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中国和世界的落差,起亚如何填补?_ZAKER新闻

访客 2024-08-14 15:26:53 32900 抢沙发

2024 年的车市进程已经过半,如果要用一个词就描绘过去这段时间里发生的一切,没什么比 " 纠结 " 更恰当了。各个细分市场、各个品牌阵营中,所产生的故事看似都有着很强的关联性,但真实的市场反馈总在向外界传递,变化无处不在,明争暗斗更是从未停下。

中国和世界的落差,起亚如何填补?_ZAKER新闻

和中国企业相比,合资公司中或许还能存在像广汽丰田、上汽大众这样紧跟变迁节奏的积极分子,可随着整个市场发展风向逐步被后来者拿捏,大环境对于它们造成的困扰依旧会在现阶段反复叠加。

据最新的消息显示,拥有雪佛兰、别克和凯迪拉克的上汽通用愈发在销量上力不从心了,独苗 GL8 对于 MPV 市场的把控都变得极为艰难;而被经销商集体声讨的北京现代,同样在明确指出一点,弱势合资在华经营都成了问题。

这是一个怎样的年代?其实不用我再多说。放眼全球市场,或许生存从不是这些外资品牌该担心的,利润和销量兼得,总是常态。只是,针对中国市场,如今并不会有多余的时间留给它们去慢慢适应。

在二线合资品牌中,有那么一个品牌,在今年 1-7 月,破天荒地实现了累计销量 13.2 万辆,同比增长 66.5% 的较佳成绩。而我说的就是起亚。

显然,对比同类品牌,起亚居然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取得较大突破,很是让人费解。但不得不说,摆在起亚面前的生死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接下来需要解决的,就是要如何让起亚重新在市场中建起用户认知,以便不让自己过于依赖整车出口业务。

依赖出口不是唯一出路

眼下,我们很清楚,韩系车在中国的生存困境是摆在明面上的。作为目前在华开展业务的三个韩系品牌,起亚、现代、捷尼赛思在自己的细分市场都过得很纠结。很多时候,随着消费目光日渐放到更多的中国品牌身上,就算再有想法,也改不了销量不济这一事实。

而这两年,经由市场的再教育,不只是韩系车,太多的二线合资品牌都被迫提前进入到了自我变革的阶段。或加紧投身电动化转型,或索性缩减自己在华产能和产品矩阵,其最终诉求就在于,在前景和利润之间尽可能地保住一头。

当然,眼瞅着很多手段并不奏效时,合资公司要想继续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落实对外出口业务已然成了填补发展空缺的捷径。

别看起亚如今靠着出口业务实现销量回暖,包括本田、标致、雪铁龙在内的多个品牌,其实也将出口当作了维生的重要出路。

的确,中国车市的竞争太过激烈,激烈到车企想要维持一定的利润都成了一件难事。基于这样的背景,另谋挣钱之道,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并不需要藏着掖着。但唯独需要在意的是,如果还有心经营中国市场,每一家合资车企理应持续关注市场动向,并做出适时调整。

鉴于中国市场在业务中的重要性,大众总是第一个,且在转型投入上最积极的。加入价格战之余,不忘对旗下产品加大焕新力度,联手中国企业为下一代电动车做出技术铺垫的同时,大众安徽的成军又为之充当了后备力量。

其他,诸如通用、丰田、本田,有一个算一个,或多或少,或快或慢,都将对华技术和产品输出放在了战略最前沿。

对此,起亚又是否有所触动呢?从各种举措上看,这是毋庸质疑。

事到如今,外界很确信,对于品牌忠诚度,新一代的中国消费者已经没了往日的概念。随着新品牌、新车型层出不穷,相信论谁都无意再将 " 合资品牌 " 这一标签当作买车前的首要参考。

然而,产品上,从 EV5 的推出到索奈的上市;渠道上,计划在未来 2 年内,有序推进完成门店的 SI 2.0 焕新升级,进而构建与电动化时代相匹配、更为完善的销售及服务体系;用户运营端,起亚 APP 的启用,并不断进行升级迭代 ……

这一切,无不是给起亚得以继续耕耘中国,增添着一些助力。或许,最终结果是否能给今天的起亚带去新的活力,我们很难从中给出判断。未来,千变外化的市场格局,究竟能成就谁,又将刺痛谁?几乎是一个没有依据可供推测的课题。

但还是那句话,身在中国,纵使市场的发展是那样超出预期,积极应对总比消极怠工来得更贴合实际。

按 " 中国标准 ",留在中国

回到问题的关键,起亚究竟该如何去做才能不让自己的努力打水漂呢?这两年,经过一定程度的试错,我想,同为韩系品牌的现代,已经很好地为之规避掉了几个高风险路径。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在这个传统合资车企的品牌光环不再具有溢价的时期,以现代为首的二线合资并不能借助品牌本身来圈粉任何人。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具有极强号召力的中国品牌时,搬出品牌历史说事,将是毫无意义的。

也正由此,你会发现,即便现代汽车集团总宣称自己自己是全球第三大车企,都无法改变中国用户对于韩系品牌的基本认知。

而品牌一旦没有用户粘度且不具吸引力,可想而知,要想真正把握用户心智,除了拿出足够诚意的产品之外,毫无他法。不仅如此,对于品牌本身,产品推陈出新的前提还得是,对自身有着极为清晰的市场定位,否则,再大的动作短期内也很难扭转乾坤。

图 | 海外市场发售的起亚 EV3

你看,为了尽可能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现代都拿出 N 系列这个在国外大火且具有很强性能属性的 IP,并在过去的一年内反复在向中国消费者介绍着现代汽车的实力,可结果,除了一堆网红和热衷跑赛道的专业人群对其大加赞赏外,几乎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现代品牌的群众认知。

与此同时,尽管现代将全新索纳塔引入了国内,并配上了更低的售价和更高的配置,却很不幸地和轰然到来的价格战撞到了一起,一下就失去本该有的优势。

看此情景,你真会觉得,作为北京现代今年的另一款重磅车型,定位更高的全新胜达在上市之后,能引起很大风浪吗?

那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互为兄弟品牌的起亚,能做的就是不断加强自身的性价比标签。

事实上,起亚自己也知道,对于日后的发展,当新能源产业成为中国汽车站上世界舞台的筹码,事关汽车的全球研发体系会分成两个版本,一个是中国标准,另一个就是全球标准。

在这里,我并不想讨论这两套标准的存在,究竟孰优孰劣。对于起亚来说,EV5 的中国首发,就已经为之给出了启示。只要中国消费者认可,用可控的成本完成纯电动车的研发,并根据需要选择和中国企业进行合作,将是未来的主旋律。

另一方面,虽然起亚会为自己的品牌得不到出圈的机会而愤慨,会为无法和年轻消费者形成共鸣而不解,但很可惜,在各大能与潜在人群互动的场合,并没有起亚的身影。

总的来说,起亚不会因体量渐缩而离开中国,甚至因为出口业务做的火热会加大对市场的投入,那若此,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着实太重要了。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2900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