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涉及美国盟友,他给出罕见说法
近日,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在涉及中美竞争的议题上,请多名美国学者围绕盟友到底是美国与中国竞争的“助力”还是“累赘”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
其中,来自美国智库卡托研究所的外交政策专家道格·班多(Doug Bandow)给出了一个相当不同且罕见的说法。
与其他学者认为盟友能成为美国“助力”的观点不同,班多认为盟友并不一定是美国的助力,反而有可能会在美国与中国竞争时,成为美国在利益和安全上的“累赘”乃至“陷阱”。
议题:盟友到底是美国与中国竞争的“助力”还是“累赘”
他给出的理由大致可以概括3点:
1、美国的盟友也都有自己的利益,包括与中国之间的利益,不一定真的会在美国与中国有冲突时帮助美国,那么这种情况下,盟友只会给美国带来一种安全的“幻象”。
2、结盟意味着美国也要承担对盟友的保护义务,但美国不少盟友本身是有力量自我防卫的,完全不需要依赖美国。而且,一些国家想要的保护,也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比如,美国与日本和菲律宾虽然是盟友并有保护两国的义务,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要因为钓鱼岛或是南海的某一岛礁而与中国爆发冲突。而在朝鲜半岛,在韩国已经有能力自我防卫的情况下,美国就没有必要再在韩国驻军,因为那反而会令美国陷入冲突的风险中。
3、尽管美国目前仍然是全球最强的国家,但美国在全球的力量正在衰退。美国有高达2万亿美元的财政赤字,每年还要偿还超过1万亿美元的美债利息,这都意味着美国保护盟友的能力在未来只会减少——甚至是大幅减少。同时,世界的格局也在改变,不少新兴国家的崛起令美国胁迫他国的能力在减弱、成本在增加。
美国智库专家道格·班多简介
班多由此认为,美国与盟友打交道还是应该集中在有切实共同利益的领域,但不要轻易介入军事层面的冲突——尤其是当这种介入反而会直接威胁到美国自己的核心利益时。
他还认为,把美国从保护盟友的麻烦事中抽离出来,反而能鼓励这些盟友更好地保护自己。
延伸阅读:
中美会谈刚出成果 特朗普炮轰欧盟:几乎没买1辆美汽车
中美经贸会谈刚出成果,美国总统特朗普忙不迭把炮口转向欧盟。在当地时间5月12日的白宫记者会上,特朗普猛批欧盟存在不公平贸易行为,包括对进口美国汽车设置壁垒等。他同时预测,欧盟会在贸易问题上向美国“做出重大让步”,因为美国“掌握着所有的牌”。
据美联社(AP)报道,特朗普在记者会上提到欧盟时说,美欧长期存在的汽车贸易不平衡和限制性政策削弱了美国工业。
“他们(欧盟)对待我们非常不公平。他们卖给我们1300万辆汽车,而我们几乎连一辆都没卖给他们;他们向我们倾销农产品,我们几乎无法出口。”说到这,特朗普还指责欧盟一直在“起诉我们所有的公司……苹果、谷歌和Meta”。
特朗普炮轰欧盟 资料图
不过,特朗普预测,欧盟会“做出重大让步”,因为美国“掌握着所有的牌”。
特朗普还表示,美国人不得不为处方药支付过高价格,欧盟至少要为此承担部分责任。
他称,欧盟一直在不公平地对制药公司施加“残酷”压力,以压低欧洲的药品价格,同时拒绝合理分担企业研发等相关成本。
特朗普誓言美国现在准备“扭转”这种局面,“欧洲将不得不付出更多……而美国将付出更少”。
4月初,特朗普政府宣布对所有欧盟商品加征20%的“对等关税”,美国还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汽车和钢铝征收25%的关税。尽管特朗普后来宣布对大多数国家暂缓加征“对等关税”,但10%的基准关税和上述25%的关税在达成协议之前仍然有效。
尽管欧盟多次尝试与特朗普政府谈判以取消对欧洲商品征收的关税,但尚未取得突破。
美国“政客”新闻网称,特朗普的言论与他上周对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温和言辞形成了显著对比。上周他一度称赞冯德莱恩 “非常出色”,并说他希望两人能尽快会面。
尽管特朗普已经会见了许多欧洲领导人,但冯德莱恩尚未确定她与特朗普的会面。冯德莱恩上周表示,只有在有“具体的”贸易方案可供谈判时,她才会与特朗普见面。
欧盟方面上周提出了一系列潜在的让步措施,包括放宽数字监管以及共同努力遏制所谓中国“产能过剩”。欧盟同时威胁,如果谈判停滞,将对价值100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征收关税。
欧盟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5月6日表示,在美国对药品、半导体、关键矿产和其他产品进行贸易调查后,美国关税可能覆盖欧盟对美出口总额的97%。他强调,这样的关税政策是不可接受的,如果美欧谈判失败,欧盟将采取报复措施。
特朗普的鹰派贸易顾问纳瓦罗谴责这项反击措施极具挑衅。
美国《纽约时报》早前称,欧洲央行的一项新研究显示,随着特朗普挑起“关税战”,欧洲消费者已开始避免购买美国产品和服务,“美国对欧洲产品新征收的贸易关税,导致欧洲消费者谨慎对待购物车里的商品,消费者非常愿意主动远离美国的产品和服务。”
就在特朗普发表上述言论数小时前,中美经贸会谈取得成果,远超市场预期。
5月10日至11日,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双方同意在90天内降低关税,将税率下调115%。这一消息迅速引起国际社会和市场的高度关注,外界普遍认为,这是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在解决贸易争端过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
责任编辑:胡淑丽_MN7479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