超过20年的科技服务与医药领域的服务经验。

核心技术:公司拥有国内首家全自建多组学技术平台,覆盖从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到单细胞组学与空间组学5大组学平台,能够提供从药物靶点筛选到临床试验的全流程CRO服务。

同时,公司已构建了AI大数据结合质谱多组学技术,布局科技服务、生物医药及大健康消费医疗CRO服务三大业务板块。

奕拓医药:相分离+小分子药物

最新融资:B+轮

投资方: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无锡投控集团、锡创投跟投

创始背景:奕拓医药成立于2018年,创始人朱继东博士曾任诺华制药新药研发研究员、中科院“百人计划”研究员。

核心技术:奕拓医药自主开发了蛋白质液-液相分离技术平台——LLPS平台。该平台整合了AI赋能的相分离靶点发现、高通量高内涵药物筛选、和药物优化等技术环节,用于不可成药靶点的研发。

目前,全世界包括奕拓医药在内约有 5 家在相分离技术上进行新药研发的公司。

赛特医药:药物推进至临床II期

最新融资:A轮超亿元

投资方:泰格股权投资、骊宸投资、知中投资

核心技术:赛特医药建立以AI驱动的超大规模药物设计和药物筛选SigmaHit®技术平台,致力于肿瘤、自身免疫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领域的药物研发。

管线进展:核心药物ST-1898目前处于临床II期,这是一款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由SigmaHit筛选而来,目前正在进行肾癌、黑色素瘤、甲状腺癌等肿瘤的临床试验。

兴普泰生物:AI+CDMO+多肽

最新融资:数千万元战略融资

投资方:兴齐眼药、人福医药、弗瑞尔医药、Purple Knight Capital

创始背景:兴普泰由AI+多肽合同研究、开发和生产(CRDMO)平台公司胜普泽泰于2019年发起设立,汇集了兼具多肽研发及产业化经验的资深团队。

核心技术:兴普泰融合了全球*的人工智能新药发现技术和*的绿色多肽合成工艺,已承接多个国内外知名药企的多肽创新药CDMO业务。

业务范围:兴普泰已成功开发了10余个高附加值多肽类原料药产品,包括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等重磅产品,涵盖降糖减重、抗菌感染、眼科类疾病等多个多肽治疗领域。

标新生物:AI+分子胶药物研发

最新融资:A轮

投资方:黄埔生物医药基金、粤民投基金、南湾百澳、司南园科

创立背景:标新生物成立于2020年2月,孵化自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由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姜标和蛋白质降解专家杨小宝创办,专注于开发口服蛋白降解小分子药物。

核心技术:标新生物拥有分子胶和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AC双平台,同时用AI辅助机器模型指导药物设计,归纳和指导药物设计,并在湿实验中进一步筛选,积累了大量分子胶构效关系的专有知识。

管线进展:目前已有两条产品管线获得中 美临床批准。

GT919:在中国获批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系统性联合治疗

GT929 :用于复发难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以推进至I/IIa期临床研究

莱芒生物:晶泰孵化,免疫代谢重编程+AI

最新融资:5000万元天使+轮和天使++轮

投资方:富汇创投、云帆科技投资、天图投资、晶泰科技等

成立背景:莱芒生物成立于2021年,由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唐力教授团队联合晶泰科技共同创立,是一家“免疫代谢重编程+人工智能”的创新药研发公司。

技术特点:公司的核心技术来自唐力教授团队的成果转化,即重新激活终末耗竭T细胞,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响应率和疗效。布局大分子、细胞治疗以及AI超级因子三类管线产品。

管线进展:代谢增强型CD19 CAR-T,以极低的给药剂量(常规CD19 CAR-T的1%~5%),完成了20余例复发难治性白血病/淋巴瘤成人患者的入组治疗,且所有患者均获得完全缓解(CR)。

简单来说,由于莱芒生物布局CAR-T疗法,该疗法能够在获批IND前进行IIT研究,良好的临床数据表现也让公司顺利完成新一轮融资。据悉,莱芒生物正在积极推进海外BD相关事宜。

剂泰医药:AI+药物递送,押注RNA药物

最新融资:C轮1亿美元

投资方:中金资本领投、太平香港保险科创基金跟投

成立背景:剂泰医药于2020年成立,由美国工程院院士陈红敏以及MIT*科学家赖才达博士、王文首博士共同创立,晶泰科技参与孵化该公司。

核心技术:公司以“AI+药物递送”为核心,打造了核心技术平台,AiTEM(AI驱动小分子制剂设计平台)、AiLNP(AI驱动核酸递送系统设计平台)、AiRNA(AI驱动mRNA序列设计平台)。

管线进展:目前,公司进展最快的小分子药物MTS004已经推进到临床III期,用于治疗假性延髓情绪(PBA)患者。

今年3月,剂泰医药聘请前罗氏资深科学家、信达生物副总裁徐伟博士担任首席科学家,向外界传达公司在mRNA等领域将有更多的投入。

此次顺利完成C轮融资,也让剂泰医药的市值来到了10亿美元。

百图生科:谋划上市,开启商业化新阶段

投资方:香港投资管理公司(港投公司)

创立背景:百图生科成立于2020年,由李彦宏牵头设立,前百度风投刘维担任联合创始人,致力于成为一家AI+生命科学大模型公司。

核心技术:百度生科生命科学大模型xTrimo,该模型基于千亿参数的生物数据训练而来,在蛋白结构预测、抗体序列生成、细胞表征等问题上都优于业界其他方法,能够用于抗体类和酶类药物设计与优化。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百图生科获得“港版淡马锡”的港投公司的投资,被外界认为将要计划在香港上市。

这一说法也被刘维证实:公司现正讨论和制定各种关于上市或是后续资本的计划,但肯定会优先选择在香港上市。

公司动向:近期,百图生科宣布前SAP 全球副总裁邓永富先生出任公司总裁,也意味着公司进入了商业化新阶段,将全力领导xTrimo 大模型的配套解决方案和落地。

耀速科技:AI+类器官芯片

最新融资:近亿元天使+轮

投资方:鼎泰集团领投,正轩投资、天图投资跟投,老股东君联资本与雅亿资本

成立背景:耀速科技于2021年底成立于美国波士顿,创始人谢鑫曾在哈佛大学完成了器官芯片与工程化生命系统的博士后科研工作,还曾就职于纳斯达克上市公司TransMedics。

核心技术:耀速科技拥有全球首家将类器官芯片、高内涵三维(3D)细胞成像、计算机视觉(CV)和人工智能(AI)技术融合应用于药物发现的“3D-Wet-AI”生物科技初创公司。

对外合作:目前,耀速科技已与多家国际、国内知名制药企业、科研院所建立了战略合作或业务合作关系。据了解,耀速科技在化妆品与食品领域与国际行业巨头的合作也正在积极推进中。

英诺迈博:AI+蛋白质组学+器官芯片+ADC

最新融资:天使轮+轮

投资方:蒲公英创投

创始背景:英诺迈博公司创始人兼CEO郑勇博士为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特聘专家。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郑德先博士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技术平台:公司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及PDX/PDO等多种高临床相关度疾病模型库,建立了独具特色的药物研发决策工具平台,利用高临床相关性大数据与AI计算获得的深度生物学知识,推动自研新药管线与IVD产品的高成功率开发。

管线进展:公司目前拥有多条创新概念的临床前ADC新药管线。

溪砾科技:AI+靶向RNA小分子,聚焦罕见病

最新融资:3000万美元A轮

投资方:龙磐投资领投,老股东鼎晖投资、五源资本、雅亿资本、晶泰科技、CMT研究基金会

创始背景:溪砾科技成立于2021年,联合创始人兼CEO曾在罗氏基因泰克、吉利德、艾伯维等 MNC 就职,联合创始人李阳在AI 算法、生物信息学等有资深经验。

核心平台:公司的平台VoyageR结合自有的海量湿实验及真实世界数据进行机器学习模型自动化迭代,能够根据RNA靶点与化合物进行快速筛选,从而推进靶向RNA的小分子药物研发。

管线进展:从管线上来看,溪砾科技主要关注亨廷顿舞蹈病、腓骨肌萎缩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等罕见基因疾病,不过当前没有药物进入临床阶段。

对外合作:与亚虹医药达成合作,开发基于AI+RNA技术路线开发肿瘤创新疗法。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54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