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银行疯了,拼命地涨

访客 2025-04-25 09:00:14 23210 抢沙发

银行,整个板块在一片质疑声中又噌噌地往上突破了。

银行疯了,拼命地涨

说什么净息差收敛、营收放缓、利润减速等等这些大家都看得到的行业利空时,资本市场根本就不care,不关心。

结果就是,工商银行新高了、建设银行新高了,农业银行新高了,中国银行也新高了,还有很多很多银行也新高了。。。 。。。

甭管大A是否在多少点保卫战,甭管全球有没有贸易战啥的,也甭管整个经济有没有复苏,银行板块就是我行我素,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地走出慢牛行情。

其实,我们很早就讲过。

资本市场里,大家如果想要搞长期投资就必须和咱们的大家长站在一起,要理解大家长的战略意图。

两个方向吧。一个是金融市场不能出现系统性风险,另一个是科技市场要突破卡脖子。

解释一下逻辑。

先说第一个方向。

金融市场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大白话就是股市不要出现恐慌性的下跌。

据证券日报报道,高级别的会议上频繁地出现关键词“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稳住楼市股市”、“稳定股票市场也是稳增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稳定股市,有利于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等等。

概括一下就是,股市要稳。

事实上,内地股市的大权重往往都是金融板块,市值排名前10的企业里有5家都是银行企业。还有2家石油企业、1家白酒企业、1家通信企业,1家汽车企业。

股东背景来讲,就是9家国有企业,1家民营企业。

显然,股市要稳,国有企业义不容辞,银行企业首当其冲!这就是大战略,大家长会把资源尽可能地向这个方向倾斜!

数据来源:同花顺

举个“大家长支持银行发展”的例子好了。

2025年3月31日,财爸公告将发行5000亿元的特别国债,用来支持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这件事。

但是大家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居多,静下心去思考背后逻辑的并不多。

一方面银行现在遇到的净息差问题,通过核心一级资本可以有效地减轻部分压力。

比如,我现在给储户的利息是1.8%,忽略掉其它成本、其它业务等;那么,我拿到钱的成本就是1.8%。然后,我能够顺利地把这笔钱放给企业,贷款利率为3.3%。

不考虑其他的乱七八糟成本。

贷款利率减掉存款利率就是我的毛利润,即3.3%-1.8%=1.5%就近似是我的净息差,近似是我的毛利率。

净息差的红线是1.8%。现在低于红线,银行的压力自然大。

数据来源:财政部官网

怎么办?

常规的策略是,要么提高贷款利率,要么降低存款利率。但,这次大家长的策略“增加核心一级资本”则是非常规策略。

非常的巧妙。

因为,核心一级资本就当于是扩大了我的股本(注意是股权不是债权,换句话说于银行而言它相比储户的存款是没有资金成本的),而且按照8倍乘数效应进行计算,我可以撬动更多信贷增量。

就是说,于这笔钱而言。我给企业的贷款利率还是3.3%,但是我的成本是0,那么3.3%减去0,就是3.3%。

这样就缓解了我很大的压力。

营收、利润质量是不是就有了改善的预期?银行稳了,金融市场是不是就稳了?

答案是肯定的。

财爸给银行注资的另一细节,则是大家更少关注的,新闻也没咋报道的,但是却非常重要!

入股价格!

入股,肯定得有个入股价格吧?不然,就不科学了吧!财爸这次入股的价格也很给力,都是溢价入股。

财爸通过定增方式分别向四大行注资,以公告日的价格为参考。

中国银行计划定增1650亿元,发行价格为6.05元/股,相比4月1日收盘价5.52元/股,溢价9.6%。

建设银行计划定增1050亿元,发行价格为9.27元/股,相比4月1日收盘价8.67元/股,溢价6.9%。

交通银行计划定增1200亿元,发行价格为8.71元/股,相比4月1日收盘价7.41元/股,溢价17.5%。

邮储银行计划定增1300亿元,发行价格为6.32元/股,相比4月1日收盘价5.16元/股,溢价22.5%

这说明啥?

大家长投了真金白银,给中小股东抬轿子。

至此,这就差明牌了!

所以,大家要理解大家长的用心良苦,才能做时间的朋友。

接下来讲一讲,第二个大方向“科技要突破卡脖子”。

科技能否突破卡脖子,直接决定了谁先进入到下一个康波周期,决定了谁将重新分配整个全球产业链的微笑曲线。

所以,不管有没有贸易冲突这档子事,我们都会坚定不移地发展科技。

大家知道,科技需要更多的国际舞台,需要你面对整个世界,才能有更前沿的技术交流,而不是闭门造车。所以,我们看到Deepseek将整个代码开源,分享给整个世界科技的爱好者,以此壮大自己的生态。

大家知道,科技需要更广阔的全球市场,而不是盯着存量蛋糕进行内耗,才能不断地把产品推向世界,让世界认识中国。所以,我们看到比亚迪、小米、地平线等拼命地出海,在世界各地谈合作。

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国际市场,面向全世界!

幸运的是,我们有香港!

大家能看到,当下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都在香港上市、融资。

比如,据杭州网报道2025年2月14日,被誉为“杭州六小龙”之一的群核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此前,同为杭州知名企业的盘兴数智已于2025年1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比如,比亚迪、小米集团、宁德时代、美的集团等老牌科技企业也把再融资都放在了香港,而不是内地。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作为国际市场,价值投资氛围远高于投机氛围,就拿估值来讲。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成分股的平均市盈率(PE)约为20倍,处于近5年13%分位水平,这个位置长远来就是“黄金坑”。

数据来源:雪球网

最后,总结一下。

大家手里的时间玫瑰要想开花、要想灿烂,就要牢牢抱紧大家长的左右大腿。

一个是金融市场要稳住,内地银行市场就必须牢牢地挺住,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

另一个就是科技市场要突破,香港恒生科技企业就要不断地科技创新、持续地向外出海,树立起中国影响力。

方向对了,剩下的就是做时间的朋友。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3210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