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倒计时开始?部分省份未持牌城农商行存量理财业务2026年末“一刀切”,有城商行已收到口头通知

访客 2024-06-21 09:15:33 19176 抢沙发

财联社 6 月 20 日讯(记者 梁柯志)今日市场消息称,监管日前对未成立理财子公司的银行理财业务风险做出提醒,要求部分省份相关城商行与农商行与 2026 年末将存量理财业务全部清理完毕。

倒计时开始?部分省份未持牌城农商行存量理财业务2026年末“一刀切”,有城商行已收到口头通知

消息指广东省、浙江省等区域银行已经接到通知,其他区域银行预计将陆续收文。财联社记者从多家城农商行了解到,上述监管要求 " 基本属实 "。

有城商行人士对记者表示,如果确定 2026 年前 " 一刀切 " 那么对中小银行冲击比较大," 因为中小银行很难拿牌照,少赚点钱还是小事,更大影响是流失优质客户 "。

华东某城商行人士认为,对于中小银行而言,如果需要将非标资产回表处理,可能会对资本充足率造成压力,需要通过补充资本或调整资产结构来应对。

理财公司规模近 30 万亿,成市场主力

公开信息显示,自 2018 年 12 月首批理财公司获批筹建,2019 年 5 月建信理财率先正式开业以来,理财公司数量快速增加。截至 2024 年 3 月中旬,已有 32 家理财公司获批筹建,包括国有大行 6 家、股份行 12 家、城商行 8 家、农商行 1 家、合资 5 家,除浙银理财外均已开业。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27 家中资的理财公司基本为上市银行所创设,注册资本最低 10 亿,最高为 160 亿。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3 年上)》显示,截至 2023 年 6 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 25.34 万亿元,较 2022 年末的 27.65 万亿元减少超两万亿元。作为银行理财的绝对主力军,银行理财子公司存续产品数量和金额均最多,存续产品只数 1.62 万只,存续规模 20.67 万亿元,较年初下降 7.09%,同比增长 7.99%,占全市场的比例达到 81.55%,成为市场主力。

招商证券分析师廖志明分析认为,临近半年末,理财或将季节性回表,预计回表规模小于 3 月下旬的 1.3 万亿元,预计今年 6 月末理财规模 29 万亿左右。展望下半年,随着理财业绩比较基准和收益率的下行,理财规模增长预计将放缓,2024 年末理财规模约 30 万亿元。

大行头部效应,中小行风险和出路如何?

6 月 20 日,华南某城商行人士表示,目前此项政策正处于口头通知阶段,仅限于零售负责人和分管行长一级,尚未正式发文,相信是在一定范围征求意见,预计正式发文可能会有修正。

实际上,近年来中小行业务处于全面受压的阶段,尤其零售业务。

平安证券 6 月初发布报告显示,通过对 2023 年上市银行业务结构分析发现,行业零售业务整体承压趋势较为明显,个体间的差异分化仍在持续,渠道网络、区域环境和公司战略的区别是导致增速变化的重要原因。

如 2023 年末,国有大行个人经营贷占比较半年末提升 1.42 个百分点至 18.6%,远高于股份行和中小行,特别是建设银行个人经营贷及其他贷款增速达到 60%。

平安证券分析师袁喆奇注意到,拥有消费金融子公司的银行消费贷款占比提升更为明显。例如北京银行 2023 年末消费贷款占比较半年末提升 4.94 个百分点,宁波银行 2023 年末消费贷款占比较半年末提升了 2.47 个百分点,两家银行 23 年末消费贷款增速分别达到 49.1%/31.9%,保持较快增长,消费金融子公司的快速发展支撑贷款规模的上升。

一旦中小行失去理财这一工具,6 月 20 日多位接受采访城商行人士对消息表示担忧。

西部某城商行人士表示,未来没有理财产品,小银行可能只能用存款去吸引客户,可能会把表外的风险(理财)表内化。

华东某城商行人士也对财联社表示,对于中小银行而言,如果需要将非标资产回表处理,可能会对资本充足率造成压力,需要通过补充资本或调整资产结构来应对。

对于这一消息,部分持牌的银行理财人士表示,这说明当前中小金融机构监管是重点,其对持牌机构压力也会间接传导。此前据财联社独家报道,监管部门近期正就银行理财公司评级办法向行业内征求意见,且整体导向是 " 质量重于规模 ",不再鼓励银行理财公司单纯冲规模。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9176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