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新能源汽车领域群雄并起,谁能在2024年成为“弄潮儿”?

访客 2024-04-02 18:25:55 85399 抢沙发

新能源汽车领域群雄并起,谁能在2024年成为“弄潮儿”?

图片来源:小米官网

2024 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势头依旧保持强劲,小米 SU7 已揭开面纱,理想 MEGA 出生即陷舆情风波,特斯拉、比亚迪等多家车企继续在价格上 " 内卷 ",华为、魅族等手机厂商也积极地进军汽车行业。

随着理想 MEGA 问世,新能源 MPV 受到广泛关注,作为 " 小众市场 ",其能否为新能源车企带来新的增长点?

3 月 13 日,工信部最新一期企业申报车型信息显示,华为和北汽蓝谷联合打造的智选车 " 享界 S9" 亮相,不断扩大车企 " 朋友圈 " 和亲自下场造车的模式各有哪些优势?

砥砺三年终于上市的小米 SU7 无疑是近期饱受关注的新能源汽车新品,其在硬件配置、智能化程度、产品生态等方面有哪些看点?小米汽车的上市将给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带来哪些冲击?

本期《钛度热评》特邀资深媒体人一起就话题:" 新能源汽车领域群雄并起,谁能在 2024 年成为‘弄潮儿’?" 进行了讨论,下面是部分观点集锦。

关于新能源 MPV 能否为新能源车企带来新的增长点?

格局研究所联合创始人、汽车首席观察员贾智超表示,MPV 在中国是车企锚定高端定位的敲门砖,相对小众也是因为家庭出行和商务需求的属性往往是高净值人群的标配,能够吸引高端车主,才能将品牌价值推向高端,所以即使销量不是特别高,对于品牌历史不长,又想给人留下高端印象的新能源品牌来说,mpv 就成了一个路径,它为企业带来的增长不仅是销量和利润,更多的是品牌力的增长。

数科社内容负责人林木表示,无论是去年东风 " 掀桌子 ",还是今年比亚迪带头 " 第一降 ",已经能足够说明汽车行业正处于一个加速洗牌的狂卷阶段。去年以来,腰部以下的威马、爱驰、拜腾,包括最近倒下的高合,甚至就连前两年被视为黑马的哪吒也出现工厂停工的风闻,这也再次映照了业内人士给出的 " 未来可能只剩几家车企存活 " 的断言。

今年开年,苹果就释放出放弃造车的信号,其实也侧面印证了汽车行业短时间内会越来越卷的趋势。因此,雷军造车虽然拿出了魄力和诚意,小米也有足够的实力兜底,但终归入局的节点还是太晚了。小米汽车定价哪个价位段,都将避免不了越来越卷的厮杀。

从数据来看,去年新能源 MPV 销量超过 20 万辆,同比增长 250% 左右。今年除了理想 MEGA,小鹏 X9 和吉利 Xspace 等热门 MPV 车型都将在今年实现大批量交付,显然已经被车企视为一片新蓝海。但长期来看,SUV 和轿车车型的销量仍是车企在这场淘汰赛中生存下来的关键。

多少说主理人褚少军表示,理想 MEGA 上市伴随而来的不是超过预期销量,也不是口碑大爆,而是外观设计事件,事件本身远远超出企业所能控制的范围,成为舆论事件,进而必然影响到销量,毕竟 MPV 除了家庭用户市场之外,一大市场是商用,外观事件对商务市场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尽管很多 KOL 强调外观事件未必对理想汽车是坏事,最终还是得看产品力,得看销量。KOL 强调的其实也没错,但过于八面玲珑了,毕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然,外观事件必然影响了销量,但不要忽略了一点,理想之前热销的 L 系列全是增程式的,而非纯电;MEGA 直接纯电,必然缓解不了里程焦虑,这对销量也会造成影响,不能把销量的锅全给了外观。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对于新能源 MPV 这一 " 小众市场 ",它确实为新能源车企提供了新的增长点。随着消费者对汽车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MPV 作为家庭出行、商务接待等多种用途的车型,其市场潜力逐渐被挖掘。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MPV 的能耗更低、驾驶体验更优,能够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对于车企来说,开发新能源 MPV 不仅是对市场需求的响应,也是对自身产品线的完善。

关于不断扩大车企 " 朋友圈 " 和亲自下场造车的模式各有哪些优势?

多少说主理人褚少军表示,华为等不断扩大车企 " 朋友圈 " 和亲自下场造车的模式,自然是不同的选择,这和企业的战略定位相关,亲自下场造车的,势必在 2024 年迎来 " 卷模式 ",卷不过去的,日子就很难过。以相对知名的蔚小理为例,蔚来汽车 2023 年全年的净亏损为人民币 207.198 亿元,小鹏汽车净亏损为 103.8 亿元,只有理想汽车实现了 118 亿的盈利,可见造车还是非常耗钱的,而且能不能最终胜出,至少蔚来和小鹏还不敢保证,至于理想汽车,还得看有没有持续的盈利能力。不然几百亿的现金流,看似很庞大,但是按照每年百亿的额度的巨亏,也支撑不了几年。至于华为的模式,同样也是巨亏,至今还没能盈利(但是规模起来之后,盈利是必然的)。可见,不管是那种模式,都非常耗时和耗钱,造车是持久战,中途下了牌桌自然不算胜者。两种模式,都会面临残酷的淘汰,赢家才是胜者,才是好模式。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华为与北汽蓝谷联合打造的智选车 " 享界 S9" 的亮相,展现了车企间合作模式的优势。通过与其他车企合作,华为等科技巨头能够快速进入汽车市场,利用自身在智能化、网联化等方面的技术优势,为合作伙伴提供先进的解决方案。这种合作模式不仅能够降低车企的研发成本,还能够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亲自下场造车的企业则能够更好地掌控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从设计、研发到生产、销售,都能够实现自主控制,从而确保产品的品质和用户体验。

格局研究所联合创始人、汽车首席观察员贾智超表示,扩大车企 " 朋友圈 " 是一种赋能式的打法,对于华为来说更有效率,也降低了风险,新能源汽车早晚会迈进自动驾驶的时代,此时行车数据的价值会极大体现,华为这种赋能式打法,也是因为华为的品牌力足够强大,更加注重规模和效率。亲自下场造车优势在于供应链优势,构筑品牌力等,小米在这方面的优势就很大,在品牌力上也需要用更加高科技产品来提升品牌力,亲自下场就更加适合。

一篇网络创始人赵宏民表示,2024 年一开年,挥去了过年回家开新能源汽车不方便的阴霾,新能源汽车品牌整体开始卷起来了。

小米 SU7 的面世,这可能是上市前热度最高的一款国产车了,依托小米强大的品牌优势和全国的线下门店,小米汽车大概率会爆发式成功。

理想 MEGA 也不容易,因为 P 图风波等交付未达预期。但理想 MEGA 的发布,也宣告着七座 MPV 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升级了,比如别克 GL8、腾势 D9、小鹏 X9、岚图梦想家等激烈竞争,已经把 MPV 的配置卷上去,把价格降下来了,随着家庭二胎、三胎增多,以及公务用车,MPV 这个小众市场也是有很多刚性潜在需求的。

与此同时,特斯拉、比亚迪等多家车企开始降价,华为、魅族等手机厂商也进军汽车行业,巨头的发力可以说开始了新能源汽车领域最后一轮血拼收割,除了之前倒闭的新车企,2024 年接下来可能还会,减少很多新能源汽车品牌。

特别是现在很多新能源汽车的竞争焦点,已经从用纯电更长的续航里程,转变为智能驾驶水平,比如 L3 级自动驾驶,已经逐渐普及到很多 20 多万的新车,可行驶路段还在快速的增加中。

一旦具备智能驾驶功能占领用户心智,对过去手动挡和普通自动挡汽车是降维打击,这也可能是汽车这个产品未来的终极趋势。

关于小米 SU7 在硬件配置、智能化程度、产品生态等方面有哪些看点?同时,小米汽车的上市将给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带来哪些冲击?

侃见财经负责人李双江表示,进入 2024 年之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价格战更加的白热化。其背后的意义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 " 淘汰赛 " 已经开始进入新阶段了。

过去几年,由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得以快速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成本等问题,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大多集中在 30 万以上,价格的问题导致了行业瓶颈的快速出现。

众所周知,30 万以上的中高端汽车只占到了汽车市场总量约 15% 左右。由此可见,快速提升的渗透率已经基本消耗了这部分客户,如果要继续在中高端市场竞争,那么未来的成本只会越来越高,且竞争也会越来越充分。

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其实新能源汽车未来竞争市场是在 30 万以下。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过去几年理想家庭用车的定位,成功俘获了不少二胎、三胎家庭,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策略能一直奏效,且随着跟风的车企越来越多,理想未来也会承受很大的压力。

当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进入到了规模为王的市场,特斯拉、比亚迪已经跑出了规模,未来强者恒强。而理想虽然已经盈利,但规模仍没有到安全线,也就是说未来会存在一定的变数。

而蔚来以及小鹏等车企,由于规模迟迟上不来,未来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但对比小米,他们已经量产,且也有一定的规模效应,处境会好一些。

对于汽车企业而言,毕竟不同于手机行业,汽车行业的特点非常明显,小米 SU7 虽然备受外界关注,但价格才是根本。因此,不要对其带有滤镜,毕竟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淘汰赛,已经进入第二阶段,销量才是核心。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小米 SU7 作为备受关注的新能源汽车新品,其在硬件配置、智能化程度、产品生态等方面都有着不俗的表现。硬件配置方面,小米 SU7 采用了先进的电池技术和动力系统,确保了出色的续航里程和驾驶性能。智能化方面,小米凭借其在手机领域的积累,为 SU7 配备了丰富的智能互联功能,如语音控制、自动驾驶等,提升了驾驶的便捷性和安全性。产品生态方面,小米 SU7 能够与小米的其他智能设备无缝连接,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的出行体验。

小米汽车的上市无疑将给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带来一定的冲击。首先,小米的品牌影响力和用户基础将为其汽车业务带来天然的流量优势。其次,小米在汽车领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也将对其他品牌构成威胁。然而,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各大品牌都在不断推陈出新,因此小米汽车要想在市场中脱颖而出,还需要在品质、服务、价格等方面做出努力。

多少说主理人褚少军表示,至于小米汽车上市带来的冲击,关键还是取决于定价和销量,如果不能起量,不能一炮打响,那不好意思,那就不是小米汽车冲击其他汽车品牌,而是小米汽车被别的品牌冲击。客观上讲,应该感谢小米手机将国内的手机甚至全球的手机带入了智能手机的性价比时代,希望小米汽车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将新能源汽车业带到性价比时代,毕竟现在的新能源汽车价格还挺高的。但是问题是,手机和汽车是不同的产品,以及天时地利人和也完全不同了。蔚小理的汽车都已经在大马路到处跑了,比亚迪、长城、吉利、广汽等等也早都在场上占据了有利位置,小米进入新能源汽车的时间是不是有点晚了,还能不能后来居上?如果能带入性价比时代,倒是希望小米汽车还来得及,可以后来居上。

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不管是华为模式还是小米模式,最终都得看:规模、效率、品牌等 " 基本功 ",还是得回到正常的企业经营,而不是靠营销炒作,靠流量吸睛。对于准备入手新能源汽车的用户来说,选品牌,一定要选择低负债的品牌,选资金充裕的品牌,价格战看似美妙,但千万可别车买入了,没过几年,车企倒闭了,自己手里的车想出手和维修都相当麻烦,毕竟汽车产品是大件。

以及,不能光在国内卷,还得全球看,毕竟全球市场来看,亲自下场造车的,还有特斯拉等等,以及新进者,中国企业的竞争,不能只是窝里斗,还得出海;以及新能源汽车不管是中国,还是全球,不管是存量还是增量,都没突破 50% 的市场占有率,目前还是燃油车的时代。新能源汽车除了和新能源汽车之间卷,更多地还应该多考虑怎么抢燃油车的市场,切燃油车的蛋糕。对于中国来说,不管欧洲车企和日本车企如何战略决策,肯定会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毕竟燃油车市场要 PK 过各大巨头已经不太可能,但是新能源汽车目前看至少拔得头筹,或者说至少跑在前列,往前跑是必然选择。发展 " 朋友圈 " 模式的,其实除了华为,可能还会有类似苹果这样的公司,别看苹果宣布不亲自造车了,但是完全可以通过 iPhone 手机,通过 AI 技术等,通过自己强大的生态掌控力,实现类似华为的造车模式,绝对是不可轻视的力量。

螺旋实验室螺旋君表示,目前来看,车企降价只会有一个烦恼,但是不降价就会有无数烦恼,降价之前,所有的卖点都可能变成槽点,但是降价之后,所有的缺点也就有可能不是缺点。

当然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能够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好的车,自然是件美事,不过值得关注的是,未来的汽车市场可能还会更加便宜,目前高层正在着力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汽车行业的以旧换新活动细则据传也将于今年上半年出台,届时消费者的购车成本可能还会进一步降低。

大力财经创始人魏力表示,2024 年,新能源汽车产业有望继续保持迅猛的发展态势,市场竞争也将愈发激烈。各车企将在价格和产品等方面展开持续竞争。

理想 MEGA 自诞生起便陷入舆情风波,新产品在垂直用户市场的接受度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同时也面临着消费者的严苛审视。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各品牌都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华为、魅族等手机厂商进军汽车领域,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与竞争态势。华为、小鹏、蔚来、理想和小米等品牌都在积极拓展新能源市场份额。

小米 SU7 作为新能源汽车新品,备受瞩目,其公关宣传和辟谣手段可谓登峰造极。在汽车配件的硬件、智能化软件水平和产品生态等方面,可能是其关键亮点。消费者对小米汽车的期望值较高,其上市可能会给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带来竞争压力,推动整个行业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如果小米早几年和 " 蔚小理 " 一同面世,那时竞争对手较少,或许还有机会。然而,如果定价在 20 万以内,小米或许还有生存的空间。毕竟,雷军的粉丝就是小米手机的客户,而小米是以 999 元起家的,这群人会愿意为一台 20 万以上的新品牌汽车买单吗?

同时,小米供应链技术包装和营销的能力还是厉害的。而雷军亲自投身造车,他个人 IP 具备一定优势。

最终,谁能成为市场的领军者取决于多个因素,如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品牌影响力、市场策略,售后服务等。而至于用户是否接受小米 SU7 的首款汽车,则取决于定位战略,定价策略,营销和售后服务等多个因素。

格局研究所联合创始人、汽车首席观察员贾智超表示,小米 su7 有一定后发优势,供应链和技术都很成熟,也在小米生态中构筑了重要一环,硬件上大部分产品都与特斯拉的电机,电池水平相平,剩下就是电控、智能化和配套设施相关的对比,这些方面小米生态的智能化优势和配套设施方面有望赶超,电控方面还是需要等产品全面上市再对比来看。小米 su7 主要对标特斯拉 model3 和极氪 001,相信会对这两款车型的潜在消费者带来一定程度影响。

《钛度热评》是由钛媒体推出的热点事件观察栏目,主要邀请对不同行业发展、不同商业模式有着独到见解、深度观察的媒体人和行业从业者,通过多角度解读全面展示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如果你关心最新趋势、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想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分享交流观点,欢迎添加《钛度热评》社群小助手微信:taiduzhushou,加入《钛度热评》社群,跟我们一起打造一个思考者的社群,让有价值的思考被更多的人看到!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85399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