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我,普通80后,拼命生三胎_ZAKER新闻

访客 2024-08-12 12:19:05 26988 抢沙发

文|表外表里 ,作者|陈梓洁、余俐伶,编辑|付晓玲、曹宾玲

我,普通80后,拼命生三胎_ZAKER新闻

" 你这都快 40 了还要生三胎,是家里有皇位要继承吗?" 产检护士的打趣,让许彤怔愣不已。

在妇产医院里听到这样的话,着实令人大跌眼睛,但她也可以理解。

在大众认知里,现在拼三胎的家庭要么家里有矿,要么重男轻女,要么是无知愚昧、不计后果地生,正常的普通人谁会一把年纪还单纯地想生个孩子。

更何况是三胎,高龄产妇、经济压力、教育资源分配等现实问题,已经无需旧话重提,如果没有把握做好三孩父母,拼三胎就是对生命的不负责

但和舆论的 " 谈生色变 " 不同,现实里生活里许多家庭却在努力拼二胎、拼三胎。在全国出生人口中,多孩家庭占比已经过半,2022 年三孩及以上占比提升到 15%。

这些家庭中,不乏许彤这样高知、条件普通、不追儿子的类型,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追三胎的代价,也更感动于这一过程的乐趣。

他们的故事,或许能给人们带来一些启发。

40 岁正是奋斗的年纪,而我却在拼 3 胎

木子的同事们听到她要放弃出国访学、保三胎的消息,都觉得她的脑子被门夹了。

" 只用出去半年,回来就是副高接班人,多少人求之不得。" 这是老领导劝阻木子的话,也是事实——她们研究所硬性规定,从中级冲副高必须要有出国访学经历,且名额、年龄都有限制,申报极为不易。

她为了这个机会,这两年拼命揽项目,还见缝插针备考英语,几乎把朝九晚五的工作,卷出了 996 的架势。

但事业跃迁再重要,在木子心里也比不过孩子。

她始终记得当年怀老大首次做 B 超时,自己望着空荡荡的天花板,祈祷老天爷赐予自己一个健康孩子的悲伤。医生宣布胎心正常那一刻,她再也绷不住,眼泪哗哗地往下流。

年轻的时候,木子不觉得要孩子会是困难的事情,30 岁才把备孕提上日程,没想到久久都未成功,夫妻俩无数辗转于医院,好不容易怀上了还没保住。

她的身边,坏消息也接二连三:一路读到博士的同学,事业有成却再也没有能力生育子女;朝夕相处的同事,尝试了五六次试管婴儿依旧失败 ...... 木子意识到,能生也是一种幸运

所以她始终敞开心扉欢迎孩子的到来,生完大女儿后坚持调理身体,不该吃的一口不吃,烫染头发、做指甲等也统统杜绝,二胎、三胎都是自然怀上的。

木子也从不害怕孩子多,在她眼里,"给孩子留什么,都不如多留个手足"。

生长在福建多孩家庭的她,从小被长辈灌输 " 人多力量大 " 的道理,见识了不少亲友之间 " 传帮带 " 的故事,也切身体会到了有兄弟姐妹可以依靠的安全感。

胎停打胎的那一次,木子的丈夫远在外地出差无法及时赶回,虽然他在电话那头陪伴,但无法驱散她的孤独无助,直到弟弟风尘仆仆地出现在面前,木子才感觉到心安。

弟弟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陪在她身边,帮她安排好手续,术后又连夜驱车两百公里把她送回娘家,家里已经炖好了汤给她补身体。

这样的人生经历,让木子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遇到了困难,也能有亲人常伴身边。

许彤和木子一样看重家庭,不同的是,她父母早早离异,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她原本对生儿育女并没有执念,只想有个港湾可以停留。

是可靠的队友给了她要三胎的勇气,结婚十几年来,丈夫从没让她进厨房做过一顿饭,老大老二出生后,小到喂奶换尿布,大到读书上学,丈夫都亲力亲为。

更何况,她也很享受当妈妈的感觉,虽然要怀胎十月,生产还要过鬼门关,但当奶香奶香的人类幼崽依偎着自己,眼眉中依稀看出父母的模样时,她感受到了生命延续的神奇。

孩子就像许彤给自己选择的新家人," 多一个和我生命紧密相连的人,多一份牵挂,会让我觉得日子很有奔头。"

相比于主动追三胎的许彤,简丹家的老三完全是意外惊喜,她已经凑成了 " 好 " 字,对这个计划外的孩子本来很犹豫,都已经开始物色做手术的医院了。

然而,公婆打来的 10 万元到账的消息,最终让她决定生下来。

她的公婆很传统,抱有多子多福的观念,为了阻止夫妻俩打掉孩子,直接画出诱人大饼:留下立马转 10 万安胎,产后再给 10 万奖励,免费带三宝到 8 岁,以后帮忙买房。

对于生活在十八线小城市的简丹一家来说,这相当于解决了所有后顾之忧,别人打着灯笼也找不到这么给力的公婆,简丹想想也点头同意。

但随着老三呱呱坠地,她发现自己有些太乐观了。

3 个吞金兽又如何,没钱就不配当父母了?

相关统计显示,全国 0-17 岁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 53.8 万元,孩子就是名副其实的 " 吞金兽 "。

简丹夜里辗转难眠,把账户余额翻出来,反反复复看了 2 遍,想不通为何不到两月时间,自己又在几个娃身上花了近三万。

如流水般的花钱速度,她根本不敢和丈夫细说,今年家里的生意并没有太大起色,丈夫也鲜少流露再次当爸爸的喜悦,反而经常抱怨压力大,夫妻俩已经为了钱的事情爆发了好几次争吵。

但老三还在嗷嗷待哺,一家人只能降低生活水平,生了三胎后的这一年,简丹没有买过一件衣服,之前经常光顾的美容护理也停了。

自己省点累点尚可接受,看到老大老二也跟着过苦日子,简丹心里不是滋味。

" 他们坐飞机出发了。" 老大念出好朋友发来的消息,语气并没有波澜,简丹收拾家务的手,却不自觉地慢了下来。

按照原计划,老大应该也在飞机上,跟朋友们兴高采烈地出去游学,但因为家里难以不如从前宽裕,他的暑假生活变成了在家照顾老三。

懂事的老大察觉到妈妈的情绪不对,赶紧辩解自己只是随口说说,不去也没关系,但他越解释,简丹越觉得自己亏待了孩子。

" 没生之前会抱有侥幸心理,生了才知道养孩子确实比想象中烧钱。" 简丹说,手头窘迫的时候,她也会后悔生三胎,但也仅仅是一闪而过的念头而已。

谭玉从不怀疑生三胎的决定,在外人眼里,她的大女儿因为害怕弟弟妹妹出生加重家里的负担,小小年纪就出去教育机构兼职攒钱。

但她看到的是女儿一个初中生,就能跟大学生并肩做助教,懂得了赚钱的不容易,也在屡败屡战中探索出了自己的生存秘籍。

相比物质条件,谭玉认为,支持孩子勇敢去探索自己的人生更重要。

" 我父母出身农村,在县城工作安家,而他们供我上了北京的大学,走出了小县城。" 谭玉说,扎根大城市的她,也让孩子站在她的肩膀上,去见识更大的世界。

这两年她的经济条件大不如前,但咬着牙坚持供大女儿在国外念书,为了让她冲击世界名校,二宝更是从小学习英语,等再大一些也会安排出国。

很少有人真的能出生在罗马,不管是身份转变、还是阶级跃迁,都是一辈一辈打拼积累的结果,谭玉也一直教育大女儿,要认可自己的人生价值。

对于 " 没钱就别生孩子 " 的言论,她觉得有一定的道理,但过度强调唯家境论," 就有精致利己的嫌疑 "。

抱有类似想法的还有许彤,如果以金钱为衡量标准,她根本就不配生孩子。

她和丈夫是裸婚的起点,甚至生大宝还是出租屋里坐的月子。朋友们来看望她时,看到狭小的屋子里虚弱的她,以及哭闹不止的孩子,也是当场表示不理解。

但有了孩子后,夫妻俩都更有奋斗的动力了。

前些年,丈夫在家做全能奶爸,在外工作同样冲在最前面,现在已经是部门的一把手。记者出身的许彤,也牟足劲拿了很多新闻奖,还早早抓住自媒体风口,现在成功转型为带货博主,找到了事业的第二春。

一点点奋斗下来,她们一家从出租屋搬到刚需两居室,现在又置换到了四居室,尽管还背着房贷,但过往的经验让许彤相信只要有一颗奋斗的心,日子不会过得太差。

"退一步说,不生孩子难道就有钱了吗?" 许彤开玩笑道,她的钱某种意义上也是用来取悦自己,只不过令她愉悦的对象是孩子和家庭而已。

但再愿意奋斗,人到 40 能工作的时间也不多了,赤裸裸的现实无法忽视。

普通家庭拼三胎干嘛,给大孩留个累赘吗?

" 你们这三胎是给我生的吗?等他上大学你们都 60 了。" 大宝的质问,让坐月子的林月心中一凛,知道计划的家庭会议,不能再拖了。

由于早婚,林月家老大已经上了高二,二宝也已考上高中,巨大的年龄差,让老大、老二对老三有点接受障碍,在她孕期就几次表达过情绪。

她让老大、老二坐成一排,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们,自己决定生下老三,一定是考虑过后路的,而且 " 只要我和你爸还活着,就不会让你们两个去养弟弟。"

林月不知道孩子们有没有听进去,毕竟随着老三的降生,家里的资源、她和丈夫的精力确实会分散,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但她觉得,当下的社会舆论过去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兄弟阋墙、姐妹反目、父母偏心的故事为人津津乐道,合家欢的叙事反而沦为了 " 骗局 "。

事实上,普通家庭的孩子之间哪有那么多 " 勾心斗角 " 可以上演,如果有,那跟父母教育的失败脱不了干系。

" 妹妹要去爬树了 "" 妹妹又不听话了 " ……一家人出门游玩,安安的大儿子化身移动摄像头,随时随地锁定妹妹的行踪,一有风吹草动就打报告。

如此紧张的模样,跟安安刚生二胎的时候截然不同。

那时候的大儿子,认为妹妹抢走了父母的爱,会哭闹、会甩脸色,对年幼的妹妹非常冷淡,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喜欢上软萌的妹妹,开始享受兄长的角色。

当然,这一切也离不开安安的引导,在教育孩子时,她从来都是一碗水端平,绝对不做让大儿子受委屈的事情。

比如,当兄妹俩争抢一份东西时,安安会让儿子先让给妹妹,但不是以 " 妹妹更小 " 为由,而是跟儿子商量,在妹妹情绪上头之际,没法跟她讲道理,不如先让给她,后面再补偿儿子更多的东西。

" 久而久之,孩子会明白父母的爱并不会因为有了二胎、三胎而减少。" 安安说,实际上,若要论最上心的孩子,老大才是她捧在手心上长大的

她第一次当妈妈的时候,什么都想给孩子最好的,送他去昂贵的双语幼儿园,什么兴趣班热门就报什么,走了很多的弯路。

等到二胎,对 " 养娃焦虑 " 免疫了,更愿意花精力和时间去养育孩子,给老二报的兴趣班不再追求贵,幼儿园也选的离家更近方便接送的,而非条件最好的。

对即将出生的三胎,更是早早做好了省钱计划:婴儿期衣服用亲戚朋友二手的;奶粉、日用品找国产实惠的品牌。

算下来,虽然物价水平提高了,但安安花在养孩子上的钱,却是没怎么涨," 一胎照书养,二胎照猪养,三胎随便养 " 虽然是调侃,却也不无道理。

不止安安,多孩父母大都是这样的心态,一胎、二胎到三胎的养育成本依次递减。

" 三胎能分走的资源是有限的。" 安安说,但三胎能带来的变化却很多。

林月就感觉,老三出生后,家里氛围变了。结婚将近二十年,她和丈夫早已习惯了彼此的存在,没了激情和新鲜感;而老大老二忙于学业,与父母的交流日渐减少,生活变得按部就班、一眼望得到头。

而三胎的到来,让丈夫变身 " 激情奶爸 ",每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抱孩子、哄孩子,冲奶粉、换尿布得心应手,精神头都足了很多。

一开始不理解的老大、老二,在说开了之后,不仅对老三更亲近,帮着带孩子的过程中,也更能体会父母的不易。

林月自己的心态也发生了转变,二十几岁的时候,她总觉得自己围着别人转,生孩子也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但三胎是她自己想要的。

"人到中年,生活已经没有了什么乐趣,养什么都不如养个孩子。" 林月感慨,看着茁壮成长的孩子,她觉得自己依旧年轻。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特别感谢博主阿迪来啦、科研宝妈、43 岁的大白羊 ( 三胎孕中 ) 、Tammy 和孩子们对本文的支持。)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6988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