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消失199天,基金“顶流”蔡嵩松出事了

访客 2024-04-15 21:13:52 14405 抢沙发

从2020年底手握400亿基金管理规模,到2024年4月传闻获刑,蔡嵩松这个出身名校的学霸在不到三年半的时间里,大起大落。当基金经理主动或被动地明星化、网红化,这就成了宿命。

消失199天,基金“顶流”蔡嵩松出事了

作者 | 路春峰

编辑 | 韩忠强

运营 | 刘 珊

“消失”的蔡嵩松

蔡嵩松去哪了?

自去年9月29日,诺安基金在官网宣布,明星基金经理蔡嵩松已脱离全部在管的基金产品、离任原因为“个人原因”后,整个基金圈都在猜测:他会加盟哪家私募?

如今传来的消息却是,蔡嵩松吃上了官司。天眼查一条开庭公告显示,被上诉人蔡嵩松、曲泉儒、董博雄等人牵涉“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已于今年3月27日在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案号为(2024)浙07刑初1号。

▲( 图源/天眼查)

相关消息发布后,“前诺安基金经理蔡嵩松涉受贿”话题旋即登上微博热搜,并有传言称他“已获刑”。

针对网传“已获刑”的消息,蔡嵩松本人回应《上海证券报》称:“我没什么好说的,这个是网上的说法。”

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王加业律师告诉「市界」,如果传言判决属实,说明蔡嵩松实际犯罪情节较轻,有相应地悔罪表现,且对社会后续危害可能性较小。“因为如果犯罪情节严重,就可能是实刑而非网传的缓刑了。从这点来推测,蔡嵩松本人可能主观恶意较小,客观上产生的负面影响或危害结果也不是很恶劣,所以才有适用缓刑的空间。”

作为曾掌管百亿资产的明星基金经理,蔡嵩松涉案引发全网关注,特别是一审就在中级人民法院这一点。王加业告诉「市界」,刑事案件中,除了危恐案件,通常只有可能会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才会由中级法院立案。可见,蔡嵩松涉案金额不会太低。当然,目前外界尚无法知晓具体涉案金额。

王加业律师也强调,虽然,从目前公开结果信息来推断,蔡嵩松本人最终适用缓刑,情节较轻。但是,按照现行法律及监管规定,蔡嵩松可能后续会被采取市场禁入的行政处罚,或者禁止担任基金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法定代表人等高管职位。

就此网传信息,市界曾拨打蔡嵩松电话,接通但显示无人接听。

一位业内人士在看到网传相关消息时,评价道:一个学霸毁了。

蔡嵩松确实是学霸级人物。他15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后在中国科学院攻读硕博学位,并在25岁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因此,在诺安基金时,蔡嵩松还有一个“蔡博”的称呼。

自2023年9月29日,官宣离任诺安基金,到2024年4月15日,蔡嵩松“消失”了199天。在这199天当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是真的如蔡嵩松轻轻一句“没什么好说的吗?”

“梭哈”往事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自去年5月,蔡嵩松开始陆续脱离在管的基金产品,到9月底“清仓”完成,彼时市场上对他的评价是“功成身退”。

的确,作为近年来关注度最高的科技基金经理之一,2019年2月他“初出茅庐”,接手诺安成长混合就一战成名,凭借重仓半导体板块,带领诺安成长混合获得全年95.44%的业绩,在同类产品中排名4/413。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该产品也以39.10%、22.50%的年度回报率,给投资人带去了丰厚的利润。

与此同时,蔡嵩松也顺势跻身400亿基金经理“俱乐部”。要知道在2018年时,诺安成长混合的规模只有区区3.80亿元。蔡嵩松2019年接手后,该产品迅速成长到66亿元,随后又在2020年达到327亿元,他本人高峰时期管理规模也超过了400亿元。

直到2022年,半导体行业波动对诺安成长混合的业绩造成了影响。特别是蔡嵩松偏好“梭哈单一赛道式”,他重仓的卓胜微股价在2022年的前三个季度累计下跌近7成,直接拖累了诺安成长混合的净值表现。

2022年底,该基金收益率为-40.04%,在同类2610只产品中排2581位。截至2023年9月底蔡嵩松卸任,诺安成长混合的年内收益率为-3.15%,好于同类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13.52%的表现。

▲( 蔡嵩松管理产品业绩。来源/Choice数据)

虽然400多亿的管理规模并不小,但蔡嵩松并不是因此出圈,毕竟在2020年全市场有51位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超过400亿。让他真正意义上“破圈”的,要数“赚钱叫蔡总、亏钱叫蔡狗”的网络热梗,和火爆基金圈的“蔡狗”周边。

▲( 图源/某购物软件)

当时,蔡嵩松在接受《人物》采访时大方回应,他知道这个周边:“周围有朋友还买了,买之前还来问是否可以买。”蔡嵩松称:这是市场关注你,以及基金国民化后的自然现象。

此后,蔡嵩松真正意义上成为了一名“明星基金经理”,他本人对这一现象的认识倒是颇为理性:基金经理明星化或网红化的前提是,“整个市场有相对收益,甚至是超额收益。这些明星产品和明星基金经理,都是在这个基础流量上诞生的。如果市场一下全跌了,都在底部,谁买都亏钱,你看还有没有人去谈论这件事情。”

一语成谶。随着市场在2022年进入深度调整期,蔡嵩松也正如他之前所预言的那样,除了因为“7000万天价薪酬”而被提及几次外,如果没有这次“已获刑”的传言,市场可能已经淡忘了蔡嵩松的故事。

当基金经理主动或被动地明星化、网红化,大起大落就成了一种宿命。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4405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