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丑陋」的书为什么这么香?

访客 2024-08-07 15:12:34 51611 抢沙发

曾几何时,以《丑陋的xx人》为名的书在中国风行一时。我手头就存有五种,分别是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丑陋的美国人》、作家出版社于同年出版的《丑陋的日本人》、岳麓出版社1989年版《丑陋的中国人》、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丑陋的韩国人》、香港次文化堂出版社1990年版《丑陋的香港人》。此外,同一时期还有《丑陋的法国人》《丑陋的俄国人》的中文版出版,但我手头没有。

「丑陋」的书为什么这么香?

“丑陋”家族,可谓漪欤盛哉。

1、争相“献丑”的年代

如果细看分枝的话,“丑陋”家族香火之繁盛,更令人吃惊。

《丑陋的美国人》最早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于1987年推出,此后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先后推出了自己的译本。北方文艺出版社还分别于1999年与2014年出版了不同的版本。

日本学者高桥敷写的《丑陋的日本人》也不遑多让。在工人出版社于1987年*个推出此书的中文版后,转年广州文化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就推出了各自的译本。进入21世纪,还先后有古吴轩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现代出版社为此书续命。

高桥敷的《丑陋的日本人》还用《人性的荒野》为书名,于1988年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了一本装帧颇具学术气息的版本。

有趣的是,《丑陋的日本人》还有一个“小弟弟”,那就是由韩裔日本学者金文学所著的《丑陋的日本人》,它由现代出版社于2008年、2014年出版了两个版本,可见也不乏市场。金文学还著有《丑陋的韩国人》一书,先后由山东人民出版社与贵州人民出版社出过两个版本。

不过,与柏杨所著的《丑陋的中国人》一书在中国大陆的盛况相比,“丑陋家族”的上述成员,都不过是小丑见大丑而已。

1986年,湖南文艺出版社、时事出版社同时在中国大陆出版了简体中文版的《丑陋的中国人》,第二年,花城出版社跟进出了一版,这几个版本风靡一时。此后,包括时代文艺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都出版过此书。《丑陋的中国人》初到大陆时,中国尚未加入世界版权公约组织,不受版权约束。2006年,古吴轩出版社宣布首次获得《丑陋的中国人》在大陆的授权。2008年后,市场上只见人民文学出版社还在推出《丑陋的中国人》的新版本,料它要么与古吴轩出版社一道获得了此书在大陆的授权,要么在古吴轩之后获得了*授权。从2008年到201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先后出版了三四种版本的《丑陋的中国人》,其中包括插图笔记版。

尽管没有近30年中《丑陋的中国人》在大陆的发行量统计数据,但说它曾经是一本超级畅销书,并不为过,而个中原因也不难索解。上个世纪80年代,刚刚从政治动乱、经济崩溃边缘艰难折回的中国,痛定思痛,步入思想解放的新天地,开始从各个维度去面对自己历经血泪探索而犹徘徊在现代国家门槛前这一沉重事实,《丑陋的中国人》从传统文化与国民性角度,回应了国人的这一关切,加之柏杨犀利酣畅而不失典雅的文字风格,使得此书深深打动了国人。更重要的是,那个时代的风气是谦逊的,能容得下柏杨的犀利乃至尖刻。而这种谦逊,也得到了回报,彼时,具有反思精神、善于反求诸己的中国,在国际上予人以开放、进取的形象,并享受到这一形象带来的政治、经济上的诸般红利。

200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还出版了一本“丑陋”大书,将《丑陋的中国人》《丑陋的日本人》《丑陋的韩国人》《丑陋的美国人》《丑陋的俄国人》合为一集出版,名之为“经典珍藏版”。五“丑”荟萃,为不避“丑陋”的时代精神留下了一帧宝贵的剪影。

2、“丑陋”的鼻祖:《丑陋的美国人》

根据笔者掌握的资料,推究起来,《丑陋的xx人》这一类书的鼻祖,当属《丑陋的美国人》(Ugly Americans)。该书出版于1958年,在时间上远远*于其它“丑类”。

不仅时间上早很多年,《丑陋的美国人》更蜚声美国,播于国际。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该书前言中介绍,《丑陋的美国人》初版于1958年7月,但到该年年底,就已重印了11次。当然,各大媒体的热烈赞美更是连篇累牍。以笔者有限的资料,该书不但在美国出版了多个版本,盛名不衰,还在出版后的第二年,就有了德文版,相信略事搜集,应该不难发现更多语种的版本。此外,此书还被拍成了电影。在《20世纪的书:百年来的作家、观念及文学——<纽约时报书评>精选》(三联书店2001年10月北京第1版)一书中,《丑陋的美国人》也榜上有名。《丑陋的美国人》得到的另一顶冠冕是:它问世后,美国国务院立即将其列入外交人员必读书单。

那么,一本书是如何“丑得惊动了国务院”,以至于将其列为外交系统的必读书的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这是一本严厉批评美国国务院工作的书。《丑陋的美国人》出自美国两个报道东南亚事务的记者之手,它的表现方式是小说,但本质上却是一本纪实之作,主题是辛辣、无情地揭露美国外交工作中的官僚主义与不专业。两位作者在后记中交代,书中的人物虽都只存在于想象之中,故事背景也纯属子虚乌有,但“我们描写的每一件微小的、有时是令人痛心的事情却实实在在是发生了的·······发生过很多次。”在二人看来,在充满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大事件的时代,他们笔下的这些小事绝不应该被美国人忽视,因为“一个民族可以一个分子一个分子地、缓慢地失去它的外张力和内聚力。”

两位作者浸淫东南亚事务报道经年,是老江湖,对于美国在东南亚的外交政策、外交官素质及行事作风抱持强烈负面看法,可谓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们眼中的美国外交官,很多人不通驻在国语言,很少接触当地人,只会整天在小圈子里吹牛聊天。与之形成对照的是,俄国的外交工作人员,每十个人中有九个在到任之前就已能用当地语会话、阅读和写作。亚洲各国的俄国使馆里的工作人员,从官员到速记员、电话接线员、司机、服务员,全都能说能写东道国的语言。美国外交行业吸引不到国内的才俊,招来的都是一些平庸之辈。许多亚洲国家的使馆每天为了迎接大人物忙得团团转,简直不像个外交机构,倒像是旅游公司。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美国人在亚洲的大城市里作茧自缚,死气沉沉,不断误解着亚洲人的感情与需求,在两位作者成书前的两年中,东南亚每个国家的首都的新闻界都掀起过至少一次强烈的反美运动。

美国政府在东南亚国家的大型项目,在两位作者笔下也都是失败的。在他们看来,当地需要的,是些小而美、能给老百姓带来实惠的项目,而这些大项目远水不解近渴,只有少数当地政客才对它们感兴趣,成了当地政客们捞取政治资本和侵吞公款的工具。“我们一直在向亚洲各国提供不正确的援助。我们已经忘记了自己的过去,竟以为出钱出枪就能换得友谊。我们应当想起,追求自由的尊严才是我们生活的道路。”两位记者真是为美国操碎了心。

其实,《丑陋的美国人》书名中的“丑陋”一词,是一语双关的,它既指那些仪表堂堂、西装革履但患有严重官僚作风、不专业的美国外交官,也同时指一些相貌丑陋但却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美国派驻东南亚的专家,这些专家不属于外交官序列,但他们要远比外交官接驻在国的地气,其中的代表人物,是工程师阿特金斯与其妻子。两人都其貌不扬,甚至可以说丑陋,但像了解自己的身体一样了解当地的情况,并且彻底与民众打成一片,一心一意帮助当地老百姓办实事。阿特金斯就与妻子一道,用土办法解决了一个村庄的灌溉用水问题。两位作者在“丑陋”的阿特金斯与妻子身上花了不少笔墨,也投入了真挚的感情,而目的,显然是为了给那些外表光鲜的美国外交官们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可谓用心良苦。在两位作者看来,像阿特金斯与妻子这样外形丑陋但道德高尚、脚踏实地的美国人,才是美利坚的脊梁。

美国国务院负责美国的外交事务,对于《丑陋的美国人》这本对其所负责的领域的工作几乎火力全开的书,没有否认,更没有去反击,相反却让全员学习该书,这当然不是由于国务院多么高风亮节,而是因为,作为公权力,它已是被关在笼子里的狮子,失去了向社会公器咆哮的能力。此外,出自这两位老江湖之手的书,一定是打到了美国外交战线上的七寸,以扎实的材料道出了当时美国驻外领域真实存在的弊病。这样的文字,无法不赢得被批评者的重视与尊重。

令人多少有些不解的是,《丑陋的美国人》这样一本辛辣揭露美帝外交领域丑事的书,在美国大行其道,而在光明日报出版社这一版的版权页上,却注明了“内部发行”的字样。《丑陋的美国人》出版后,《纽约时报书评》刊登的评论文章说,该书“足以成为未来历史学家的研究素材”,并预言其“势必获得不可动摇的地位”。隔着近70年的岁月,展读此书,你会相信此言不虚。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161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