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中国巴西将会谈,涉大豆和牛肉

访客 2025-04-17 09:00:31 27497 抢沙发

本报特约记者 任 重

中国巴西将会谈,涉大豆和牛肉

美国对全球加征关税的背景下,中国和巴西正在加强农产品进出口方面的互动。据巴西新闻网站G1 15日报道,巴西本周将接待由中国农业农村部高层人员组成的代表团,双方将举行会谈。


中国和巴西本周将举行会谈,图为两国国旗(资料图)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巴西版报道称,此次访问正值巴西举办金砖国家农业工作组会议之际,该会议由巴西农业和畜牧业部协调。报道称,尽管会议议程尚未披露,但CNN巴西版了解到,特朗普的关税计划预计会在讨论中被提及。

对于中国、巴西农业部门之间的会谈,香港《南华早报》称,巴西政府官员透露,会谈将重点讨论巴西大豆和牛肉等农产品的出口,以及“如何解决美国关税留下的缺口”。此外,会谈还将讨论中国最新的农业发展规划,包括粮食安全、加强农业创新等。《南华早报》称,这些目标可能会影响中巴之间的长期贸易往来。巴西农业官员提议加强巴中在农业领域的专业知识交流,包括与中国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数字作物管理等领域进行联合研究。

报道称,巴西农业部门前中国关系顾问拉丽莎·瓦赫霍尔茨表示,这次会谈为巴西提供了一个机会,以强调其作为供应国的可靠性。她说:“随着中国和美国在关税问题上发生冲突,巴西需要重申其作为稳定伙伴的角色。这次会议是一个建立信任的机会。”

瓦赫霍尔茨提到,巴西的农产品储存基础设施尚不完善,而中国有能力填补这一缺口。路透社15日报道说,正在巴西建设桑托斯港最大码头的中粮国际当天表示,他们正在招募数十名员工。

据美媒报道,中国已经开始大规模采购巴西大豆。美国彭博社11日报道说,由于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中国暂停购买美国大豆。4月早些时候,中国进口商至少从巴西采购240万吨大豆,几乎相当于中国每月平均压榨量的1/3。透露上述消息的知情人士表示,此次中国进口商的采购规模异常庞大,且动作也异常迅速。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14日称,美国大豆协会主席、肯塔基州大豆种植户卡莱布·拉格当天表示,“最担心的是,我们可能会永久失去赖以生存的又一大块出口市场”。报道称,中国消费了美国出口大豆的一半以上,这场贸易战对美国大豆产业将造成沉重打击。

延伸阅读

中国转向巴西采购至少240万吨大豆,美大豆协会主席慌了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消息,中美之间的“关税战”可能首先对美国的农民造成沉重打击,后者恰恰是特朗普的重要票仓。在农业等特定领域,中国市场对美国十分重要。例如大豆正是中国从美国进口的最大宗商品。除此之外,美国的油籽和谷物等农产品也大量出口中国。

环球网援引巴西媒体的数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进口商日前从巴西采购了至少240万吨大豆,这一数量几乎是中国月平均输入量的1/3。 对此,美国大豆协会主席、肯塔基州农民迦勒·拉格兰表示:“如果这种情况长期持续下去,我们将会有相当数量的农民破产。”

中国不仅开启了进口多元化的布局,同时也提出了加强农业建设的自主规划。据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这份规划指出,要实施生物育种重大专项,选育高油高产大豆、耐盐碱作物等品种。

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

并采取其他措施确保粮食供应

人民日报客户端等援引彭博社消息称,本周中国企业从巴西购买了至少240万吨大豆,约为中国每月大豆平均压榨量的三分之一,抢购规模和速度都异乎寻常。

知情人士称,这些买家趁巴西大豆价格近期回落之际迅速下单采购。此前中国企业往往会选择购买美国大豆。

报道称,中国近年持续推动农产品进口多元化,巴西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但大豆仍是美国输华的头号农产品。此次中国企业大量采购巴西大豆让美国农民感到担忧,他们担心从此会失去中国这个“最大客户”。



图为巴西大豆(资料图)

巴西媒体认为,对于中国来说,减少对美国大豆的进口并非难事。毕竟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之中,中美就曾有过尖锐的贸易摩擦。巴西、阿根廷的大豆都可能成为美国大豆的替代品,巴西大豆更是在前述贸易摩擦期间就大量填补美国大豆退出中国市场后的空缺。

据环球网报道,除了增加从巴西的进口量之外,中国还在采取其他措施以确保粮食供应。中国正致力于扩大本国的粮食生产,强化了更多依靠国内生产的决心,并减少在动物饲料中使用豆粕。其中一项策略是在生猪、肉鸡和蛋鸡养殖中全面推广应用低蛋白质日粮饲料技术,有效减少豆粕用量,而不影响生产性能和肉类品质。低蛋白质日粮技术旨在使用诸如氨基酸之类的添加剂来减少豆粕用量,并降低氮排放。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

关税战长期持续,将导致不少农民破产

据美国大豆协会称,2018年的中美贸易战期间,美国农业部门的损失就达到了约270亿美元,其中71%左右与大豆有关。

据环球网援引美媒介绍,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内曾从美国农业部设立的一个基金中拿出了230亿美元作为补贴,希望能够弥补农民遭受的损失。但这反过来又造成了补贴发放公平性的问题,使得一些农民深感“被欺骗”。美国大豆协会主席迦勒·拉格兰对此表示:“我们身上还留着上次贸易战留下的伤疤。”

拉格兰在接受美媒采访时表示,保持进入中国市场至关重要,美国农民在2025年已经面临“潜在的重大损失”。他和其他农民“首当其冲承受”了农业税的负担,“我们不能成为牺牲的羔羊,为了其他人的利益而背负大部分的痛苦”。

拉格兰还表示:“如果这种情况长期持续下去,我们将会有相当数量的农民破产。”

数据显示:以2022年为例,当年美国农产品出口额为1974亿美元,支撑了美国全国125万个工作岗位。其中非农业部门获得了约77.39万个就业岗位,受益最大,另有47.72万个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就业岗位。


美国大豆产业被指将受到重创(资料图)

目前美国农产品的对华出口已经受到了来自关税的沉重压力。例如美国对华出口的大豆将面临总计135%的关税,其中包括中国方面于3月针对“芬太尼关税”所反制的10%关税,以及近期宣布的“125%反制关税”。这使得美国农产品在中国几乎完全失去了市场竞争力。美国大豆协会一直敦促特朗普政府与中国达成一项新的贸易协议,以避免长期的贸易战。

在美国生产大豆最多的十个州里,只有伊利诺伊州和明尼苏达州曾支持哈里斯,其余州都支持特朗普。美国共和党议员达林·拉胡德也公开表示,他的选民对此感到担忧:“当我和农民们交谈时,发现他们非常焦虑、压力很大,感到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因为当我们进入贸易战时,通常第一个棋子就是农业。”

责任编辑:戴丽丽_NN4994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7497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