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警惕“产能过剩论”背后的话语陷阱

访客 2024-04-12 12:17:40 32459 抢沙发

近段时间,在西方一些政客和媒体的联合炒作下,“中国过剩产能冲击世界市场”的论调甚嚣尘上。

警惕“产能过剩论”背后的话语陷阱

对此,有人质疑该论根本站不住脚,有人认为这是善意的提醒,也有人认为“清场式遥遥领先”不可取,还是要给别人“留口饭吃”……一时间舆论场中论辩激烈。

(一)

比较优势理论,是西方经济学中最经典的理论之一。根据该理论,如果一国能够以更低成本生产某种产品,其他国家不应设置关税壁垒,而是应该进口这一产品,同时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今天的中国,正在不断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上游迈进,以光伏、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产品在全球市场确实形成了一定竞争优势。然而,面对物美价廉的中国自主创新成果,西方国家所思考的并不是各取所需、取长补短,而是想方设法打棍子、扣帽子。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他们偏执地认为,中国企业一定是通过接受政府补贴,才产生了违背市场规律的“不正当优势”,放任“人为压价”的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销售,而这将“摧毁世界各地的相关产业”。他们极力鼓噪“中国产能过剩”,意图一边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政策施压,一边为其贸易保护政策造势。

(二)

衡量一国是否存在“产能过剩”,是有科学指标的。

过去十年,中国的产能利用率相当稳定,目前为76%左右,与美国的78%相差无几;截至2024年初,中国产成品库存指数约为49,并未触及50这一红线,整体的库存水平也没有问题;2023年8月以来,中国工业企业利润一直保持增长态势,其中2024年前两个月利润增长达10.2%……一系列关键指标充分证明,中国没有出现西方一些人言之凿凿的所谓“产能过剩”问题。

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能的多与少是动态的、相对的,不存在供求绝对平衡的持久静止状态。

正所谓“稀缺带来垄断,过剩形成竞争”。适当的供大于求有利于优胜劣汰,这是一直是西方自由主义最为追捧的市场理论,怎么一发现自己的产品竞争不过,就忘记这茬了?

有论者一针见血:现在美国的需求,就是中国的低端产品供应越多越便宜越好,但中高端以上供应不能随便造,随便卖,必须在国际市场上让着美国人。

(三)

同样是应对气候变化,西方一些人将目前困境归结为新能源产能不足,却反过头来指责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

同样是进出口汽车,中国对欧洲出口的电动汽车仅占欧洲8%的市场份额,却被批评“泛滥”,德国近80%的汽车产量销往国外,则被誉为“汽车强国”;

同样是政府补贴引导,中国只在研发阶段提供补贴就被“千夫所指”,而美国的《芯片与科学法案》《削减通胀法案》充斥排他性、歧视性补贴政策,却能“理直气壮”大杀四方;

同样是销售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西方国家高举“自由贸易”大旗满世界找市场,“中国创造”却被质疑“冲击世界市场”……

种种明显“双标”的动机其实不难理解。那就是,中国产品后发先至,靠的是市场优势、工业体系优势、人力资源优势、企业创新优势,以及中国的企业家精神。而长期沉溺于依靠先发优势和资本优势“躺着挣钱”“靠钱生钱”的西方国家,根本无力反思和改变自身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的种种弊病,只能通过“泼脏水”的方式转移矛盾。

可以说,无论是阻止中国先进产能流入西方的“产能过剩”也好,还是防止西方先进技术流入中国的“小院高墙”也罢,都无关“世界其他国家”或“全球贸易体系”的健康,只是在编造借口压制中国而已。

(四)

现实世界没有完美的市场机制和产业政策,关键在于管理者调整、修正、“打补丁”的准度。

在新能源产业技术进步推动全球产供链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会面临产业转型和劳动力结构调整的挑战。尤其是今天中国的一些地方,发展新兴产业积极性很高。对此,中国政府会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在国家层面进一步做好统筹引导,根据世贸组织规则妥善处理经贸合作中的矛盾分歧。

换言之,中国人的逻辑一以贯之,那就是从不会为了一己之私搞倾销,而是愿与各方加强沟通协调,共同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这才是解决当前世界经济复苏问题的正道。

与之相反,部分发达经济体给中国扣上一顶“产能过剩”的大帽子,继而搞“泛安全化”、升级绿色保护主义措施,寄望于通过“闭门造车”实现“弯道超车”,无助于解决实质性问题。

就拿美国来说,过去十年其采取钢铁保护主义措施,但并未阻止美国金属制造业就业岗位减少;过去十年中国品牌几乎没有在这个“车轮上的国家”卖出过一辆车,但美国三大车企电动化转型依然举步维艰……温室里长不出经得起风吹雨打的劲松。一边指责别国“产能过剩”,一边全力保护自己过剩的“落后产能”,这只会不断削弱本国产业的竞争力,对自身有害无益。

(五)

“绊倒别人”,不会让自己跑得更快,指望靠“嘴炮”骂倒一个国家几万家公司的努力,更是天方夜谭。

中国以高性价比商品改善人们生活的产能是一股建设性力量,符合全球最广大人民的切实利益,这是零和思维作祟的国家理解不了,更阻止不了的。

“产能过剩论”不过是西方“中国崩溃论”“中国发展陷阱论”的变种,面对这种毫无依据的指责,我们不必理会,继续做好自己的事业,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撰文:鲍南)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2459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