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东北药茅”的真正危机,来了!

访客 2024-12-18 10:50:40 67598 抢沙发

自从2020年以来,关于“集采”的传闻,始终是萦绕在长春高新的投资者心头的一块心病。

“东北药茅”的真正危机,来了!

因为手握生长激素这个百亿大单品,长春高新一度被称为“东北药茅”。

但是也正是因为过于依赖这款大单品,每当有生长激素“纳入集采”的小道消息开始传播,二级市场就干脆地以跌停作为反馈。

长春高新近年来跌停数据

作为曾经市值数千亿的医药白马股,这个股价稳定性,确实差了一点,长春高新投资者这几年的持股体验,想必也不会太好。

但是事实上,“集采”根本不是生长激素这个品类需要担心的事情,因为这款产品的主要支付来源是患者的自费。

2021年5月21日,长春高新在投资者电话沟通会议上表示:

目前公司生长激素大概30%以下在公立医院销售,70%以上在其他合作医疗机构销售;对公立医院的依赖在减弱,预计未来在民营医疗机构销售占比会进一步提升。

A股另一家生产生长激素的上市公司安科生物的公开披露数据也表明:公司生长激素产品在公立医院内销售比例不到30%,生长激素不属于急需采购的产品,该类产品超过90%来自患者自费。

究其原因,目前生长激素产品的主要使用者,并不是对症的“矮小症患者”。

大量的自费买单,来自希望给孩子增高的焦虑型家长。

无论院内集采与否,这部分自费的增高需求并不会因此而有太大的变化。

所以,尽管集采的传闻时有耳闻,部分省市也确实对生长激素采取了一定的限价措施,但是长春高新近年的营收还是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但是,这并不是说长春高新的生长激素这款大单品就没有任何的潜在危机。

目前,国内拥有生长激素水针剂型产品的只有长春高新、安科生物、诺和诺德三家,而长春高新拥有国内唯一获批上市的长效生长激素产品。

这种产品的独占态势,是长春高新大赚特赚的原因之一。

2022年,长春高新的生长激素产品收入突破100亿,2023年更是达到了110亿。

但是,这种“一家独大”的局面,很可能在近期就将被打破,这可能是长春高新真正的危机。

2024年1月,A股上市药企 特宝生物 公告,公司在研产品怡培生长激素的注册上市许可申请,于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关于的《受理通知书》。

怡培生长激素注射液,是特宝生物自主研发的长效人生长激素,拟用于治疗内源性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所致的儿童生长障碍。

2024年3月,CDE官方网站消息显示, 维昇药业 长效生长激素——隆培促生长素的上市申请,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正式受理,用于治疗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

隆培促生长素是首个在美国及欧洲获批上市的长效生长激素(每周注射一次),用于治疗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

2024年9月5日,CDE官网显示, 诺和诺德 的帕西长效生长素注射液的新药上市申请获得受理。

该药于2020年获批用于治疗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2023年4月,FDA又批准其用于治疗2.5岁及以上儿童的生长激素缺乏症。

2024年12月, 天境生物与济川药业 联合宣布,伊坦长效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治疗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PGHD)的生物制品上市申请,已获NMPA受理。

伊坦长效重组人生长激素,是国内申报阶段和已上市产品中首款且唯一一款融合蛋白长效生长激素。

长春高新长期垄断的长效生长激素市场,终于出现了同类竞品,而且一来就是4家。

与此同时,长春高新的生长激素板块,也已经出现了增长停滞的现象。

2024年前三季度,长春高新承载生长激素业务的核心子公司金赛药业实现收入81.63亿元,同比增长仅0.55%,是多年来最差的增速之一。

对于消费属性极强的生长激素业务来说,在消费萎靡的当下,出现增长乏力也是正常现象。

但是如果一下子再增加4个竞争对手来分蛋糕,那对于长春高新来说,想要保持现有的营收体量,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从“一家独大”到“五王争霸”,相比于存在于传言中的“集采”,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危机的开始。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7598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