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哪些跨国药企在加注中国市场?

访客 2024-03-25 12:15:53 6625 抢沙发

2023年,疫苗巨头们在中国市场的“撤退”令人猝不及防。

哪些跨国药企在加注中国市场?

去年10月,葛兰素史克将带状疱疹疫苗的中国权益交给了智飞生物;11月,辉瑞也将13价肺炎疫苗的中国权益交到了北京科园手中。

这样的举动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在市场看来,这不仅涉及商业利益,更可能映射出了国际格局的变化和跨国大药企战略的调整。

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背景下,美国制药公司似乎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和支持显得相对保守。因此,这些动作难免让人多重解读。

但目前而言,跨国大药企在华一系列的转变,可能更多只是基于商业层面的考量。当中国本土力量的显著增强,跨国药企不得不重新审视它们的布局和策略。

从跨国药企的近期的一系列动作来看,中国市场仍是他们的焦点。今年以来,阿斯利康在青岛、苏州的项目相继开工,总投资超过10亿美元。

在3月初的研发日活动上,诺和诺德明确表示,中国区域未来的收入占比将会大幅提高。

日前,礼来首席执行官David Ricks在与国内高层的会晤中,也明确表示:愿意增加在中国的投资并加强研发合作,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市场。

看起来,到目前为止,医药市场还是相对“纯粹”。

/ 01/

持续加大投资

目前看,用实际行动加注中国市场的跨国大药企,并不少。

例如,诺和诺德便是对中国市场抱有极高期待的药企。在3月初的研发日中,诺和诺德有一个专门的“Region China”章节。

根据数据,中国区域的销售贡献占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IO) 业务的11%~12%。虽然2022年开始,受带量采购的影响中国销售贡献有所下滑,但未来中国收入比重将会提升。

诺和诺德预计,到2030年中国区占比达到17%。至于增量来自哪里,相信并不难寻找答案:GLP-1。公司透露,司美格鲁肽肥胖适应症品牌Wegovy将于今年获批在国内上市。

为此,诺和诺德加大了在中国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力度。2023年*季度,诺和诺德在天津投资11.8亿人民币启动成品车间扩建项目,引进预填充注射笔生产线。而在2024年3月19日,诺和诺德再一次宣布,在天津投资约40亿人民币用于无菌制剂扩建项目。

加大在华投资力度的,不仅是诺和诺德,还包括阿斯利康。今年2月份,阿斯利康对中国区业务进行了升级,宣布上海成为其第五大全球战略中心。这意味着,这家对中国市场最为了解的MNC,再次深化其在华布局。

与战略升级紧随而至的,是持续的固定资产投资。3月1日,阿斯利康宣布,将在无锡高新区投资4.75亿美元新建小分子药物工厂,预计未来在国内上市的阿斯利康特定小分子药物将在无锡新工厂实现从制剂到包装的生产,并供应国内外市场。

而在日期临近的2月末,位于青岛高新区的阿斯利康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项目进入全面施工阶段,该项目总投资7亿美元,产品主要包括呼吸类疾病治疗药物。

3月24日,阿斯利康CEO苏博科对此表示,推动这两项投资的核心原因,是他对该公司在中国的长期发展信心满满。

另外,去年,辉瑞还与中国健康研究中心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以支持公共卫生研究和改善农村人口的健康。只是,目前为止还没有宣布具体投资。

/ 02/

淘金也是一种选项

除了直接发展,“淘金”中国分子,也是MNC的一种选项。

去年以来,包括阿斯利康、默沙东、BioNTech、礼来在内的大药企,先后与国内药企达成合作,斥巨资引进管线。

典型如阿斯利康,过去一年其已经与国内多家创新药企建立合作关系,引进了部分药企的早期管线,如其与诚益生物就GLP-1药物ECC5004达成20.1亿美元的合作。

不仅是阿斯利康,葛兰素史克首席商务官同样Luke Miels认为,中国创新药市场是一个很好的狩猎场。GSK也是在用行动,去证明这一点。

去年10月份,葛兰素史克就宣布,以最高15.7亿美元的价格,引进了翰森制药的B7-H4 ADC药物。

虽然部分药企还未完成引进动作,但对中国分子虎视眈眈。

去年10月,辉瑞首席执行官Albert Bourla表示,新冠之后肿瘤会成为辉瑞下一个希望攻克的重点领域,而他认为中国的科学实力能够成为帮助全球患者的新创新源泉。

潜台词是,辉瑞将会利用“中国科学”作为新药的来源。虽然引进还没有发生,但辉瑞新任肿瘤学主管在对媒体表示,目前在寻求ADC药物的交易,包括来自中国的ADC药物。

或许,接下来辉瑞在“淘金”中国分子方面,会有后续动作。

/ 03/

难以割舍的市场

MNC做出的种种决定,并不难理解。时至今日,中国医药行业,早已成为巨头难以割舍的市场。

虽然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国内创新药企玩家都把出海作为共同的目标。仿佛只有到海外去,到药物不限价、没有医保谈判的美国市场去,国内创新药企才有未来。

但实际上,中国医药市场天花板并不低。这一点,通过巨头们的财报中,就能窥探一番。2023年,默沙东中国区域收入达到68亿美元,占其全球业务比重接近13%。

就目前来看,默沙东中国区业务收入并未触及天花板。其收入主要来自九价HPV疫苗。过去因为产能、接种年龄等因素限制,国内女性九价HPV疫苗的潜能并未充分释放;另外,男性适应症还有待开垦。

在这一背景下,默沙东必然不会轻易放弃中国市场。这也是其他跨国大药企重视中国市场的核心原因。

而回到”淘金“角度。近几年国内创新药企发展迅猛,创新质量正在不断提升。不仅license out数量一年比一年多,被挑中的管线质量也整体上了一个台阶,一些管线都有着竞争全球FIC/BIC的潜力。

对于大部分国内药企来说,眼下还不具备自主出海的实力。因此,对外授权可以说是阶段性的无奈之举。

在葛兰素史克看来,国内之所以是一个很好的分子狩猎场,原因就在于,这里虽然有着极大的工程师红利,能够诞生竞争力的分子,但中国公司通常只要国内权利。

很显然,不管是出于中国本土市场的掘金需求,还是全球化发展的管线补强需求,中国市场都是跨国大药企难以回避的一个问题。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6625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