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淼创科:二次冲击IPO,能否争下赴港保险中介“第一股”
低迷的资本市场,依旧没能阻挡机构进军的步伐。尤其是随着A股IPO节奏的收紧及沪深交易所上市门槛的提高,境外上市成为诸多企业的选择。
今年以来,已有6家保险中介在美股或港股市场跃跃欲试,或获得境外发行上市备案,或申请登陆港交所,或通过港交所聆讯,或已经成功赴美上市。
其中,今年4月份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的众淼创新科技(青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众淼创科”)在上市路上也迎来新进展。7月22日,港交所消息显示,众淼创科上市聆讯获通过,将登陆港交所主板上市。若顺利挂牌,意味着众淼创科将成为国内保险中介行业登陆港交所的第一股。
01
交出历年成绩单
二次冲击境外IPO
这已是众淼创科第二次冲击港股IPO。
2023年5月,众淼创科曾第一次冲击IPO,并在2023年8月7日获得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国合函〔2023〕1056号)。但从结果来看,并未通过。于是,今年4月份,众淼创科又重新向港交所递表,这次有了新进展。
此次通过上市聆讯,对于众淼创科而言,可谓意义重大,这也意味着其距离主板IPO只差临门一脚。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证监会给予众淼创科的备案通知书有效期仅剩约半个月时间,如在有效期内未完成上市,众淼创科或要更新备案。
为何对于上市如此执着?众淼创科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保险中介公司?在此次招股书中,给出了一些答案。
众淼创科成立于2017年3月,此前主要从事提供IT服务,2017年12月收购海尔保险代理后,众淼创科的业务就扩展至保险代理业务,并在发展过程中延伸出咨询服务业务。严格意义来讲,众淼创科主要是为企业及家庭保险用户分销各种保险产品,是一家保险代理服务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从其营收看,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保险代理业务、IT和咨询服务。
2021—2023年,众淼创科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20亿元、1.48亿元、1.74亿元;毛利分别为4804.9万元、6725.9万元、7451.3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699.2万元、3634.9万元、3899.3万元。2024年前4月,其营业收入为5864.4万元,毛利为2483.9万元,净利润为1482.9万元。
其中,保险代理业务为众淼创科贡献了绝大部分收入,该业务主要分销四类保险产品,即财产保险产品、人寿及健康保险产品、意外保险产品和汽车保险产品。具体来看,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4个月,众淼创科保险代理业务收入分别为1.16亿元、1.31亿元、1.56亿元及5480.2万元,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96.7%、88.1%、89.5%及93.4%。
除保险代理业务外,IT服务业务与咨询服务也均与保险代理有相关性。例如,众淼创科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及开发数字化解决方案,向包括保险业公司及来自不同行业的公司在内的各参与者提供IT服务;鉴于保险代理业务获得的保险用户群,衍生的交叉销售机会而提供咨询服务。
此次上市募资,众淼创科将用于发展保险代理业务、未来五年用于开发及提供IT服务产品,在保险中介及金融科技行业寻求审慎投资及收购等。而且,在IPO申请前,众淼创科已完成了A轮和B轮融资,合计融资约1.42亿元。
02
喜的是背靠大树有保障
忧的是深度绑定依赖强
除经营业务方面的看点外,众淼创科另一大看点就是在于股东方面。
资料显示,众淼创科原名为青岛全掌柜科技有限公司,其实是海尔集团旗下的一家公司。虽然众淼创科经过A、B轮融资,但在股权变化中,海尔集团的控股地位一直未变。据招股书显示,截至目前,海尔集团通过青岛海盈汇及青岛海创汇间接合计持有众淼创科约60.44%的股权。
如此来看,众淼创科与海尔集团旗下公司深度绑定,双方关联业务较为密切。
例如,众淼创科会向海尔集团购买多项服务以满足其业务及营运需要。具体来看,2021—2023年及2024年前4月,众淼创科就海尔集团及其联属公司所提供综合服务向海尔集团及其联属公司支付金额分别为540万元、570万元、370万元及60万元。
与此同时,海尔集团也为众淼创科的营收作出了贡献。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及2024年前4月,众淼创科归属于海尔集团企业保险用户的佣金收入分别为1828.8万元、2380.9万元、2410万元及910.7万元,约占佣金总收入的15.8%、18.2%、15.5%及16.6%。
另外,IT服务收入方面,2021—2023年及2024年前4月,众淼创科来自海尔集团及其联属公司的IT服务收入分别为57.7万元、604.2万元、873.2万元及166.5万元;来自海尔集团及其联属公司的咨询服务收入分别为79万元、234.6万元、146万元及28.5万元。
不过,众淼创科在招股书中表示,尽管有归属于海尔集团保险用户的来源于保险公司合作伙伴的稳定佣金收入,但公司已于往绩记录期间将保险用户群扩充至覆盖超过33.6万个家庭保险用户及逾1.7万个非海尔集团的企业保险用户。而且,海尔集团保险用户应占佣金收入已由2022年的18.2%下降至2023年的15.5%。
需要注意的是,众淼创科对向公司提供服务的五大供应商的依赖程度相对较高。具体来看,2021—2023年及2024年前4月,众淼创科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为4210万元、5860万元、7440万元及2680万元,分别占采购总额的58.5%、72.2%、74.7%及79.3%。
众淼创科在招股书中也坦言,倘未能与业务伙伴保持稳定的关系,公司的业务、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及业务前景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倘失去任何重要客户,或任何重要客户未能按预期水平合作,公司增长及收入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03
上市潮涌背后
“科技故事”不好讲
事实上,科技创新企业境外上市也是监管鼓励的一大方向。在6月19日召开的2024年陆家嘴论坛上,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鼓励融资额比较大、科技创新实力强的企业申请境外上市,特别是支持企业境外上市时更多选择香港。
如此背景下,保险中介领域也掀起了境外上市的热潮。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6家保险中介公司在美股或港股市场跃跃欲试,其中,2家保险中介公司已成功赴美上市,还有4家保险中介公司在等待中。具体来看,有家保险、致保科技先后于3、4月份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Yuanbao Inc.(元保有限公司)、益盛鑫科技、i云保以及众淼创科还在纳斯达克门外排队等待中,而众淼创科与手回科技则拟登陆港交所,其中手回科技递表已经失效。
纵观以上保险中介机构,大多强调自身科技属性。就拿众淼创科来看,自其成立以来,就注重数字化方面的转型,开发了多个在线平台,如“企业保险交互服务平台”、“全掌柜”App、微信公众号及微信小程序“全掌柜理赔中心”,旨在提升保险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为保险代理人提供全面的服务支持。
强调科技属性,不仅与当下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相契合,同时,科技创新还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保险业态,重新定义保险和保险中介,这正是转型期间保险所谋求的发展方向。
但“科技”口号好提,要讲好科技故事却不容易。有业内人士表示,不少保险科技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市场对其业务模式可持续性、成长环境等有诸多质疑。而且,市场及投资者是否愿意为保险中介公司的“科技故事”买单,取决于保险中介公司科技能力带来的实际价值、盈利能力、增长潜力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表现。
如此情况下,如何提高“保险+科技”的成长价值,则需要保险中介公司加大技术研发,引进和培养技术人才等,而这些均需要资本支持。为此,上市或成为这些公司谋求进一步发展的途径之一。
再者,WEMONEY研究室认为目前保险中介公司仍是以单一的佣金收入模式为主,虽然不少公司在积极谋求转型,但还需要经过市场的检验。
就像众淼创科在招股书中所阐述的风险,“我们可能无法提供多元化的保险产品及服务以有效满足我们保险用户的需求,这可能对我们的业务、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波士顿咨询研究报告表示,面对数字化时代的新一代客户,线上线下融合将是保险营销大势所趋,只有及时把握线上人群行为需求变化,方能抓住新机遇。
上市是起点而非终点,纵观当下已上市的保险中介公司,仍面临不少挑战,尤其是在可持续性发展方面需要不断探索,让“高光时刻”更持久,是很多保险中介都在寻求的发展思路。从一家技术类公司成长为一家保险业务类公司,众淼创科实现了一次跨越,但面对多元化的保险需求,众淼创科如何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讲好“保险科技”故事值得关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