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假靳东骗局再现,妈妈们为何执迷不悟还不吱声

访客 2024-05-07 21:09:51 35591 抢沙发

" 假靳东们依然在批量制造爱情 " 最近冲上热搜。曾被假靳东诈骗的中老年女性,现在又爱上其他假靳东。

假靳东骗局再现,妈妈们为何执迷不悟还不吱声

据一名被骗女性的儿子介绍,自己母亲和外婆甚至与假靳东建了个 " 家庭群 ",而此前被骗 19 万元的遭遇,并没给她们带来任何警醒。

妈妈们是被收割智商税了吗?并非如此。不少受骗女性都表现出相当的见识。她们只是在靠 " 靳东 " 填补情感缺口。

比如,一些孤寡老妪,经历丧偶之痛,生活中难以找到宣泄感情的对象。一些独居母亲,孩子常年在外,自己每天面对的就是安静到只能听见自己声音的房间。一些职场女性,退休后社会性逐渐减弱,内心的躁动越发强烈。步入中老年,闲暇时间越来越长,这让一些妈妈们有更多时间看清内心情感缺口。然而,数十年光阴流逝累积的惯性,让她们很难改变固有方向,朝新的领域迈出脚步。在妈妈们心中," 靳东 " 的出现,仿佛一场及时雨,一个恰巧具象于她们内心的完美对象。

人怎么可能不对理想中的完美形象心存向往呢?

妈妈们被假靳东围猎时,往往会选择主动去相信其合理性,甚至会主观地填补骗子的逻辑漏洞。当家人问 " 靳东图你什么 " 时,她们可能尚未理解,她们需要的是一名 " 填补自己情感缺失的完美对象 "。

在情绪得到疗愈的同时,妈妈们主动忽略了对方在物质方面的无理要求,因此落入假靳东圈套。

类似事件并不鲜有,假靳东们的围猎从未停止。假靳东也好,真秀才也罢,还有那些所谓 " 温情 " 的诈骗,不法分子针对中老年群体的围猎,虽然一直被整治,但从未停止。

" 老年人的钱好骗 ",这个不该出现的念头,为何会扭曲为荒诞的常识?

人们填补情绪缺口的方式五花八门。有人玩游戏,有人爱看书,有人去旅游。但老年人填补情绪缺口的方式是什么?在他们的怅然若失中,隐藏的究竟是什么?

老年人常被认为是低欲望群体,甚至他们自己都耻于表达自己,可这不代表他们没有欲望需求。

一句违心的 " 爸妈 ",就能骗老年人签下毫无道德可言的贷款合同;一个乌有的 " 明星 ",就能让老年人高价买下废品回收厂都不要的垃圾。

他们想要的是什么,很难弄清吗?

受暴利诱惑磁吸,产生不法冲动的人一直都有,而他们能够在中老年群体这个 " 易受骗洼地 " 中如鱼得水,和他们对老年群体心理的了解与把控有很大关系。

骗子都懂的道理,作为子女不应该不懂。

妈妈们的情感需求,人们没理由视而不见。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559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