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出手了,中国正在疯狂卖大巴

访客 2024-08-01 12:16:02 42056 抢沙发

2013 年,刚拿下美国长滩 10 辆大巴订单的比亚迪,引发了一场风波。

出手了,中国正在疯狂卖大巴

洛杉矶劳工局,怒斥比亚迪违反 " 劳工法 ";接着,突击查处办公楼,组织民众大游行,高喊着要中国人:

" 滚出加州!"

10 年后,中国人默默拿下了美国纯电大巴市场八成江山。

01 全球爆单

2024 巴黎奥运,再次刷新人们对中国制造的认知。

从彩光球台、到纳米跤垫,从 " 芯 " 片足球、到奥运吉祥物 " 弗里吉 " ……

但巴黎城中最拉风的,还是从安徽进口的双层电动大巴:

时尚的敞篷设计,吸睛无数;360 ° 的视野,观景无敌;八国同步的语音,全程无碍。

一个坐拥雷诺、标致、雪铁龙等汽车大牌的强国,为什么要不远万里,从中国进口客车?

因为中国客车已经是世界的优选,也拥有着顶级的性价比和质价比。

以 " 全球客车之王 " 宇通为例。

2024 年 1-5 月,宇通出口客车 4921 辆,同比大增 64.2%。

其中,希腊、智利、西班牙分别大买 250 辆、214 辆、46 辆(机场摆渡车),造就了宇通出口欧洲、拉美、出口摆渡车的创纪录大单。

宇通之外,中国大巴车正在加速 " 开往 " 全球市场。

今年初,中通客车向沙特出口 1022 辆客车,创出交付海外的最大单;比亚迪出口比利时(500 辆)、金旅出口越南(270 辆)、金龙出口巴基斯坦(160 辆)、中通出口新加坡(120 辆)……

都是前所未见的 " 大爆单 "。

而 " 火爆 "" 翻番 " 的态势,去年就开始了。

2023 年,中国客车出口 43515 辆,同比大增 41.25%,创历史新高;2024 年 1-5 月,中国客车出口达 21828 辆,再度飙升 41.99%,再创历史新高。

于是从 2023 年至今,宇通、金龙的股价分别最高飙涨 474.45%、270.41%,远远跑赢大盘。

为什么中国客车会骤然 " 爆单 "?" 一带一路 " 是个关键点。

2023 年 5 月,山东聊城。

突然造访的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让这座三线小城成为一时的焦点。

总统此行,直奔中通,目的就是 " 提车 "。

面对中通出口吉方的第 1000 辆客车下线,扎帕罗夫总统伸出大拇指:

" 很棒!"

此前,吉方买过 120 辆中通客车 " 试水 "。结果 " 非常满意 ",继而有了 1000 辆客车的超级大单。

而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吉方在 " 一带一路 " 之下,由中方承建的贯通其南北的大动脉 " 新北南公路 " 投入使用,进而拉动了公共交通的庞大需求。

▲来源:东吴证券《中国客车出海专题报告》

有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客车出口的核心增量来自 " 一带一路 " 国家。这其中,又以独联体、中东、亚太贡献最大,占比高达 67%。

其中的关键,还是中国客车厂商强大的个性化研发能力,能在全球先进水准之下,更好地服务其本地化需求。

在埃及,为应对老旧的 80#汽油和老旧磁带," 金旅 " 大巴装上了淘汰的化油器发动机和磁带机。

在巴基斯坦,按习俗要求男女分区、分坐,于是 " 海格 " 给客车改成了中间四开门。

在沙特,为应对高温、干旱、少雨的气候,安凯把整车都涂上了阴极电泳,防腐、防锈、耐盐、耐热,终成当地客车保有量的 No.1 ……

而所有这些,也都是厚积薄发,来之不易。

2017 年,新加坡人到欧洲采买新能源客车,却发现欧洲也在用中国货,断然决定转道中国。

而大部分客户,都像菲律宾人一样 " 精明 ":每个品牌都买 1 辆,边试用、边淘汰。

但无论是菲律宾人,还是新加坡人,他们最终认定了中国客车。

02 " 欧战 " 风云

2023 年 10 月,比利时布鲁塞尔。

全球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 " 比利时客车展 ",向来是全球客车产业的风向标。

但如今,这里成了中国客车的大舞台。

从宇通自主研发的纯电 YEA 平台,到比亚迪的全新刀片电池底盘,以及金龙、金旅、中通为欧洲定制的纯电、氢能客车解决方案……应有尽有。

曾经,趴在地上看车展、拿着皮尺量半天的都是中国工程师。

如今,高傲的欧美人也屈尊降贵,折腰、趴地、钻车,把中国客车的里外拍了个遍。

宇通的 T15E 客车更是斩获 2023 Busworld 设计奖、环保奖,出尽了风头。

欧洲是世界客车工业的发源地,也是全球客车厂商争夺的主战场。只有打入欧洲市场,才能真正挺起腰杆。

因为欧盟标准,就是很多国家的 " 准入标准 "。

但欧洲市场,早就被奔驰、曼恩(德国)、沃尔沃(瑞典)、斯堪尼亚(瑞典)等本地豪强瓜分殆尽。

要攻入这样的市场,谈何容易。

更何况,在欧洲人眼里,中国客车是廉价的 " 代名词 "、耗油的 " 残次品 ",过不了市场的关。

这样的偏见,根深蒂固。

2018 年,丹麦向全球招标纯电大客车。宇通的标书呈上去,招标方一看是中国品牌,看都不看就扔了出去,并当众奚落:

为什么要相信一家中国企业?

宇通的 " 反击 " 却很柔软,扔出去就捡回来,反复、耐心、不断地 " 游说 " ——不信你试试!

最终,丹麦人决定:试试就试试!

2019 年,宇通向丹麦交付首批客车。丹麦人足足 " 试 " 了一年,服了。

实际上,丹麦的气候让很多客车都没脾气:冬季多雨、积雪半米,最低温度、零下 25 °。铁打的金刚,在极寒天气面前也容易趴窝。

但宇通的纯电客车,不但结结实实扛住了,还获得丹麦司机的高度赞誉:提速快、开着顺,绿色环保无噪音,我们都爱它。

那就买吧!

于是,在这个被奔驰、曼恩、沃尔沃等垄断的市场,宇通生生杀出一条血路,攻占了丹麦纯电客车市场的半壁江山。

如今,宇通客车遍布英、法、丹麦、挪威、冰岛、芬兰等欧洲国家;2022 年,更一举超越奔驰、沃尔沃,摘得欧洲纯电销量冠军。

如此成功,并非偶然。

首先,中国客车赶上欧洲 " 新能源 " 的大风口。

按照欧盟减排时间表,2035 年要禁售燃油车,2040 年要减排 90%。所以,大排量客车要加速淘汰,导致欧洲对新能源客车的需求飙升。

其次,中国厂商在新能源核心技术上,确实领先。

以电池为例。

当年,面对三元锂和磷酸铁锂的 " 路线之争 ",中国客车厂商选择了能量密度低、安全性高的磷酸铁锂;而欧洲人却选择了三元锂。

如今,磷酸铁锂的能量密度、快充性能不断提升,低成本、长寿命、高安全的优势凸显。

于是,技术上顾此失彼的欧洲厂商,又开始 " 倒戈 "。

对此,比利时产业记者克尔格一针见血:当欧洲人在探讨技术可行性时,中国人已经把它变成了现实。

英国汽车经销商 Pelican 的总经理理查德更直言不讳:宇通的产品,质量不输奔驰、价格更加亲民,而" 中国的新能源技术,至少领先欧洲 5-10 年 "。

第三,中国客车 " 一国一策 " 的模式,让人难以拒绝。

比如,同样是 " 极寒 ",不同国家,宇通又有不同的解决方案。

在丹麦,着重要解决车辆耐候性、抗腐蚀、可靠性问题。

在冰岛,由于公交出行是刚需,宇通运用一整套低温解决方案,确保超高续航。

在芬兰、挪威等北极圈国家,车辆要在高寒、高湿环境下运营,所以把防水、防尘、防腐做到了极致。

销量是最好的答案。

据荷兰咨询公司 Chatrou CME Solutions 数据:2023 年,以宇通、比亚迪、中通为代表的中国客车,占据了欧洲 1/3 的纯电份额。

作为全球销量第一的客车品牌,宇通可谓独孤求败。

唯一的缺陷,是宇通在美国难觅踪迹。

但实际上,美国市场早被另一家中国巨头占据。

03 决胜巅峰

2017 年 10 月 6 日,美国加州,兰开斯特。

以美国众议院多数党领袖麦卡锡、加州参议院议长德莱昂等为首的政要人士,齐聚这座沙漠小镇,只为给比亚迪的超级工厂站台、剪彩。

在现场,麦卡锡难掩兴奋:" 比亚迪这样的科技公司能落户兰开斯特,我非常自豪。"

当年,比亚迪筹建工厂的消息一出,各州奔走相告、展开龙争虎斗。最终,加州在税收、补贴、土地等政策上倾尽全力,才成功引凤筑巢。

如今,连工厂门口的马路,都被命名为 "BYD Blvd"(比亚迪路)。

有了 " 美国工厂 " 加持,比亚迪在 30 多个州跑马圈地,豪取 80% 的纯电大巴市场份额。

但初入美国时,比亚迪差点混不下去。

2013 年,刚拿下美国长滩 10 辆大巴订单的比亚迪,就引发一场风波。

洛杉矶劳工局,怒斥比亚迪违反 " 劳工法 ";接着,突击查处办公楼,组织民众大游行,高喊要中国人:

" 滚出加州!"

迫于舆论压力,大单悄然失去。

但腹背受敌的比亚迪,从未放弃。

2014 年、2021 年,比亚迪电动大巴 K9、K8M,分别通过美国交通运输署 " 炼狱 " 级 Altoona 测试,拿到美国市场的 " 通行证 "。

Altoona 测试有多变态?

2.4 万公里里程,全是强化坏路的耐久测试,最终根据完成时间、维修工时来做排名。

K9、K8M 不但成功通过,K8M 甚至创出 Altoona 测试有史以来的 " 最高分 "!

这一下,美国人服了!

结果,美国长滩不但返还 10 辆大巴的订单,还追加了 50 辆!

与旁人不同,比亚迪非常热衷于打入发达国家的高端市场。

2013 年,比亚迪 K9 通过全球审查最严的欧盟整车认证(WVTA)。以此为起点——

2017 年,打入日本;2019 年,打入荷兰;2020 年,杀入奔驰的老家德国;2021 年,杀入瑞典与沃尔沃抢食……

不但卖得好,而且卖得贵。

长滩订单,单价 121 万美元(约 880 万人民币);洛杉矶订单,单价 80 万美元(约 680 万人民币);日本订单,单价 6500 万日元(约 390 万人民币)……

不但卖得贵,市占率还高。

在欧洲,比亚迪纯电大巴的市占率是 20%;在日本,70%;在美国,80%。

在欧美政客看来,中国客车厂商堪比 " 工业怪兽 ":低端领域,价格无敌;高端领域,技术难挡。

因此,他们不断炒作 " 中国客车威胁论 ",呼吁贸易保护、" 公平竞争 ",以防止本地制造业被 " 摧毁 "。

为此,美国阿尔伯克基市还搞出 " 退货门 " 闹剧,抨击比亚迪纯电大巴续航不足、电池过热、刹车有故障、车厢有裂缝……

总之,要起诉、退货。

但实际上,这不过是新任的民主党市长为打击前任的共和党市长,搞出的 " 政治议题 "。

在有些人眼里,中国是全球制造业的 " 粉碎机 ";但实际上,中国才是求发展、促创新的 " 加速器 "。

▲来源:东吴证券《中国客车出海专题报告》

在 " 一带一路 " 国家,宇通、金龙、金旅的 KD(散件组装)厂早已遍地开花,拔地而起的一座座现代化组装厂,不但引领当地工人们学会了造客车,也很快拥有了造警车、救护车的能力。

可以说,中国人 " 手把手 " 地提升了这些国家的工业水平。

与此类似," 中国工厂 " 也让美国人民从中受益。

之前,兰开斯特居民面临着大萧条以来最高的失业率;而随着比亚迪工厂落地、扩建,当地失业率持续降低。

对此,兰开斯特市长盛赞这是 " 现象级成功 "。

在英、法、荷、匈等欧洲国家,比亚迪的工厂星罗棋布,在为发达国家提供绿色能源、解决就业的同时,也默默输出着中国更先进的新能源技术。

从赢得订单到赢得客户的忠实信赖,从产品出海到工业技术能力与标准体系出海,从 " 世界工厂 " 到融入世界,包括到世界开厂……

中国客车厂商的全球化新征途,也是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缩影:从中国企业到世界级企业,再到世界的企业。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2056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