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终于出手,多家“俄罗斯商品馆”被立案
蓝底白字的店招、激情昂扬的俄语歌曲……2024年,各种“俄罗斯商品馆”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的开了起来。
数据显示,截至1月7日,国内现存俄罗斯商品相关企业3555家。2023年、2024年俄罗斯商品相关企业全年注册量分别同比增长43.21%、28.45%至696家、894家。截至1月7日,2025年仅7天已注册13家相关企业。
位于某商场一楼的俄罗斯商品馆
尤其是在一些人流量较大的商业街甚至景区,几百米就有好几家俄罗斯商品馆。值得一提的是,绝大多数“俄罗斯商品”相关的企业都注册于与俄罗斯邻近的东北地区,比如牡丹江市就超过了500家。
但随着消费者越来越“理智”,这种赚快钱的业态很快就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商品参差不齐、虚假宣传、商标模糊……终于,多地主管部门开始出手规范各种“俄罗斯商品馆”,其中,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就于2024年12月23日对辖区内的俄罗斯商品馆进行了两轮集中排查整治,共检查相关门店或展位47家,已立案6起。
而上海不是唯一对俄罗斯商品馆进行规范整治的地区。福建、山西、北京等地,先后就对“俄罗斯商品馆”进行了规范治理。
之所以被“重拳出击”,主要就是因为部分“俄罗斯商品馆”让人一言难尽。
虽然逐渐走红的俄罗斯商品馆主打“原装进口”,产品涵盖休闲、烘焙、乳制品甚至日化,其中食品饮料大类占比在8成以上。但不少俄罗斯博主进店的第一反应却是:“很多商品都是假的!俄罗斯根本没有。”
而像我们熟知的大列巴、肉肠等俄式风味的产品,也大多来自国内生产,并且,产地多数也位于东北地区。比如肉肠,按照店家的说法,有些熟食不能直接进口,所以是商家向俄罗斯企业购买的原料和配方,到中国加工。而许多烘焙产品则产自国内的福建等地。
除此之外,不少商品的标签并不规范,甚至模糊产地来误导消费者以为产品就是俄罗斯进口的。
对于近年来走红的俄罗斯商品馆,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就曾发朋友圈表示:“近年来,俄罗斯商品兴起,但越开越多的“俄罗斯商品馆”还是有一定的水分。这体现在,有的商品有“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还有的商品先出口再进口,在俄罗斯过一道关后又返回,就变成了“俄罗斯商品”。总体来看,这类门店要长久经营下去,最终还是要落到品质上。”
的确,从不少俄罗斯商品馆在售的商品,不管是产品还是风味,更是参差不齐。
相较各大量贩零食品牌“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定价逻辑,俄罗斯商品馆的产品主打一个“贵”:15元/袋的面包棒、19元/罐的格瓦斯、20元/袋的大列巴、49元/板的巧克力、49元/袋的威化饼、55元/根的俄式红肠……还有59元/罐的骆驼奶,但俄罗斯真的有骆驼吗?还有榴莲糖、咖啡这些热带地区属性明显的产品,也是俄罗斯商品馆的热卖产品。
更为关键的是,这些俄罗斯商品馆中产品,大多数都不好吃!并且是真的不好吃!绝大多数消费者对这些商品的评价出奇的一致:“齁贵、齁甜,智商税……”
尽管如此,俄罗斯商品馆依旧能“遍地开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真的能赚钱。
位于杭州武林路的一家“俄北熊”俄罗斯商品馆
目前,俄罗斯商品馆业态已经涌现出了不少品牌,比如俄北熊、俄比熊、俄贝熊、俄品汇等,且不少品牌走的是加盟模式。
其中,额比熊在全国就已经开出了上百家店,覆盖了四川、湖北、江苏、山东等地。据潮新闻报道,一位俄比熊的招商经理透露,一家80平方米左右的门店,一个月销售额能到20多万元,100多平方米的门店销售额至少30万元,“综合毛利率可以达到50%,快的话3个月就能回本,慢的话半年。”
另据中国商报报道,据一家俄罗斯商品馆品牌的招商人员介绍,加盟俄罗斯超市的风险小回报高,整体的利润率在40%—60%。供货价5、6元左右的巧克力,建议零售价可以卖到15元左右,利润可达一倍多。
相比之下,国内零食零售品牌的毛利率普遍在10%—30%,大多数品牌的毛利率在18%以下,单店回本周期要18个月左右。而有俄罗斯商品馆的招商人员表示:“我们现在的几十家门店当中,快的话三个月、慢的话五六个月就能回本。”
而今,随着各地对俄罗斯商品馆的整治力度加大,一些“打擦边球”的企业显然将无法继续生存,整个业态或将加速进入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
而对于该业态的未来发展,夏至良时咨询管理公司高级研究员、大消费行业分析师杨怀玉对整点消费(ID:ZDXFBA)表示:“随着市场上类似店铺的增多,品牌建设和差异化竞争变得尤为重要。俄罗斯商品馆可以通过打造自身品牌,突出商品的独特性和文化价值,形成与其他同类店铺的竞争优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