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男郎」总在错过
一部《墨雨云间》,证明了于正依然是贵圈最懂女性观众的主创之一。更难得是,他甚至没有费心去“出走半生”。于老师始终紧抓女性市场、从未犹豫徘徊,就连改编金庸剧都是大家一起来恋爱、明明白白古偶味。
这样的内容布局带来的必然结果是:凭于正剧跻身流量的、或者因为于正的戏外发言而腥风血雨的,向来都是女主角。前者如杨幂、赵丽颖,后者如欢娱自家的袁姗姗、白鹿。
相形之下,于正旗下的男艺人就比较尴尬了。颜值、实力都不怕拿出去与同龄人比,也普遍手握爆剧,但离真正意义上的流量明星却总是差口气——不吸粉、不固粉,起码到许凯这代还是如此。
但事情正在起变化。不久前的《墨雨云间》男主王星越拆CP事件中,于正在回复网友时确认:王星越方面放出战死单人花絮,意图在“提纯”。
而“提纯”,众所周知,正是让流量从热剧、热门CP转向演员本人的关键一步,是粉丝运营中的经典操作。
自2020年签约以来,于正对王星越的偏爱可谓溢于言表。回顾王星越这几年的发展,也能轻易发现一些与陈晓、许凯等前辈的不同之处——那种直冲云霄的直男味、不管不顾的个人生活、仿佛剧组打工人的游离状态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更积极的营业、更全面的内容覆盖,以及更刻意的戏外形象打造。
然而,这放手一搏的“提纯“似乎并没有起到预想的作用。《墨雨云间》已经翻篇,隔壁大剧一抬,王星越的种种后续似乎无人在意了。
“于男郎”都变道了,怎么还跑不出顶流?
01 “于正严选”,福祸相依
《墨雨云间》挽救了于正的风评,其内容审美被重新估值。《墨雨云间》男主王星越也一下跃升,与前几代于男郎中目前最火的陈晓、许凯并称“于正严选”。这其中当然存在捆绑炒作的嫌疑,但三人身上也确实能看出一些一以贯之的特质。
于正以古装剧、年代剧起家,主打女性市场。相应的,于男郎大多是古装与民国扮相出众的中式帅哥,剑眉星目又眉目含情,演BG戏容易有苏感。在过去,他们可能会被归到与“实力派”相对的“偶像派”。但鉴于如今内娱遍地转型爱豆、猴鼠争锋,于男郎们又被衬托出几分演员质感,含金量不断上涨。
成为“于正严选”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欢娱产能不低,旗下艺人不缺戏拍,幸运者还能在职业生涯早期就获得量身打造的角色。同时,于正式爆剧通常赢在剧情,并且有大量熟脸实力派加盟,演技不成熟的新人也很容易被带飞。
其次,于正是炒作高手,电视时代就已经常常王婆卖瓜、语出惊人,网络时代更是通过持之以恒的勇于开麦,将个人账号经营成了公司的宣传窗口,不断为新剧新人制造话题、刷出存在感——即便有时不太顾及艺人死活,但的确有效。
然而今时今日,单凭爆剧与零星话题是无法造就流量艺人的。持续曝光、危机公关、粉丝运营、商务合作……想要让艺人顺利飞升,而不是半路被“防爆”,每一步都需要专业团队与大量经费。
而欢娱的本质是一个巨大的戏班。其经纪业务是制作业务的辅助,既不可能为艺人投入这么多人力物力,艺人成为流量后片酬与话语权上涨,也不符合于老师物美价廉做剧的初衷。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欢娱对艺人的服务与运营都初级而传统:闷头拍戏、戏外放养。男男女女在这里都拥有恋爱自由,自己就把自己踢出了流量候选。早期一哥陈晓因戏生情、任性早婚,许凯、宋威龙这一代按照粉圈标准也是遍地“危房”,至于号称15岁上大学的王星越,也并没有更保险。
更重要的是,戏班模式之下,艺人时常要为公司安排做出妥协,化身复制粘贴同类角色、同款演技的横店打工人。演员的灵气、粉丝的热情,在这个过程中都会被消耗。
学院派出身、有转型欲望的陈晓最终出走。许凯听话却赶上于正的低谷期,《从前有座灵剑山》挑战男频明明挺出彩,但没能延续下来。许凯回头拍了不少无效内戏与镶边男主,到现在班味儿过重,给到观众的新鲜感过少。以至于在现偶中瘦身成功的话题度还没有在古偶中状态不佳的时候高,怎不令人扼腕。
02 新的时代,新的打法
王星越本名王涛,中戏科班出身。2019年参演公益电影《深水区》入行,2020年签约于正。至今已播的、待播的剧集已超过10部,其中男主戏过半,不可谓不高产。
与前辈们不同的是,王星越很早就开始影视、综艺两手抓。2023年下半年,《为有暗香来》《宁安如梦》相继播出,令他真正开始在剧集观众那里有了姓名。从那时到现在,王星越已经参加过约7档综艺节目,除了剧宣型的《你好星期六》、《宁安如梦》剧综,还有芒果台综艺《来者何人》《全员加速中》的飞行,以及《五十公里桃花坞4》的常驻。
其戏外形象也远比同一时期的陈晓、许凯等清晰,专属记忆点更多:因为在《宁安如梦》中承担了大量中插广告而收获“面包癫公”称号;多部戏积累、在《墨雨云间》期间爆发的“内娱曹贼”;因为年龄、反差、营销、玩梗而不断深化的“小孩哥”标签等等。
究其原因,可能是于正终于决定躬身入局流量时代。因为2022年——基本可视为同一阶段,白鹿在《跑男》从嘉宾变成常驻,开启了流量花之路。许凯也逃离横店,参加《密室大逃脱》的录制并且终于配备了相关营销,让其“笨蛋帅哥”的一面被更多非粉大众知晓。
也可能是代际差异在艺人身上的体现。陈晓身上有80后的理想主义,敢想敢做。许凯身上有90后的打工人自觉,勤恳佛系。王星越身上则有00后的务实早熟,随时抓住戏外机会大胆表现:在《为有暗香来》直播中窜到周也房间、将其他男嘉宾锁在门外;在《墨雨云间》剧组给吴谨言留言“老公在此”,令网友一度嗑得不能自己。
当然,不可忽视的还有媒介与产业环境的变化。陈晓出道于传统媒体时代,综艺节目有限,神秘才是演员的正常状态。许凯出道的2018年已经是互联网时代,但短视频尚未崛起。《延禧攻略》的花絮量或许与《墨雨云间》差不多,传播力度却天差地别。人们对演员戏外状态的认知,很多时候是靠图文转述的。
而王星越从入行到小火这几年,内娱逐渐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真人秀。拍戏路透防不胜防,长视频主动为影视IP打造剧综,影视剧营业的形式与程度全面内卷,几大社区联动、网友对新红人的考古力度也是*……
总之,演员想躲在角色背后不被认识、不被审判,反而变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03 流量终结,何去何从
被变化推着走也好,主动调整打法也罢,于正这次能够将王星越推成男顶流吗?硬糖君认为:很难。
纵观于男郎们的事业路径,真正的问题是:他们在于正的力捧下通常红得比同龄人早,但又会因此错过真正的战场。
2014年的《古剑奇谭》是内娱演员流量化的开端,陈晓则于此时恋爱结婚,没能像其他85生花一样吃到*茬红利。
95生格局始于耽改101,成型于论坛炒作“待爆”。许凯却红在2018年,人与粉圈都过早演员化,无法为内娱核心用户提供选秀买股式的刺激与参与感。
王星越作为00生与95生一起进入“待爆”行列,对炒CP、提纯这一套也运用纯熟,看似是天选流量圣体了。但在未来更长的职业生涯中,他面对的可能又是不一样的内娱。
硬糖君此前讨论过,于正从未掌握RPS这一财富密码,因为他炒旗下艺人的CP炒得太直接,缺乏想象空间。而且他炒CP也好、鼓动CP二搭三搭也好,最终目的都是为剧赚吆喝,与耽改剧炒CP存在本质区别。
后者是冲着造星去的。通过角色CP将观众转化为剧粉,再通过真人营业令情感与流量由角色转向真人,最后通过解绑提纯分蛋糕。理想情况下不仅能制造出双流量,平台、杂志、品牌……很多其他环节也在整个过程中能分一杯羹。
从今年来看,于正、或者他的于男郎终于学会了炒CP与提纯,但“大人时代变了”,根本没多少蛋糕可分。或者用网友的话说,有粉可提才叫提纯,没粉强提顶多是萃取。王星越也好,新版杨康王弘毅也好,独美的小心思都招致了海量的嘲讽,而且并没有足够的唯粉与之对打。
归根结底,流量时代是真的终结了,依附于其上的种种玩法才会相继垮塌。关于这一点,已经有足够多的迹象在表明,足够多的因素在促成。
“清朗”行动之后,选秀、耽改两大造星机器被忍痛舍弃,大量明星榜单也被废除,已经没有那么多明目张胆的玩法来刺激流量、验证流量。制造流量的流程被大幅削弱,粉丝在其中投入的金钱、情感、时间精力都大不如前,新的流量也就越来越速抛、越来越水货。
同时,经历过热钱时代的洗礼,加上现实经济增长放缓,人们对“208w”彻底祛魅。路人对流量明星避之不及不说,追星人与嗑学家也转换心态,主张站起来追星,以自己感受优先,很多时候止步于三月剧粉,不再被轻易吸粉和提纯,去受那饭圈之苦。
崛起的短视频更极大改写着影视剧的消费方式。剧火不火,演员谁上桌、谁翻车,都掌握在路人大众手中,流量扛剧彻底成为伪命题。甚至于,短视频也在影响着长剧的创作思维,危及到爆剧IP的长尾效应。《甄嬛传》卡司可以将各自的角色吃一辈子,如今、未来又有哪部剧敢这样说?
在此情况下,炒CP其实转了一圈又回到了为剧服务,或者说,其能量就止步于为剧服务。那么,想见好就收的艺人和不肯放人的CP粉就需要磨合出新的默契,制作公司、经纪公司也需要摸索新的生存之道。
所以,王星越此时还试图通过炒CP提纯复制王一博的顶流之路,恐怕行不通,同王不同命,天时(媒介渠道)地利(影视产业)人和(追星心态)都不对。不过,于男郎们的案例倒是挺适合用于反焦虑——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赢在起跑线也可以是喜忧参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