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钱BMS,急着赚新钱
百时美施贵宝终于有了新指望。
9月26日,BMS的精神分裂药物Kar-XT获FDA批准上市。这是数十年来*具有全新作用机制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华尔街的分析师给予很高的销售预期——2030年有望达到31亿美元,峰值可能超过 100 亿美元。
其实在Kar-XT之前,BMS诸多新药管线都放量不及预期,这次是否能接住破天的富贵取决于公司后续临床开发和商业化能力。不过,Kar-XT的上市很可能成为BMS走出低靡的拐点,BMS股价已经回升似乎也在印证这一趋势。
过去一年,BMS的日子并不太平。伴随着并购重组,BMS处处裁员:2024年裁减约2200个岗位,占总员工的6%,BD团队大换血。
在这一轮之前,BMS从未有过如此规模的裁员。BMS一度是MNC中相对安逸的。“在BMS能做到work life balance,不像一些MNC员工之间竞争关系那么紧张。”一位BMS美国前员工回忆。
松弛感都是钱给的。作为肿瘤免疫时代*摘到桃子的MNC,BMS同时拥有PD-1、CTLA-4以及LAG3三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其PD-1抑制剂Opdivo(纳武利尤单抗)更是保住了BMS十年富贵,2023年全球销售额超过100亿美元。
另外两个拳头产品Revlimid(来那度胺)、抗凝剂Eliquis(阿哌沙班)2023年销售额分别达到60.97亿美元、122.06亿美元。不过三款药物处于销量爬坡末期,专利悬崖危机近在眼前。
而新产品组合——贫血治疗药物Reblozyl、BMCA CAR-T药物Abecma、CD19 CAR-T药物Breyanzi、多发性硬化症药物Zeposia、心脏治疗药物Camzyos、Tyk2选择性抑制Sotyktu等都没成长为大药,推广时间比预期更长。
眼看着管线青黄不接,BMS的地位已经脱缰般下降,从2019年MNC市值排名第六,到2021年末跌落TOP10最后一名,2023年末排名13,在1000亿美元边缘上下徘徊。
BMS进入混沌的调整期,不断收购、引进又退货,至今还没找清楚在后IO时代到底去往哪个方向。
MNC是一两个大药成就的,面临的挑战也是相似的:当专利悬崖来临,如何缓冲甚至再爬上另一个高峰。BMS或许是其中情况最危急的。分析师Geoffrey Porges表示,到2030年,BMS可能会分别被仿制药蚕食掉2025年预估收入的47%,将是所有大药企中是最多的。
-01-
"老钱"的骄傲
两大PD-1抑制剂Keytruda(K药)和Opdivo(O药)的“K.O之争”曾是肿瘤免疫领域最激烈、持久的一战。O药和K药背后的BMS和默沙东的风格就像拼多多和天猫。
BMS的临床设计走的是精英路线,在单药治疗NSCLC患者的临床设计上,没有选择PD-L1高表达的人群,而是设置为所有的表达者,结果试验失败。第二次是在探索联合治疗方案时,BMS挑战O药和Y药双免疫组合,再次因挑战太大,输了进度。
BMS当时有CTLA-4,想主推联合疗法,就没有和传统的化疗方案combo。默沙东却这么做了,Keytruda+化疗是全球*获得美国FDA批准的肺癌一线免疫+化疗联合治疗方案。
最开始的定调影响至今,PD-1+ADC组合火起来之后,也是K药先O药一步。ADC药物其实是升级版的靶向化疗,K药有很多联合化疗的临床数据,想和K药做combo的研发药企更多。
在国内其实感受不到O药和K药的竞争,因为O药在国内的存在感不高。BMS在1982年进入中国市场,在MNC里算是最早一批,但没有像有些MNC在中国做研发中心,市场分量也不大。
“以前BMS的中国区负责人全都是美国人,后来加入中国高管主要负责商业化,但商业化部分的话语权在集团内部比较低。”一位业内人士透露。
即便O药和K药都没有进入医保目录,但在自费市场的主动性是不一样的。2020年O药和K药医保谈判失败后,K药很快更新援助方案,患者自费4个疗程花费14万,就可以获得2年的援助用药。而O药直到2023年11月才将胃、食管癌援助项目更新为2年14万。
O药在国内被K药和国产PD-1的挤压,市场份额只有个位数,K药保持在20%左右。
BMS的矜贵姿态能维持至今,在于O药兜底能力足够强。如果说BMS做对了什么,那就是BMS从小分子抑制剂向免疫疗法转型的时机早,找准了方向,2014年以24亿美元收购Medarex,将CTLA4抑制剂Yervoy、PD-1抑制剂Opdivo,以及Medarex的抗体开发平台都收入囊中。
“这可能是BMS历史上*的一个deal。”BMS现在生物药的管线基本都来自这次deal。不仅如此,其他利用Medarex抗体开发平台的药物每年交royalty给BMS。
BMS在IO领域的积累在MNC中数一数二。IO时代差不多结束。BMS接下来的方向还不太明确,而2014年那场划时代的收购很难重演。
-02-
失落的5年
BMS在2019年对新基的收购,很多人不看好。740亿美元,买来的管线基本后继无力。
来那度胺在2022年退出了“百亿美元俱乐部”,接棒者泊马度胺并没有延续其传奇,在2023年的全球销售额为34.41亿美元,同比略有下降。
至于最受重视的两个CAR-T,首先是Abecma(BMCA CAR-T)被传奇生物的Carvykti压制。强生BCMA 靶点的TCE 双抗Teclistamab也在挑衅,在治疗MM方面,Abecma的总缓解率(ORR:72%)略胜Teclistamab(ORR:63%),但在安全性上,Abecma的CRS(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发生率远高于Teclistamab。再加上双抗自带的成本优势,Abecma处境很是尴尬。
BMS也觉得Abecma没什么潜力了,9月24日表示专注于Abecma当前的适应症,停止开发用于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DMM)的临床试验。
来自新基的另一个CD19 CAR-T(Breyanzi)好一些,今年5月份新添第四个适应症,销售额也大涨,2023年 Breyanzi销售额3.64亿美元,同比大涨100%。
很戏剧性的一点是,收购新基后,由于反垄断法要求,BMS把新基的自免药物Otezla(阿普斯特)出售给安进。当时BMS有一个更好的治疗银屑病的Tyk2选择性抑制剂Sotyktu。
原本BMS以为Sotyktu能够弥补出售Otezla造成的损失。Sotyktu 确实在多个指标上都优于 Otezla,但Sotyktu 上市后几乎没有看到市场份额出现波动的迹象。Otezla保持在银屑病一线市场的*地位,销售收入到2023年或将超过30亿美元。Sotyktu在2022年上市后不尽如人意,2024H1总计销售额不足1亿美元。皮肤科医生表示,安全性和耐受性可能是Sotyktu不足之处。
BMS有诸多股东不看好收购新基的决定,但彼时BMS正处于*,收购新基之后BMS的市值一路上涨。
危机也从那时候潜藏,原本收购新基后应该配合业务整合、裁员等动作,但BMS因为疫情耽搁下来,对公司造成一定拖累。BMS对大型收购的消化能力让人担忧。
在新基之后,BMS后来继续高价收购了许多管线,比如2022年用41亿美元收购Turning Point得到的ROS1 TKI(Augtyro),2023年以48亿美元收购Mirati拿下的KARS G12C(Krazati)。这两款药销量比预想中的平淡,2024上半年Krazati和Augtyro销量分别为0.53亿美元和0.13亿美元。
BMS也退回了许多管线,包括IL-12肿瘤学候选管线DF6002、TIGIT/CD96双特异性抗体、CD3/BCMA双抗Alnuctamab、FRα ADC药物MORAb-202、CTLA-4抗体项目、SIRPα拮抗剂和 BET抑制剂等新药的开发。
折腾五年,归来还是O药、来那度胺Revlimid、抗凝药Eliquis三款老药坐镇。
-03-
从哪赚新钱?
老钱依旧是老钱,有Kar-XT支撑预期,BMS市值已经从低谷回升。
另一个可能在今年兑现的,是O药开发皮下注射剂型。其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PDUFA日期,由此前公布的2025年2月28日提前至2024年12月29日。
O药皮下注射剂型,添加了重组人透明质酸酶PH20(rHuPH20),能够促进高浓度、大剂量的药物在人体内被快速吸收。不仅是剂型的改变,也涉及到专利技术,能过延长O药的专利期。
没有人比BMS更深知自己的处境。
2023年BMS换帅,原首席商务官Christopher Boerner接替Caforio成为新任CEO,可以预见未来侧重点还在商业化。
商业化方面确实还是BMS短板,“在美国,公司规模和销售能力基本划等号,在MNC里BMS的商业化不算最强项。BMS销量*的抗凝剂Eliquis与辉瑞合作开发、销售的。”
在中国市场,BMS去年开始和再鼎医药绑定商务合作关系,把O药在中国十个省份的销售权、Kar-XT在大中华的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益都授权给再鼎医药。2024 年8 月再鼎完成中国区精神分裂症III期注册性桥接临床的所有患者入组,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精神病的III期临床也在开展中。
Boerner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是找到BMS的新定位。
BMS最新一批资产包括了超新星RayzeBio收购来的核药SSTR RDC,自免领域的IL13单抗,两款ADC药物:EGFRxHER3双抗ADC,Orum Therapeutics的CD33 ADC,以及小分子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Mavacamten。“从去年Boerner做的一系列收并购动作中,看不出清晰的战略方向,有点胡子眉毛一把抓,而且交易金额巨大。”
路是走出来的,只不过需要时间。至少从Kar-XT的布局来看,BMS决心不再重演O药的失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