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保险上市两年业绩“变脸”,员工持股计划财富盛宴化为泡影
来源:华博商业评论
曾几何时,股权激励被打工人视为公司上市后通往财富自由的捷径。然而,阳光保险上市后,参与持股计划的员工不仅未能享受资本市场的财富盛宴,反而因为自己的账户在锁定期内出现巨额浮亏,只能干着急。
阳光保险于2022年底在港股上市,发售价为5.83港元/股。然而,上市首日,阳光保险即迎来“破发”,最低报5.51港元,跌幅5.49%。随后阳光保险股价一路下跌,截至2024年9月3日收盘2.81港元/股,股价较发售价已经“腰斩”。
阳光保险股价持续下跌,不仅让二级市场上的投资者亏损惨重,就连自家员工也未能幸免。
公开资料显示,阳光保险在2016年曾推出过一项员工持股计划,向公司的核心骨干、关键岗位人员配发4.4亿股内资股,认购价格为人民币4元/股。该持股计划还规定,自公司上市日期起,员工持股计划所持股份锁定三年。锁定期满,每年度减持比例原则上不得超过员工持股计划所持股份总量的25%。
也就是说,员工持股计划的股份要到2025年12月9日才能卖出。然而,公司上市近两年,股价早已跌破了认购价,参与持股计划员工账户已经出现了巨额浮亏。
据2023年年报披露,公司参与持股计划的员工有3688人,少于原计划的4000人。如果在锁定期结束后,公司股价未能上涨至认购价以上,参与持股计划员工或将不得不面临亏损的局面。
而作为阳光保险上市时首批机构投资者,方大特钢已经认栽“割肉”。2022年11月,方大特钢设立QDII信托投资项目,动用4.3亿元人民币,购入阳光保险7,872.20万股。
这笔投资遭受了重大损失,方大特钢在今年一季度披露的公告显示,以阳光保险股票为基础资产的委托理财产品已出现1.2亿的未实现亏损。2024年半年报显示,方大特钢投资信托产品本期公允价值损失1.18亿元,累计损失2.26亿元。
实际上,2023年9月,方大特钢已经“割肉”一部分信托资产,赎回信托份额1,100万份,回收资金803.11万元;赎回后,信托份额由4.3亿份减少至4.19亿份。
如果说方大特钢亏损是“冤大头”的话,那么在持股计划中浮亏的员工可怨不得别人,因为参与持股计划的员工基本上都是阳光保险的核心人员,他们对公司业绩表现负有直接责任。然而,上市以来,阳光保险业绩不尽人意,甚至可以用“变脸”来形容,这也是导致公司股价持续低迷的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2019年、2020年、2021年,阳光保险的总保费收入分别为879.07亿元、925.69亿元、1017.5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86亿元、56.19亿元、58.83亿元,业绩呈现稳步增长之势。
而上市后,阳光保险的业绩就开始掉头,2022年阳光保险总保费收入1087.4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8亿元,同比下滑17.03%。2023年总保费收入1189.1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4亿元,同比下降16.8%。
2024上半年,阳光保险的总保费收入达到764.6亿元,同比增长12.8%,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1.4亿元,同比增长8.6%,业绩持续低迷。其中财险业务净利润在2023年同比下降36.1%后,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仅为5.05亿元,同比下降38%。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