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金融专业还值得这届年轻人选择吗?

访客 2024-07-03 15:13:14 57336 抢沙发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填志愿的时候了。今年多了一个热门话题:“优秀考生还应该选择金融专业吗?”其实,这个问题早在两三年前就逐渐付出水面了,只是今年由于一系列财经大V(例如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的参与,以及金融业反腐控薪的持续深入,其热度进一步提升。

金融专业还值得这届年轻人选择吗?

对金融行业悲观的论据,主要是监管方面的:自从2019年以来,关于“警惕经济过度金融化”的说法就反复见诸官方媒体;2021年以来,“破除金融精英论”的说法也被主管部门和智库反复提及。再加上国内资本市场(除固定收益之外)的景气周期下行,金融从业者遂陷入了多年以来罕见的尴尬局面。没有人能保证这种局面能在四年内结束,所以也很少有人敢建议这届年轻人选择金融专业。

我也认为这届年轻人(PS:我也把自己定义为年轻人,只是生理年龄偏大)应该谨慎选择金融专业,不要向十年前、二十年前的前辈那样把金融业当做进入金领行业的捷径。但是我的论据有所不同:如果这个行业面临的仅仅是监管和景气周期的问题,那反倒好说了,因为总归会有宽松的一天;但是这个行业面临的更多是结构性的问题,尤其是来自互联网、AI、Web3等科技创新的冲击。这个过程不会在短期内结束,可能持续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时间。

信息科技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所有行业,但是金融业可能是被改变最彻底的一个传统行业。作为从业十多年的前证券分析师,我亲身感受到了这种改变:早在 2008 年,分析师与客户还依靠电子邮件和固定电话交流,信息沟通的时间以“工作日”为单位计算;到了 2012 年,移动互联网的大潮已经席卷资本市场,金融机构都忙着开发自己的移动App和社交媒体账号;2020年以后,国内金融从业者几乎完全依靠微信交流,信息传播的时间单位早已下调到“小时”乃至“分钟”。

受到冲击最严重的,是传统金融业务皇冠上的明珠——投资银行和资本市场业务,即所谓“华尔街”业务。传统上,华尔街巨头依靠的无非是信息和资源优势。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优势已经被逐步瓦解,直至荡然无存:

电子交易功能的普及,使得金融资产的价格更加透明,投资者无须经过职业经纪人或交易员即可进行交易。大宗交易或结构化交易还是需要专业机构参与,但是它们在全部交易中的占比很低。

财经新闻、公司公告和监管信息的传播速度大幅提升,任何公开信息都可以在一瞬间传遍全球。投资者不再需要专业分析师来告知这些信息,甚至不需要分析师来解读。

信息透明度的提升,还致使投资者对金融服务的价格更加敏感。他们可以轻易对比基金的管理费率、券商的佣金率,从中挑出性价比最高的。不但个人会这样做,机构投资者也会这样做。

即使是IPO(首次公开发行)这种高度复杂、*专业性的投行业务,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科技进步的影响。高度发达的通信和信息传播手段,意味着IPO定价流程越来越简单透明。

2007-2008年的次贷危机,在本质上是科技进步对传统金融机构产生的负面影响的集中爆发。由于传统业务的利润日益微薄,华尔街巨头不得不更加依赖自营交易,也就是投入更多自有资本进行投机。它们还更加依赖非标准化的金融衍生品,这些产品蕴含着难以估量的风险。从那以后,各国监管部门均加强监管,限制大型金融机构进行自营交易,并要求其维持较高的资本充足率。从次贷危机中幸存的华尔街巨头,其发展重点纷纷转向资产管理、财富管理、消费金融等更稳定的业务。进入21世纪20年代,高盛成为了美国用户增速最快的信用卡发卡行,而摩根士丹利成为了全球*的私人财富管理机构之一。放到次贷危机之前,这是难以想象的。

我们不妨展开讨论一下高盛与苹果联合开展的信用卡业务(Apple Card),因为它形象地显示了华尔街金融巨头在硅谷科技巨头面前是多么软弱,双方的实力和议价能力早已不成正比。在2019年8月苹果推出Apple Card之前,巴克莱、花旗、摩根大通等金融机构都与其商谈过合作,但是全部知难而退。因为对于金融机构而言,Apple Card的服务条款非常苛刻:无年费、无任何隐藏费用,利率不高,鼓励用户提前还款,申请门槛极低。也就是说,金融机构将承担很高风险,却近乎无利可图。

最终高盛选择了接受苹果的苛刻条件,原因很简单:高盛错过了华尔街的转型浪潮,现在必须在消费金融领域加倍下注。过去十多年,高盛的老对手摩根士丹利已经基本转型为一家“买方机构”,摩根大通则一直在打造“全能银行”的道路上前进。高盛仍然保持着在投行和交易业务方面的*地位,可是这些业务正在变得无足轻重。所以,高盛CEO David Solomon只能寄希望于消费者与小企业客户——他成立了新的“平台解决方案”部门(Customer Solution),包括信用卡、商户融资、结算银行、企业合作服务等多项业务,它们都与传统的华尔街业务相去甚远。

高盛显然知道,与Apple Card合作近乎无利可图,但这是它迅速获得海量个人客户的*机会。而且,高盛希望以信用卡服务为“引子”,养成消费者对自己的品牌认知,逐渐向他们提供更多的高利润服务。毕竟,与其在财富管理领域与摩根士丹利、瑞银等武装到牙齿的对手竞争,或者像没头苍蝇一样在广阔的零售银行领域乱撞,与苹果合作可能还好一点。结果,Apple Card成为了近年来美国增长最快的信用卡服务,其持卡人突破了1000万。在此基础上,苹果推出了现金储蓄账户,以及“先买后付”等服务,它们非常符合苹果CEO Tim Cook的“服务战略”。仅就Apple Card业务本身而言,苹果至少享受到了如下好处:

Apple Card自带购买苹果产品24个月免息功能。虽然很多信用卡也提供类似功能,但Apple Card的发卡门槛更低,扩大了潜在用户群体。

Apple Card让苹果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用户交易数据。虽然这些数据的使用受到严格限制,但总归是一项不可多得的财富。

如果用户愿意把自己的金融资产和负债都留在苹果生态里,那他就不可能离开苹果生态了。苹果金融服务可以与健康、娱乐、教育等服务一道,构成一个完整的的消费服务生态。

资本市场对苹果的服务业务的一切进展都很激动,甚至胜过了对苹果新产品的关注程度。只要Tim Cook宣布“我们的服务还有拓展空间”,苹果的估值就可以迎来一波提升。可是在这背后,高盛付出了沉重代价:截止2022年底,在短短三年多的生命周期中,Apple Card已经让高盛亏掉了至少10亿美元;整个“平台解决方案”业务亏掉了30.3亿美元。2023年,高盛与苹果重新洽谈了Apple Card的合作条款,具体细节没有披露,但高盛终于稍微亏得少一点了,长期盈利的希望大一点了。但这仍然是一场不平等的合作。在这场“非对称合作”当中,苹果再次显示了自己的威力,这也是科技行业作为一个整体相对于传统金融行业的威力:

Apple Card的坏账率并不高,这无疑应归功于苹果的大数据技术。要知道,苹果的策略是“尽可能多发卡、快发卡”,在这种情况下仍能实现较好的风险管理,实在难得。

高盛在Apple Card业务上亏损的主要原因是费用过高。分析师估计,高盛要为每个用户向苹果支付数百美元的费用——再次证实了后者具备*的议价主动权(2023年重新谈判了费用)。

苹果通过各种方式催促用户提前还款,果然也收到了良好效果,这是高盛无利可图的重要原因——没有欠款,谈何利息?这再次证明了苹果有能力对客户行为进行深度管理和诱导。

在多次讨论出售之后,高盛还是同意与苹果续签合作至2029年。苹果同意降低费用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高盛实在没有更好的获取消费者的方法了,只有硬着头皮与苹果合作。

曾几何时,我们认为金融业是一切商业食物链的最顶层,华尔街是坐在收银机后面的“最后老板”。可是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华尔街就开始了向硅谷“交棒”的漫长旅程。这个过程是自然发生的,华尔街传统的投行、证券交易、固定收益等业务其实还在缓慢增长,只是大家都不再关注这些业务。科技巨头接管了数据,接管了用户,也接管了对用户的影响力。它们甚至没有兴趣亲自接管金融业务,只是把其中最肥的部分留给自己,把脏活累活留给金融机构——Apple Card就是一个*的案例。

生成式 AI 的普及,必然有助于科技巨头向金融业进一步扩张。就拿上面提到的Apple Card来说,更先进的AI算法可以更高效地分析用户数据,尤其是那些零碎的、非文本化的数据,从而得出更精准的用户画像以控制风险。AI对金融业的改造远不仅限于消费金融业务:早在ChatGPT诞生之前,美国就出现了一批以“AI投资顾问”为主打的财富管理公司;在GPT普及之后,AI投资顾问能做的事情会大大增加,与用户的沟通也会更加顺畅。对于历史悠久的财富管理行业而言,这不啻一场地震:当投资顾问的个人素质变得不再重要,财富管理公司还能比拼什么?无非是产品和技术罢了。

我们可以深刻地意识到:“金融科技”发展的本质,就是科技行业对金融行业领地的不断侵蚀;在这个过程中,大批金融从业者要么失业,要么主动或被动地转为科技从业者。AI技术的进化,只是科技行业对传统金融机构施加的最新一记重拳而已。在ChatGPT诞生后短短半年之内,AI自动撰写的财经评论已经给华尔街分析师造成了巨大压力;AI强大的PPT生成能力和电子邮件撰写能力让投行的实习生和入门级员工失去了存在价值;照着这个势头发展下去,由 AI 主导生成一份几百页的招股说明书恐怕也不是难事。再过十年,金融业还能作为一个独立行业继续存在吗?我不知道答案,但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年轻人谨慎选择或者尽量不选择金融专业,是明智之举。

当然,传统行业几乎都受到了互联网、生成式AI和Web3等科技创新的冲击。人们肯定会问:“金融专业不行了,什么专业行呢?”这就不是我能回答的了,毕竟我既不懂人力资源也不懂教育。希望以张雪峰为代表的高考志愿填报专家们,能够站在务实的立场,帮助这届年轻人解决上面的问题。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7336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