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亿元化债!房地产健康发展税收政策不日推出,“国家队”下场收房提速
11月8日,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近年来力度最大的化债举措。具体为增加地方债务限额6万亿元,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为地方政府腾出空间更好发展经济、保障民生。
与此同时,从2024年开始,将连续5年每年从新增地方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业内认为,化债有助于减轻地方政府压力。针对房地产,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已按程序报批,将于近期推出。
10万亿元化债来了
根据相关安排,新增债务限额全部为专项债务限额,一次报批,分3年实施,2024年至2026年每年2万亿元。同时,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从2024年开始,我国将连续5年每年从新增地方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再加上此次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6万亿元债务限额,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
此次会议同样明确,2029年及以后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照原合同偿还。蓝佛安表示,在政策协同发力之后,2028年之前,地方需要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万亿元大幅下降至2.3万亿元,化债压力大大减轻。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此次政策意味着“发新债偿旧债”工作的启动,由于涉及6万亿元的规模,其较大程度上较原先的地方政府债务给予了置换。若没有此类财政政策支持,地方债务会到期和公开化,会持续引起债务问题的扩大。因此,6万亿元债务限额的增加有助于一些存量债务的置换和化解,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大举措。
“目前,各地一系列涉及政府公共投资的领域,都会强调‘不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而现在本身存量债务化解以后,关于公共投资的方向、力度等都会有较大的改观,增强政策的主动性、精准性。”严跃进分析认为。
房地产迎来利好
中泰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杨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此次化债指向增量政策启动,有利于降低地方政府的利息成本,减少利息支出,降低收支压力。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存量债务的化解与房地产有较大的联系。近两年,各地土地出让规模减小,导致地方政府卖地收入下降,同步导致地方政府偿债资金萎缩。严跃进认为,在化债之后,后续一些地方债的发行也会有更大的空间,预计闲置土地化解的专项债政策会加快推出,其有助于后续收储闲置房用地、房企未开工用地、房企未销售的现房项目等,这些都有助于加快推进以购代建等工作的开展。
此外关于房地产,蓝佛安还表示,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已按程序报批,近期即将推出。“专项债券支持回收闲置存量土地、新增土地储备,以及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方面,财政部正在配合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政策细则,推动加快落地。”蓝佛安说。
而央行最新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指出,着力推动房地产金融增量政策落地见效,引导金融机构强化金融保障,满足城乡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积极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国家队”收房加快
“国家队”下场收房是今年房地产市场的重点。近期,这项工作的进展有所提速。
11月7日,郑州发文表示,公开征集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项目,房源要求类别为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优质在建房源项目;项目区位交通便利、配套完善、具备一定设计水平、园林景观、物业服务等品质保证;单套建筑面积原则上控制在120平米以内,收购价格以同地段保障性住房重置价格为参考上限。
同日,广州发文表示,首笔收购存量住房用作安置房的专项借款资金已经落地广州,两家银行陆续向有关项目发放首期2.5亿元专项借款,用于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村民安置房。佛山也同样表示,在近期获得购买安置房的专项借款11.9亿元。
10月17日,住建部方面也曾提到,将通过货币化安置房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危房改造。中指研究院方面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若货币化安置100万套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以及收购存量房及闲置土地政策能够落实到位,将有助于加快改善市场供求关系,最终实现房地产“止跌回稳”的目标。
“10万亿元化债规模以及近期即将推出的房地产税收政策传达了中央‘稳地产’的决心。一方面,相关举措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居民购房成本、企业税费压力,另一方面,也有望加速各地收购存量土地等的工作进度。未来,若‘稳地产’政策加速落实到位,将有望明显修复市场预期。”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