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季卫东:不平衡里的智慧

访客 2024-03-26 21:06:57 71935 抢沙发

完美平衡的世界,人人向往,但却孕育着巨大的风险;因为所有的顶峰,往往是下跌的开始。失去平衡的世界,多数人避之犹恐不及,但正因为恐慌,许多资产会被错误定价,从而诞生出大量的机会。

季卫东:不平衡里的智慧

1 不对称的风险与机会

“内卷”是供需的不对称,失恋是情感的不对称,而投资得益于价值和价格的不对称;不对称既带来了风险,也创造了机会。

在投资的世界里,不对称的时间是大多数,对称的时间是极少数。 在完美对称的世界里,价值和价格完全趋同,资产很少会被低估; 而不对称的时候,无论因为信息不透明、风险加剧还是情绪波动,资产折扣会越大,安全边际也越丰厚。

投资是在认知不平衡中寻找机会,创业是在供需不平衡中满足需求。知名投资人霍华德.马克斯(Howard Marks)29年前创立了橡树资本(Oaktree Capital),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不良资产投资机构;他创业的初衷,是因为相对于股票和债券市场,不良资产市场效率极低,竞争极少,信息差极大,这些不平衡造就了极为可观的差价和财富创造的机会。

投资有四个要素 -- 智慧、资金、时间和性情(temperament),而股神巴菲特在智慧的深度、资金的厚度、时间的长度和性情的稳定度上,都拥有不对称的优势。投资是知识货币化的过程,而巴菲特被芒格称为"学习机器"(learning machine),广泛的阅读和丰富的知识使他成为一部"行走的图书",其智慧和洞见常令人惊叹。巴菲特常年居住在三线小城奥马哈,从而屏蔽了华尔街的各种噪音和无效社交,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独立、自由的空间;而在一个从众的大环境里,能拥有独立思考(independent thinking)的小环境是一个巨大的优势,也是一种资源的不对称。在投资的世界里,往往先有心智份额,才会有市场份额;先有独立思考,才会有超额回报。

在资金端,巴菲特利用保险金来投资,资金成本远低于同行;并且资金周期极长,远超一般的基金,从而使巴菲特和芒格安心穿越了一个又一个周期,不必为市场的短期波动忧虑惊恐,可以人弃我取,享受时间产生的复利效应 -- 股神持有可口可乐股票30多年,他之所以有如此定力,源于他拥有超长期的资金加超长期的思维。与之相反,近两三年来,中国风投行业面临"三难"局面 -- 融资难、投资难、退出难,不少从业人员(甚至包括一些大佬)纷纷转行,从他们熟悉的领域投向硬科技(如芯片产业)、生命科技;这些行业的知识不对称十分明显,认知壁垒非常高,初入者短期也许能追逐到一些热点,但长期很容易交付大量的"智商税"。

在资本市场里,不仅风险不对称,回报也往往是不对称的-- 例如自1928年开始,美国的标普500股票指数(S&P 500 index)平均每年回报约6%;迄今为止,产生的总回报达到270倍。但是,如果你错过其中表现最好的30个交易日,你的年回报会几乎腰斩至3.1%,总回报也会缩水到仅18倍;换句话说,每三年中,只要不幸错过了股市表现最好的那一天,长期总回报就会跌去惊人的90%! 由此可见,想要获得不对称的回报,需要有不对称的耐心 -- 如同巴菲特倡导的那样,长期持有是价值投资的核心,只有坚持,你才有机会成为不对称回报的受益者;而试图择时交易(time the market),短线进出,则往往会让人成为不对称的牺牲品。

投资是个计算概率的过程,价值投资的要诀,就是在风险回报比极其不对称的情况下,下重注 all in,知名的凯利公式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理性的情况下,风险会被相对合理地定价,风险和回报基本处于平衡态,然而当人在极度情绪化的时候,往往会失去理性而过度反应(overshoot), 高估风险而低估资产的价格-- 比如在恐慌和贪婪这情绪的两端,都容易对风险和资产错误定价。巴菲特的名言"别人恐慌我贪婪",其本质是情绪的不对称,造成价值和价格的严重脱钩,带来价值投资的机会;索罗斯的反射理论(Theory of Reflexivity),其本质是情绪的套利,强调的是资本市场在失衡的情况下,资产价格会受到情绪的反射影响,价格影响情绪,情绪反过来影响价格。极度的压力,会带来情绪的极度不平衡,严重扭曲资产的价格 -- 但对价值投资者而言,这恰恰是安全边际的来源。

投机(speculation)是通过发现不对称来获利 -- 其中,风险套利(risk arbitrage)就是押注资产信息、定价和交易时间的不对称,比如罗斯查德家族由于提前掌握了滑铁卢战役的信息,领先市场下注,获得了暴利; 高频交易是通过微小的不对称(如买卖的差价,bid-ask spread),加大杠杆,获取收益;所谓结构性产品(structured products),常为发行方带来丰厚利润,其根源在于信息不对称,使买卖双方对风险和对冲的定价有很大差异。

有趣的是,投机始于不平衡(无论是定价还是信息),但终于平衡;一旦趋于平衡,投机的机会就会自然消失。因此投机的本质需要不停地追逐机会,不断下注,也许能收获利益,但也一定会付出幸福感的代价-- 索罗斯在创业最初的十年里,因为过度忙碌而无暇顾及生活,甚至付出了婚姻的代价,这也是另外一种不平衡。

投资是在概率对自己有利的情况下,敢于下重注;而赌博就是在概率对自己不利的情况下,心怀侥幸奢望暴利,这纯粹是情绪驱动、而不是理智驱动,亏损乃至破产的结局,往往在下注那一刻,就已经注定。

如果你是中介,比如券商,供需信息越不对称,对你越有利 -- 无论是结构性产品、还是新兴市场投资,产品越复杂、讯息越少,买卖双方支付的溢价越高,你居间套利的空间可能越大。反之,去中间化,就是要解决资源和信息的不对称,许多互联网平台 -- 比如阿里巴巴和谷歌,解决的就是这一难题。如果你是买家,掌握的信息越对称、越多,就越有优势;而"撸羊毛"、"割韭菜"讲的都是投机者因为信息不对称、知识不对称而被收取了昂贵的智商税。

2 周期的失衡与修复

对投资者而言,周期判断如同天气预测,很难精确而又保持稳定,只可能是方向性的、模糊的、非定量的;如同中医要讲究平衡,只要市场或经济有极度的不平衡,就会像阴阳失衡的身体,迟早会引爆危机。

多数周期的形成,是因为供需不平衡 -- 资金供应过多会产生泡沫,过少则引发熊市,带来金融危机(financial crisis),比如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裂和2008年的次贷危机;而经济危机(economic crisis)多来自产能过剩、或需求减弱,日本"失去的三十年"就是个范例。

周期有自我修复能力 -- 牛市里到处洋溢着乐观的气氛,热钱不断涌入,新的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加剧了竞争,无论招人、广告获客、还是投资,浪费随处可见,大家会对价格不敏感,成本不断增高,投资回报率(return on invested capital)进一步降低,促使不平衡加剧,直至泡沫破裂。与之相反,熊市里往往会诞生伟大的企业 -- 因为在这一阶段资金变得稀缺,竞争减少,没有优势和差异化的产品会被淘汰,行业领袖因此会扩大市场份额;并且企业对成本更为看重,扩张更为理性,因而会进一步提高投资回报率,使风险和回报的不平衡得以修复。

对投资者而言,周期判断如同天气预测,很难精确而又保持稳定,只可能是方向性的、模糊的、非定量的;如同中医要讲究平衡,只要市场或经济有极度的不平衡,就会像阴阳失衡的身体,迟早会引爆危机。

多数人在面对竞争和情感时,会失去平衡,变得不理性、价格不敏感,容易错误定价 -- 拍卖中,买家迫于竞争,常会付出溢价,换来赢家的咒诅(winner's curse);投资中被疯抢的项目,需要极贵的成本;恋爱中花大力气追到的女孩,也往往代价高昂,甚至成为男士们的一生之痛;有些人童年不幸,爱的情感严重缺乏,需要用一生、甚至极端的行为来加倍补偿,这些都是人生的不平衡。

几乎每个人都有对情感的渴望,又有战胜竞争的冲动;这两股强大的力量,如同黑洞一样,在激励人奋进的同时,也可能让人跌入失衡的陷阱 -- 以至于在恋爱中丧失理智,在竞争中不惜代价。

失去了平衡的心智,犹如汽车导航发生了故障,小到个人情感,大到投资、经营甚至政治经济,都会遭受重大的冲击;正因为心态的失衡,才会有关云长败走麦城,恒大的两万多亿巨债冲击整个金融体系。不夸张地说,最大的风险要素源于心态的失衡,最大的"安全边际"则来自于自我管理;前者是一切风险之母,后者则是穿越所有动荡的方舟。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1935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