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上半年银行业被罚超7亿元

访客 2024-08-02 12:13:38 18169 抢沙发

《金融时报》记者梳理同花顺iFinD数据发现,今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及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各分支机构)开出968张罚单,涉及商业银行主体约380家,被罚没总金额约7.38亿元(以处罚公告日统计)。截至7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对银行业开出罚单数量增加至1119张,涉及金额约8.85亿元。

上半年银行业被罚超7亿元

罚单数量减少

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的968张罚单数量和7.38亿元的罚没金额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分机构类型看,农村商业银行是收到罚单数量最多的机构,上半年共收到354张罚单,涉及金额2.15亿元;国有大型银行共收到罚单271张,涉及金额1.53亿元;股份制银行、城商银行分别收到150张、159张罚单,涉及金额1.86亿元、1.59亿元;政策性银行、外资银行收到罚单较少,分别为29张、5张,被罚金额分别为2200万元与308.76万元。

“大额罚单”数量也有所减少,截至目前,商业银行超千万罚单仅有2张,去年同期则有14张。但百万级罚单数量不减,今年上半年,金融机构共收到161张百万级罚单,其中九成金额在400万元以下,单张金额500万元以上的仅有4张,最大的涉及金额893.4万元。

“罚单总体数量和金额减少的可能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对此,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对《金融时报》记者分析称,一是严监管效果显现,长期的严监管确实可能导致机构更加重视合规,主动减少违规行为。二是机构自我约束,金融机构可能更加注重内部风控和合规管理,主动预防违规情况。三是监管部门可能正在调整策略,从“重罚”转向更多的预防性监管。四是经济环境影响,整体经济环境变化可能导致某些高风险业务减少,间接降低了违规可能。

违规事由多样化

从违规事由来看,金融管理部门开出的968张罚单显示,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及的违规事项更趋多样化,事关多个业务领域,包括信贷业务、票据业务、账户管理、反洗钱、风险控制、信息披露、理财及保险业务等,各项业务中的具体违规行为类型也更加多样。

信贷业务违规仍然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违规“重灾区”,上半年超六成罚单与此相关。例如5月17日,金融监管总局一次性开出10张罚单,涉及金额超9000万元,绝大部分与信贷业务违规有关。涉及内部管理与控制制度不健全或执行监督不力、未形成有效风险控制、违背审慎经营原则等方面的罚单约占三成以上。银行的理财和保险代销业务也受到监管关注,代销保险违规、欺骗投保人等新问题频频浮现,上半年36张罚单与保险销售中的违规行为有关,有7家机构因代理保险业务欺骗投保人等行为被处以罚款。此外,部分银行员工收到个人罚单,有数十人被终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

“信贷业务属于商业银行最为核心的业务,且信贷业务流程长、环节多,信贷资源又是稀缺资源,天然易产生违规操作和道德风险,一直以来都是银行业合规审查的重灾区。”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近年来,实体部门融资需求较弱,银行面临优质信贷缺乏的困境,在放贷压力之下更容易产生违规现象,客观上促成了罚单占比较高的现状。

“对银行而言,贷款资金用途、流向的监控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告诉记者,监管部门对相关违规行为进行处罚,有助于银行树立审慎经营理念,依法合规发展业务,更有效地防控信用风险。

严监管仍将持续

需要注意的是,罚单数量、金额减少并不能说明严监管趋势改变。董希淼告诉《金融时报》记者,上半年罚单减少并不意味着强监管、严监管趋势放缓,也不意味着金融机构违规行为减少。“金融管理部门对金融机构的检查、处罚有一定的节奏,往往是阶段性的。今年上半年的处罚相对较少,可能是因为上一年度检查进入相对平缓状态,这种阶段性变化是正常现象。”他表示,短期罚单分布情况,并不能准确反映金融机构合规情况;下阶段强监管、严监管态势将进一步持续和深化。

“总的来说,上述现象反映了金融监管和行业自律的共同进步。但也需要继续关注金融风险和监管趋势的变化。” 曾刚表示。当前监管的“全覆盖”和“精细化”,使得监管覆盖面更广、更加注重细节,各个领域、各种不同类型的违规行为都得到监管。

今年以来,金融监管坚持“长牙带刺”,持续加大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治理的监管力度,以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严监管成为金融业的常态。”曾刚对《金融时报》记者分析称,从长期来看,监管可能会逐步从“严”转向“精”,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和监管效率的提升。

记者:余嘉欣

编辑:刘能静

邮箱:fnweb@126.com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8169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