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中国服饰的风吹到了户外_ZAKER新闻

访客 2024-09-13 21:05:33 55499 抢沙发

文 | 蓝鲨消费,作者 | 陈世锋,编辑 | 卢旭成

中国服饰的风吹到了户外_ZAKER新闻

近日,户外品牌伯希和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 B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启明创投领投,创新工场、金沙江创投等跟投。伯希和方面表示,新一轮融资将用于 PELLIOT 伯希和专业及高端产品线的创新设计与研发,同时用于公司线下渠道布局及全球供应链体系的完善。

据悉,今年上半年的 8 起服饰零售投融资事件中,就有两起为户外品牌。4 月,国产瑜伽服品牌 tan theta 获得 Keep 投资;5 月,奥雪文化获得数千万人民币融资,投资方为曾在国内头部运动品牌李宁集团任职 COO 的杨海威。

但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户外用品上市公司的业绩却并非一路高涨。A 股户外用品龙头公司中,除了探路者营收利润双双增长外,牧高笛、三夫户外营收利润都在下滑。财报显示,牧高笛上半年营收 8.35 亿元,同比下降 2.95%;利润 7914.43 万元,同比下降 18.42%;三夫户外上半年营收为 3.28 亿元,同比下滑 8.76%;净利润为 817 万元,同比下滑 27.93%。

从目前来看,中国户外用品的行业集中度不高,龙头公司的市场份额并不大,而越来越多的海外户外品牌也将目光瞄准了中国。安踏收购的亚玛芬体育,旗下户外服饰品牌始祖鸟在中国卖爆了,并帮助其母公司在今年第二季度扭亏为盈。日本的户外品牌 Swallow、" 鹿牌 "、雪诺必克也纷纷前往中国 " 淘金 "……

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外品牌的进入,以及众多国产品牌的崛起,中国户外赛道或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起底 A 股户外三龙头

户外运动属于舶来品,20 世纪 80 年代初户外运动从欧美传入中国。2000 年左右,我国户外用品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最早吃到这波红利是三夫户外和探路者。

三夫户外成立于 1997 年,最初以构建线下线上零售 + 体验综合店、户外活动赛事组织等为主要业务。凭借着对国外户外运动品牌的代理,三夫户外在十年前甚至更早,成为国内运动市场颇具影响力的企业。巅峰时期,三夫户外代理过 400 多个品牌,其中包括了现在爆火的始祖鸟、北面以及亚玛芬旗下的多个品牌。2015 年底,三夫户外敲开资本市场大门,营收、净利润都在当时形成了不小的规模。

探路者,成立于 1999 年。彼时,海南、广西等地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大量淘金者开始逃离,盛发强、王静夫妇转战北京,推出探路者品牌,起初主打户外帐篷业务。随着后来引进奥索卡、日高等国外户外品牌,探路者将品类拓展到鞋服,并推出自己的自主品牌。2008 年,探路者成为奥运会唯一户外用品特需生产企业,并请来登珠峰的王石做品牌代言人,一时间探路者成了国产户外品牌的骄傲。2009 年,探路者成为登陆创业板,成为 " 户外用品第一股 "。巅峰时期,探路者拥有超过 1600 家线上门店。

相比之下,牧高笛创立的时间较晚。其创始人陆暾华之前依托华鑫集团的外贸业务,给迪卡侬、哥伦比亚等国际户外品牌做帐篷和睡袋的代加工服务。2003 年,感受到了户外用品领域 " 国产替代 " 的机会,又不甘于只做低毛利的代工业务,陆暾华在 2003 年拉上弟弟陆暾峰成立了自主品牌牧高笛 , 并以一款 " 冷山 " 帐篷打开中国市场。

然而,牧高笛这个 " 后起之秀 " 发展最猛。从 2024 年半年报来看,三夫户外营收 3.28 亿元,探路者营收 7.08 亿元,牧高笛营收 8.35 亿元。净利润方面,牧高笛与探路者差距不大,均远超三夫户外。

A 股户外三巨头的业绩分化,源于其战略的选择。上市后,探路者不断在多元化业务试探(先是在 2013 年开拓旅行服务和体育业务,后来又拓展至芯片业务),三夫户外依然扮演者渠道商角色时,牧高笛则早早从代工转向了自主品牌。

尤其是在轻户外露营场景的布局,让牧高笛快速爆发。2019 年,牧高笛的年收入还在 5 亿元附近,但到了 2022 年,牧高笛营收超过 14.35 亿元,同比增长 55.52%。2022 年牧高笛的净利润也首次突破亿元,扣非净利同比暴涨 125% 至 1.39 亿元。

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牧高笛的产品线覆盖到更为广泛和多元的户外场景,包括一些轻户外的露营场景。

牧高笛的自主品牌战略也获得重大突破。2022 年,牧高笛的营收结构出现根本性转变,原本收入占比更高的海外代工业务几乎被自主品牌业务超越,后者实现收入 7.05 亿元。

疫情三年,牧高笛品牌的产品策略完全围绕露营概念进行,迎合了当时粗放式增长的户外露营市场。但在后疫情时代,随着露营市场的退潮,牧高笛的业务也大受影响。

某行业分析师表示,疫情期间,露营的盛况更多可理解为居民在远途旅行难以实现下的 " 退而求其次 ",目前的热情很难变成一个长久的习惯。

另一个难以忽视的现实是,露营始终是一个高消费、低频次的娱乐项目,对消费者的财力与精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帐篷、桌椅、天幕等露营基础设备的更新换代周期较长,且价格昂贵,配齐全套装备的花费通常在万元上下。

同时,露营本身的玩法也相对复杂,除了挑选合适的地点,还需要搭建帐篷、准备食材等工作,一整套流程下来,往往需要数小时。即便是营地搭建完成,也不意味着他们就能完全享受到美好的露营生活,可能一阵大风就能卷走露营的闲适,这降低了上班族露营度假的期望值。

复购率低下严重影响到牧高笛等企业的业绩。2023 年,牧高笛露营及装备产品营收下降至个位数,仅同比增长了 6.38%,2022 这一数据为 62.62%。而其他相关配件产品的营收从 2022 的同比增长 101.03%,变成 2023 年同比暴跌超过 72%。

这一局面甚至延续到 2024 年。今年上半年,牧高笛营收 8.35 亿元,同比下降 2.95%;利润 7914.43 万元,同比下降 18.42%,营收净利双双下滑。

群雄逐鹿

当户外生活方式席卷而来,小众圈层突破大众圈层,户外场景也成为各大品牌们的争夺点。尤其是当户外场景的概念变得更丰富,轻量化户外、生活化户外也让更多服饰品牌参与进来。

比如,安踏收购了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通过自上而下的拓展产品价格带,从专业化户外用品逐渐踏入到大众化市场。

(来源:始祖鸟官网)

在未被安踏收购之前,始祖鸟高管声称:" 我们希望为最专业人群提供产品,如果目标是成为百年历史的品牌,那么进入潮流服饰世界是非常可怕的。" 毕竟,历经数十年辉煌的 " 宇宙第一潮牌 "Supreme,当时正陷入了业绩下滑的泥潭。

然而,被安踏收购后,凭借冬奥会等多种途径的推广,包括 TikTok 用户自发上传的 " 始祖鸟淋浴挑战 " 风潮,让始祖鸟在中国开启了 " 破圈 " 之旅。一时间,始祖鸟 " 一衣难求 ",品牌热度增长明显。

而牧高笛显然也洞察到这一趋势,它在 2023 年的财报中也提到," 户外品类的消费场景正逐步从专业户外活动向都市商务和休闲拓展 …… 随着户外服装的加速破圈,消费场景的边界会越来越模糊。"

因此,牧高笛在 2024 年做出全新的品牌定位:在强化品牌于户外领域专业性的同时,必须在露营之外找到业绩增长的第二曲线,其中功能性户外服饰是关键。但从今年上半年财报来看,尚未看到其对于牧高笛业绩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迪卡侬似乎是 " 反其道而行之 "。起初,与其他运动品牌相比,迪卡侬的优势在于相对低廉的价格,并且产品品类十分丰富:在一家迪卡侬门店里,消费者几乎可以找到所有类别的运动装备,大到露营帐篷、滑雪板,小到防晒喷雾、摇摇杯等等。

近年来,迪卡侬开始转向专业运动品牌,将旗下不同品牌的产品产品归为户外运动、水上运动、山地骑行运动等九大运动品类,并单独设立公路自行车、跑步、攀岩、狩猎四大专业品牌,其中不乏一些定价较高的高端品牌。另外,迪卡侬还与 2024 年巴黎奥运会和残奥会官方展开了合作,希望助力迪卡侬向高端化市场发展。

(来源:迪卡侬官网)

一些传统户外品牌比如探路者、骆驼等,则一直基于其专业户外品牌属性,强化产品技术优势和高端化定位。比如探路者还将载人航天、极地科考、高海拔攀登中采用的科技注入到日常户外服装装备当中,借科技研发来建设品牌护城河。骆驼则推出了全新品牌 " 喜马拉雅 ",旨在满足专业户外运动爱好者对高品质、高性能装备的需求。

此外,新玩家优衣库、蕉下、波司登、Lululemon 等,也在原本优势品类的基础上纷纷跨界,关注细分的轻户外消费场景,扩展品类线,推出速干衣、冲锋衣等产品,覆盖更多元的消费诉求。

在中国现有的户外消费场景下," 全天候(风雨冷暖都能穿)"" 全季节(一衣穿三到四季)" 的三合一冲锋衣似乎成为了一种 " 神器 ",因为它一方面能部分取代羽绒服城市保暖功能的需要,同时又具备户外防护功能,从而深受消费者青睐。这也成为跨界玩家切入户外市场,培养用户心智的关键。

刚刚拿下 B 轮数亿元融资的伯希和,也将冲锋衣作为主打,从初期赶上户外用品赛道爆发,叠加电商流量红利取得倍速增长,到当前重金投入专业线产品研发及全面布局线下渠道,伯希和创始人刘振表示:" 伯希和希望通过高性能、高价值的产品为户外爱好者带来优质的产品体验,让更多人来到户外、爱上户外,实现以生活方式品牌驱动生意增长的长期商业价值。"

一时间,海外与国内品牌竞起,新老品牌你追我赶,各种战略打法频出,让中国户外用品市场精彩纷呈。

小结

户外运动作为一种可选体育活动,其消费意愿与 GDP 发展水平有着密切联系。据业内专家相关测算,当人均 GDP 水平处于 5000 美元以下时,人们开展的户外运动仅限于郊游、徒步、垂钓及登山等基础大众类户外运动。当人均 GDP 达到 6000 美元时,跑步等开始兴起。当人均收入上升到 8000 美元时,骑行和滑雪逐步流行。当人均 GDP 超过 10000 美元时,划艇等水上户外运动开始受到青睐。这意味着,中国户外运动将处于上升期。

与此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体育总局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行动方案(2023 — 2025 年)》中提出,推动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 2025 年达到 3 万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于 2024 年 6 月印发的《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提出,打造一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引导和扩大体育休闲消费 …… 这一系列政策的推出,也将进一步激发中国户外用品消费新活力。

但值得关注的是,拥有巨大消费人口的中国,至今尚未诞生自己的始祖鸟、萨洛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第一,国内户外品牌不会讲 " 新故事 "。在业内人士看来,国内户外品牌技术和产品实力,已经能比肩国际大牌,但在营销上,缺乏长期的故事表达,消费者粘性较低。很多人购买始祖鸟、Lululemon,是圈层需求、社交需求,然后是运动需求。提供情绪价值,或许是户外品牌突围的关键。

第二,低端 VS 大众化,如何抉择?中国制造实力强悍,从睡袋到帐篷,从冲锋衣到防晒服," 中国制造 " 正日益成为全球户外运动爱好者的首选。但 " 中低端产品市场不稳定,经常出现周期性波动,好一年恶三年 ",一位业内人士坦言。

随着户外运动的普及,大众需求的上涨,原有消费圈层分化,消费渠道和零售环境更新,必然要求品牌具有洞察市场的能力。一旦品牌失去市场洞察,中低端品牌可能会被 " 白牌 " 商品严重冲击。

此外,户外品牌还要有自己的科技属性,以更好地服务户外消费群体。但实际上,目前国内的户外品牌在该方面均不突出。比如,营收最高,主打高端的牧高笛,在研发上的投入十分不足,尚未建立起自己的技术壁垒。2023 年,牧高笛投入的研发费用为 2789 万元,占营收的比例仅为 1.9%。

或许,随着中国户外消费的盛行,中国户外品牌更愿意在产品、营销、科技等方面投入,成为名副其实的户外用品巨头。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5499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