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一块屏幕的战争:中企围剿三星

访客 2024-08-20 15:12:56 45738 抢沙发

2015年,刚宣布“小米手机国产第一”的雷军,不久便遭遇创业“至暗时刻”。

一块屏幕的战争:中企围剿三星

原计划在当年6月上市的“小米5”,直到次年2月,才从工厂出货。“整整半年内,小米商城上显示有10款手机,但只有一两款有货。”

背后原因, 正是三星断供AMOLED显示屏。小米和三星高管,“发生了很激烈的争执”。

后来发生的故事流传甚广:

呼风唤雨的创业教父雷布斯,不得不乘坐着经济舱到达韩国仁川,四次拜访三星总部,在饭局上喝光5瓶红酒,只为这一块屏。

一转眼,8年过去,历史性的一刻出现了:

中国企业,集体坐上了全球智能手机OLED显示屏的头把交椅,终于把三星拉下马。

据报道,今年上半年,中国显示屏公司在全球智能手机OLED显示屏出货量中所占份额达到了50.7%,较去年同比增长10.1个百分点,成功超越了长期占据首位的韩国

韩国厂商则从去年同期59.4%降到了49.3%。

这是一段波澜壮阔的产业战争史,雷军与三星的纠葛也只是其中的几片浪花。

就在去年,韩国还将AMOLED、MicroLED、QD-OLED、面板沉积镀膜设备等5项关键技术新增为“国家战略技术”,后又投资16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352亿元)用于100项未来核心技术的投资,其中OLED被列为重点,可见重视。

如今,中国“追兵”已经兵临城下,这一次,谁将赢得最后的胜利?

最贵的屏幕

一块屏幕可以占到手机成本的多少?

答案是,五分之一。

以去年发布的iPhone 15系列为例,根据《日经新闻》的拆解分析,作为最高端机型的15 Pro Max零部件价格(估算值)加起来的成本达到558美元 ,折合(当时)人民币4078元,其中:

最新型芯片130美元

显示屏115美元

钛合金边框50美元

长焦镜头30美元

显示屏,成为了仅次于芯片的最“贵”零部件,占到零部件成本的1/5。

而另一边,中国工人在流水线上辛勤劳作代工出一部手机时,只能获利5美元左右。

悬殊之大,一目了然。

这也让显示屏背后的最大赢家——三星,成为“果链”里最“叛逆”的那一个。

对于普通的供应商来说,能够入选“果链”,是实力的象征,是可以拿去“显摆”的资本,维护好这份合作关系,便是留住了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但三星是怎么对待苹果的呢?

工程师要进厂监督生产,三星拒绝,理由是:保护专利。

索要相关屏幕参数文档时,三星也只冷冰冰回应了两个字:机密。

“傲慢”的三星,并没有劝退苹果,相反,这口气,苹果只能咽下去。

因为找遍全球,苹果发现只有三星的 OLED 屏幕能够满足要求。

根据199IT的数据,2016年,全球99%的AMOLED面板都出自韩国三星。

也正因如此,面板市场有个说法:

顶级的屏幕:三星自用。

一流的屏幕:给苹果用。

一般的屏幕:给国产用。

连全球消费电子巨头都要“看脸色”,作用到中国企业身上,更是难逃“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命运。雷军的故事,便是典例。

这正是因为,当时中国的电子产业:“缺芯少屏”

只不过,过去这块“屏”指的是LCD面板,比如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视市场,但是占电视总成本八成以上的液晶显示器,一度只能依靠日、韩、中国台湾地区的供应。所以表面看是光鲜亮丽的“最大市场”,但其实只是他们的“打工仔”。

直到2012年,中国大陆进口显示面板(LCD为主)依旧高达500亿美元,仅次于集成电路、石油、铁矿。

到了小米这波风波来袭,“屏”主要变成了OLED。拿小米求的这块AMOLED屏幕来说,因为显示性能更强,是主流的OLED背板驱动方式之一,除开贵,没太多可挑剔的。

图源:IT之家

但受制于人的日子,不论是对于中国企业还是中国消费者来说,已经遭受太多,国人要想摆脱动辄几万的电视机、上万的手机的碾压,唯一的出路就是,杀进去。

胜利的模式

在消费电子领域,要想赢,通常有两种模式:

第一种是打造技术壁垒。

比如一部手机,以往你要想卖到五千元以上甚至万元以上,你就必须用高通的芯片、索尼的镜头、三星的显示屏,就算人家的价格说涨就涨,你也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拿2016年来说,堪称手机市场充满戏剧性的一年。

一面是被三星寄予厚望的高端旗舰机型Galaxy Note 7屡屡爆炸,这不仅打乱了三星高端手机发力的计划,也自此开始了从中国退败。

另一面是国产手机逆袭,华为、OPPO和vivo在这年挤进了全球手机销量前5名,在国内市场,国产手机更是占据了接近九成的市场份额。

结果,赢得最大市场的国产机,毫无话语权,上游供应链说要涨价就得涨价。

而三星又是爆炸门、又是召回产品,业绩不仅没有大跌,整体利润反而猛增50%。

这魔幻的一幕恰恰是因为,三星靠着产业链大幅涨价,让每一个购买下游终端手机的消费者,都为“爆炸门”买了单。

三星财报显示,其2016年营业利润同比暴增50.19%,至9.22万亿韩元(约合79.3亿美元),创下近三年新高。其中,三星芯片业务营业利润高达4.95万亿韩元,同比飙升77%。而包括半导体、屏幕在内的DS(设备解决方案)业务,在整体利润中贡献了54.2%的份额。

敢于涨价的背后正是因为三星凭借超高的技术研发几乎垄断AMOLED显示屏市场,而内存芯片方面Nand也市占37%,DRAM市占则高达47%。

这,就是三星的护城河。

第二种是烧钱大战。

这并非“中国特色”,在上一轮LCD面板之战里,韩国三星、LG如何把日本踢下牌桌?正是五字秘诀:

逆势大扩张。

上世纪90年代初,日企一度控制着全球LCD面板90%以上的份额。但是随着经济萧条,日企投资意愿下滑,政府也无力救助,市场步入不景气周期。

而另一边,同样遭遇金融危机的韩国,却越亏越投,到1998年,连续亏了7年的三星,终于把日企熬垮,成了新一代面板霸主。

这一幕,又再度发生在以京东方、TCL华星光电为代表的中国面板代表企业身上。

我们的第一轮LCD面板之争,正是这样赢下来的。

拿京东方来说,2005年到2008年,仅有一年赚了钱,而一次亏掉的就是好几年的净利润。

2008年那场金融危机,更让全球的面板厂日子都不太好过。比如日企NEC在2009年关闭了鹿儿岛液晶面板工厂,2011年又将旗下生产中小液晶面板公司的70%股份出售给了中国深圳天马集团,干脆退出液晶面板制造。

然而就是这样内外前景都不光明的情况,京东方却得到了大力支持。

合肥甚至一度停了地铁项目,出资60亿元,只为支持京东方建设我国第一条高世代LCD生产线。还承诺若社会资本参与不足、定向增发不顺利时,兜底出资90亿元。

这一年,归属合肥地方的财政预算收入是多少呢?只有161亿元。可以说把家底都压在这一家企业身上了。

没有办法,屏幕和芯片一样,是一个典型的重资产行业,你不跟,就只有受制于人。

到这一轮新的OLED面板之争,除开熟悉的烧钱大战、挖人大战(比如年薪增加5到10倍招聘LG Display和三星Display的高管,提供交通、住宿支持),这一次助推国产OLED屏幕崛起的实际还有一个新模式:

人头大战

不论国内外,使用OLED的终端产品目前都主要在智能手机,而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就在中国。

按应用划分的 AMOLED 出货量预测 (000) – 2021-2030e(数据来源:Omdia,图源:Jon Peddie Research)

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6.5%,达2.854亿部,其中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表现好于预期,出货量近7158万部,占到全球的1/4。

就像TCL传记《万物生生》里总结的那样:即便无人光顾TCL华星的面板厂,只靠自家彩电的需求,也足以消化掉一座工厂的产能。

这是我们制胜的法宝,也是其他国家难以复刻的样本。

只是中国的手机厂商也不傻,为什么这次要乖乖配合国内面板厂商呢?

关键变局者

让国产手机倒戈国产屏幕的的关键角色——华为

2018年,华为在Mate 20上就搭配了京东方在2017年刚刚量产的OLED屏幕面板。

2019年,华为推出的折叠屏手机大火,更把背后的屏幕供应商京东方推到台前。

但实际上,彼时的国产屏幕,并不足以让人血脉喷张。

“差评”提到:

一个 OLED 面板的诞生,要涉及 LTPS 驱动电路、OLED 蒸镀工艺、薄膜封装工艺三个核心环节。每个环节,都可能影响面板的良品率、产能、寿命,缺一不可。

而在蒸镀发光材料时,需要用到的重要设备——蒸镀机,我国还没法量产,只能引进,说白了还是卡脖子。

拿6代线来说,三星的 OLED 良品率有 90%,京东方才 70-80%(2021年数据 )。

包括在京东方与苹果的合作中,高端机屏幕仍是首选三星,京东方占比很小。

既然如此,华为为什么弃用三星,选用京东方?

答案只有四个字:时局使然

2018年,中兴被美国商务部制裁的消息传出,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此后华为在选用配件时,都尽量选用国产供应商。

在此前华为与三星的合作中,也确实会面临断货现象,但因为备受垄断,华为别无他法。

当处在国内手机链条中领军地位的华为与京东方合作的消息传出来后,他的理念和选择,自然也成为后来者跟随的步伐。

如今,小米、vivo、oppo、荣耀等系列国产机,都纷纷换新,用上了国产的OLED来装饰门面,这也直接助推国内面板厂站上OLED市场高地。

中金研究院数据显示,在主要国产品牌的AMOLED智能手机中,面板国产化率已经达到了85%。

另一边,国产屏也加速提升技术,解决“卡脖子”难题。

2015年前,我国企业还没有能够充分掌握OLED发光材料技术,如今这一技术已经突破;

长期被外国企业垄断的一项技术FMM(高精度金属掩模板),也在去年,身为清华大学OLED项目组的维信诺全球首发了“无金属掩膜版RGB自对位像素化技术”;

一直被诟病的显示屏“心脏”——蒸镀机,虽然这一设备依旧难以超越,但随着2024年TCL华星第一条5.5代印刷OLED量产线投入生产,一个强大的替代者,呼之欲出。

……

市场调研机构CINNO Research首席分析师周华提到,三四年前,国产面板厂与韩企可能还有两三年的技术代差,但现在基本已经追平三星、LG,只有部分技术还有半年之类的差距。

雷军四次拜访三星只为求一块屏的故事,大概再也不会发生了。

一场持久战

从LCD超越,再到OLED市场的争夺,中韩这场显示屏之战,耗时三十余年,过程太多故事与艰辛。

仅京东方一家公司,砸下的投资就上千亿,一条8.6代线的投资就烧光京东方自2011年至今的净利润总和。

投了十几年的心血与时间,上千亿的资金,上万人的研发团队,终于迎来LCD胜利之时,却又面临一地鸡毛:面板价格连续15个月,一些大尺寸电视面板甚至跌破现金成本,卖一台,亏一台。

图源:东兴证券

如今站上手机OLED市场的高峰,同样危机四伏:

一是单个企业依旧难以与三星抗衡。这次三星虽然相比去年同期51.6%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但仍以43.8%位居首位;而排在第二的京东方则只有13.8%,维信诺为11.3%。

这一次的“胜利”,只能算是中国企业合剿成功。

二是高端市场,仍被三星垄断。韩国显示器产业协会(KDIA)近日宣布,今年上半年韩国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视高端OLED市场的份额高达91.7%,这一数字是中国市场的近11倍。可见我们进军高端市场,依旧吃力。

三是“内斗”,可能在所难免。

今年一季度,中国OLED出货量显示:

京东方占30.5%

维信诺占20.8%

天马占18.3%

华星占13.9%

EDO占11.1%

真利占5.1%

中国OLED面板制造商出货份额 – 2021-2024。(数据来源:Omdia,图源:Jon Peddie Research)

除开头部京东方保持较大领先,余下企业的距离并未拉开明显优势,且从近年表现来看,你追我赶的故事一直在上演。

与此同时,国产终端厂商也在自研显示技术或与面板厂共研。比如华为最近推出自研纳米级像素堆叠技术及独家像素隔离层,可实现屏幕寿命的提升以及屏幕能耗的优化;荣耀基于双层OLED架构也推出了叠光绿洲护眼屏,而小米近期和TCL华星联合打造了C8+发光材料等。

故事的下半场,兄弟企业间的追逐,很可能将摆上明面。

而最为残酷的,莫过于产业周期的兴替,技术的迭代。不是你自己革自己的命,那也总会有后来者,来取而代之。如同韩国赶超日本,中国又追上韩国。

而留在牌桌上,是赢下的基本前提。

中国面板厂,还远未到松口气、歇歇脚的时候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5738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