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尔法“狩猎者”朱剑涛:用机器学习模型捕获量化投资的市场红利
和朱剑涛聊天,是个令人愉悦的过程。他的笑容很温暖,言辞很生动,态度又非常得专业。
十六年的量化投资研究,更加打磨了他严谨的个性。但凡有个数字不是很确定,他都会说,我们后续再确认下,再核对下,不愿意草草的放过每一个数据。
朱剑涛的简历显示,他曾在多家量化研究投资的知名机构工作过,他早年在华宝信托、海通证券从事量化研究,后来在东方证券任职金融工程首席分析师,组织研究工作和开发机器学习模型。接着他在知名量化私募进化论公司完成了从研究到投资的升级迭代。
一年前,他来到公募基金光大保德信,并于2024年5月起担任基金经理,将多年的投资研究积累形成了模型并应用于实践中。以他目前管理的光大诚鑫为例,定期报告显示,截至3月31日,该基金在过去6个月、1年、3年的表现都非常突出(下图)。①
他是如何做的呢?这背后又有什么特殊的门道?
01
“机器学习”,效力突出
“机器学习”这个概念和如今红火的大模型系出“同源”,均属于人工智能范畴。
差异在于前者已经广泛的运用在实际投资交易中,有精细的流程制定和控制,而后者目前更多是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有普遍、广泛的应用场景,在金融投资中的运用还在探索研发中。
早在2022年底,光大保德信基金就已将机器学习模型运用到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的管理中,效果也很显著。
根据银河证券数据,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该产品近两年在全市场增强规模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10%(13/154),近三年排名第9/212。
朱剑涛团队的机器学习模型有它独特的“演进轨迹”。这个机器模型的最初原型来自他2020年在东方证券带领的量化研究团队的研发成果。当时朱剑涛团队在传统多因子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深度神经网络因子模型,对新兴的大数据和传统指标进行深度信息挖掘,在多个领域拓展研究边界,推动模型升级迭代。后续,光保量化团队成员对初始模型进行了大量改进优化尝试,并引入了另类数据和自创的新模型架构,内部模型版本号已经更新到 3.0,并最终运用到实盘投资。
不论是光大保德信基金的中证500增强,还是今年成功募集发行的红利量化选股,以及正在发行的沪深300指数增强,基本上采用机器学习模型来做,是纯量化的模型。
02
统计出身、厚积薄发
朱剑涛本科在浙江大学取得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士后,又在复旦大学继续深造,获得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硕士。
工作后,他的主要经历都在卖方。在华宝信托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他先后在海通证券、东方证券度过了职业生涯中的十余年。
2015年加入东方证券是朱剑涛的一个事业转折点,他在东方出任量化首席分析师,数量金融创新实验室负责人,东证衍生品研究院副院长等职务。
更关键的是,在东方他主导了“因子选股系列研究”,由于报告详实,细节严谨,少纯数据挖掘,多为从投资逻辑、理论出发去做的一些研究,不少机构会采用他们的成果,定制化融入到自己的投资系统中。
2022年6月,他离职去了一家知名量化私募机构进化论资产,担任量化研究负责人。
一年多后,2023年8月底,他到光大保德信基金,担任量化投资总监,多年积累终于到了厚积薄发时。
03
去伪存真,迭代模型
朱剑涛的模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步步、一级级迭代出来的。
他提到,他个人的量化模型根据不同交易频率主要是三个环节:股票收益预测打分、风险控制和组合优化。
量化投资的研究投资流程中,最核心的部分是预测股票收益,也就是给股票评分,评分直接决定资产组合,也是一个投资模型的最常说“阿尔法”的部分。
辅助部分是风险模型,尤其做指数增强产品,需要控制组合与基准的风格偏离、行业偏离,以及保证跟踪误差相对较小。
此外还有组合优化,包括如何严格控制风险偏离,如何实现一些冲击成本的控制等等。实际上,这部分参数的设置对组合收益的影响也很直接。
朱剑涛介绍,在这几方面,光大保德信基金的模型都有一些特长。
首先,在股票打分这一部分。模型最大的特点是数据源更广,敢于尝试应用新兴的另类数据。
但同时这又是有很高应用门槛的环节。他测试过几十种另类数据,一些另类数据逻辑很好,但无法形成一个稳定的信号,另外还有一类数据有用,但是没有增量补充。
测试了几十种另类数据之后,他总结,分析研报的文本,以及产业链的上下游结构的网络数据,这两类数据作用比较明显,并且有明显增量。
文本分析的增量,主要是对于乐观情绪的识别,相当于一个比较偏成长的指标。与利润增长率结合作为一个综合因子,表现更好。
产业链的数据,主要指的是同行业、上下游企业的关联数据。一只股票未来涨不涨,不仅要看它过去的一个涨跌幅,也可能看同类的公司或者相关的公司的涨跌幅。他们会通过产业链的方式,把上游下游相关公司标注出来并进行分析,最终通过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工具,发掘股票之间的联动关系。
04
每月调整、精细运作
在因子优化方面,朱剑涛也做的很细致。除了人工构建的选股因子选股指标之外,他们还做了一套机器学习的模型来挖掘因子。机器模型每年挖一次因子,大概会有600个左右,和人工的因子合在一起,再做动态的加权。
每个月,他会根据过去一年里因子的表现强弱做加权。表现好的因子权重提高,表现差因子权重调低。相当于是自适应市场风格变化做跟随调整。很多纯机器学习模型产品的风格暴露相对固定,但是通过这种动态调整,风格暴露会跟随市场调整。他们的历史实盘和历史回溯数据显示,虽然这种动态调整跟市场变化相比还是会有所滞后,但整体而言仍然能够跟上市场节奏。
第三部分是自研的风险模型。他介绍,自己团队开发的模型跟海外引入的商业风险模型比,有两个A股特有的风险因子,一个是国企属性因子,另外一个是信息确定性因子,对个股波动风险的解释力度更高,市场大幅波动时,对波动率的预测和跟踪效果更好。
05
极端行情应对
但他也表示,量化模型不是没有“禁区”的,考验特别大的就是如何应对极端行情的考验。
而且,因为极端行情历史上很少出现,关联数据的匮乏是个大问题。
所以对于极端行情,多多少少都会带有主观性的应对。他们的选择是,不轻易去做一些很大幅的调整,尤其是指增产品。
比如2024年924行情里,市场上一些高贝塔、波动大、估值高的股票受到热捧,这与量化模型选的股票特征部分相左,所以量化这块受伤会比较严重。
但是,底层打造的股票打分模型不能立马更换,最核心的模型需要经历大量的研发、模拟回测和样本外检验,不宜主观拍板。因此,他的选择是,对模型的风险敞口进行调整,让组合的贝塔与基准指数的贝塔不要产生太大偏移,降低 beta 风险对组合收益的冲击损害。这种风险敞口的适度调整保证了量化模型的灵活性,同时又不会大幅偏离模型本身。
06
大模型还属“将来时”
今年以来尤其火热的大模型,对于量化会有什么影响呢?
朱剑涛表示,很多公司都部署了DeepSeek,但可能还没到能够直接产生投资建议、投资信号和产生收益的层面。
证券市场是一个低信噪比市场,投资用的模型不是越复杂、越大越好,那可能会放大市场噪音,降低稳定性,需要通过一定的定量手段在模型复杂度与表达能力之间做权衡。
只能说从目前的市场一些实践来看,这种大模型在投资里面确实有一些人在尝试,但还没形成主流。目前来说还没有把海量算力转化成很明显的超额收益。
目前对投资来说,大模型还没有直接形成“战斗力”,作用更多是提升投研效率。
比如研究员看报告、写因子、测因子,这个过程可以高效地自动化,大幅提高效率。本来测试一个因子,可能一个研究员要花一周的时间,但现在可能就只需要一天不到的时间。
07
低波市场有利于量化策略做超额
朱剑涛认为,目前市场情绪相对一季度走低,但是国内有一些稳增长、促内需的策略,所以整体来说机会和风险都是并存的。
他预期,二三四季度整体来说,可能会偏价值,重现极端快速的成长风格的概率不大,而且波动率或将维持相对比较中低位的水平,有利于量化去做超额收益。
所以如果在沪深300整体维持低波的基础上,用量化来做超额,环境是比较适合的。
朱剑涛表示,在当前时点发行300指增也考虑到了市场的风格。沪深300指数从市值层面、从机构配置偏好,都是A股的中流砥柱。
包括基金年报显示,汇金公司对于沪深300ETF的持有力度非常大。
在目前市场环境里,沪深300是一个风格均衡、波动相对较小的指数,再通过量化方式来做增强,就是一个攻守兼备的选择,比较适合不确定性比较强的环境。
此外,随着国企的提升分红,会让沪深300指数可能更具红利的特征。如果能够实现,险资配置的需求会更高一点,资金面上可能会更多一个来源。
数据来源:
①基金经理任职期间未完全覆盖基金业绩的评价区间,朱剑涛自2024年10月26日起担任光大诚鑫基金经理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进行投资前敬请投资者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光大中证500指增、光大沪深300指数增强的产品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适合风险等级为C3(平衡型)及以上的投资者。敬请投资者关注产品的风险等级与自身风险评级进行独立决策。本材料不构成任何法律文件或是投资建议或推荐。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上述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募集规模上限为30亿元人民币(不包括募集期利息)。基金管理人可对募集期的销售规模进行控制,具体规模控制的方案详见届时相关公告(如有)。上述基金的过往业绩、净值高低、获奖情况及相关行业排名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上述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本基金为指数基金,投资者投资于本基金面临跟踪误差控制未达约定目标、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成份股停牌等潜在风险。本基金为指数增强基金,由于量化增强策略的表现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存在投资结果落后于业绩比较基准的风险。基金的投资范围包括港股,会面临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基金资产并非必然投资于港股。本产品由光大保德信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投资、兑付及风险管理责任。
朱剑涛先生,200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得理学硕士。2008年7月至2010年8月在华宝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任职量化研究助理;2010年9月至2015年3月在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任职金融工程高级分析师;2015年4月至2022年5月在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任职金融工程首席分析师;2022年6月至2023年8月在海南进化论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职量化研究负责人;2023年8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权益管理总部量化投资团队副团队长(主持工作),2024年5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证券投资基金、光大保德信一带一路战略主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4年10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风格轮动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光大保德信诚鑫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光大保德信多策略智选18个月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光大保德信中证50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2025年3月至今担任光大保德信红利量化选股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拟任光大保德信沪深30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注意投资风险,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