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首提“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货币政策再提“适度宽松”!明年经济工作详解

访客 2024-12-09 18:11:32 15800 抢沙发

市场应声大涨是对明年经济工作超预期积极定调的最好回应。

首提“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货币政策再提“适度宽松”!明年经济工作详解

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会上针对2025年经济工作的部署安排备受市场关注,特别是会议对明年宏观政策有诸多积极定调的新表述,激发了市场对明年出台更大力度宽松增量政策,更有力支持经济发展的期待。

受会议释放的超预期利好消息影响,富时A50中国指数期货17:00重开后迅速走高,涨幅扩大至1%,该指数下午5时收盘上涨4.66%。港股方面,截至9日收盘,香港恒生指数收涨2.76%,恒生科技指数涨4.3%。此外,中国资产美股盘前大涨,3倍做多富时中国ETF盘前涨超18%,2倍做多中国互联网股票ETF盘前涨12%,2倍做多沪深300ETF涨超10%。

有市场分析指出,会议提出“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这在历史上是首次提出,可以看出政策当局稳增长的决心,政策从被动应对转换为主动出击。“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14年以来首度重提,预计明年央行将采取更大力度的降息降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表态积极、主动作为,财政加码的方向在传统投资和民生之外,仍将进一步加码消费和房地产领域。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还表示,会议把需求政策放在了放在九大重点工作第一位,提出“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内需”。促消费将成为扩大内需的主要抓手,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在2025年有望延续、扩围、扩容。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是“两重”和新基建领域。稳住楼市股市,更加重视微观主体在经济中的获得感,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作为居民财富蓄水池,是稳定预期、激发经济活力的重中之重。此外,会议首提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切实推进新型城镇化,以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建设为抓手,通过产业转移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预计将增加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将“顺利完成”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时指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改革开放持续深化,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序有效,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将顺利完成。

在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发力下,进入四季度以来,经济运行持续回稳向好。近期公布的多项月度经济数据和高频数据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动能边际改善。12月9日乘联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销量达到126.8万辆,同比增长50.5%。

中金公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首席国内策略分析师李求索对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表示,投资端实现逆季节性平稳,建筑资金到位率边际改善,钢铁建材表观消费量环比小幅回升;消费端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推进,预计后续社会消费品零售表现有望继续修复。

展望2025年,经济学家和市场机构较为一致地认为,明年经济增长目标将继续维持在5.0%左右。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此前表示,30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正在加快落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在深入实施,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正在融合发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认为,一揽子增量政策提振了市场信心,资产市场回暖也有利于修复资产负债表,改善市场预期,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改革举措有望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这些都是明年经济稳定向好运行拥有的有利条件。

财政货币政策“双宽松”,更高赤字率与新一轮降准降息可期

我国将在2025年再度实施“积极”和“宽松”组合的财政货币政策,明确逆周期调节力度将是“超常规”,明显释放政策加力信号。

对于财政政策如何“更加积极”,财政部已提前确认将在新的一年积极利用赤字空间、扩大专项债券发行规模、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大力度支持“两新”、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等。这意味着明年赤字率将较今年3%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增专项债限额也将超过3.9万亿元。

财政赤字率是观察财政政策力度的重要指标。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已多次表示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预示明年赤字率将较今年3%的水平进一步提升。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赤字率提高到3.5%以上乃至4%可起到扩大总需求、释放稳增长强烈信号、缓解地方财政压力三重功效。

在中央财政资金投向方面,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认为,明年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补贴力度还会扩大,涵盖的商品品类也会进一步增多。

对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章俊认为,“适度宽松”是金融危机期间的货币政策基调,是货币政策中最宽松的表述。预计央行明年将采取更大力度的降息降准,全年可能累计调降政策利率40—60BP,引导5年期LPR下行60—100BP。全年可能累计降准150—250BP。

央行行长潘功胜近日表示,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和政策取向”“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企业和居民综合融资成本。”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表示,新一年降准降息均有空间。从量的角度看,当前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相较5%的隐形下限仍有一定空间。从价的角度看,央行或选择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时段,并以下调存款利率作为配合。

全方位扩大内需信号积极,促消费将有更多增量政策

会议指出“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释放了明年继续加力支持国内需求的积极信号。

今年7月,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出台。其中,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的“真金白银”为消费者、企业和市场都注入了信心。

“1500亿元左右的特别国债(资金)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这是历史上罕有的情况。用中央政府资产负债表促进老百姓消费,与过往主要通过基建和产能改造来形成资产的方式相比,已经迈出半步。”邢自强近日指出。

从实际效果看,有力度的政策举措正推动消费潜力加速释放。商务部全国家电以旧换新数据平台显示,截至12月6日24时,2963.8万名消费者购买8大类家电产品4585万台,带动销售2019.7亿元,其中一级能效产品销售额占比超过90%。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日前从商务部获悉,本轮全国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耗时79天,从1000亿元到2000亿元仅用40天。

因此,当前各方对于明年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接续政策都持乐观积极态度。为进一步优化以旧换新政策,除资金加力外,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还指出,还可以在消费品回收环节细化各项工作,如增加回收渠道的多样性、提升回收物品的价值评估透明度、探索与更多行业合作等。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既要挖掘消费潜力,也要提高投资效益。在政策举措方面,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已透露,将优化实施投资重大政策。包括抓紧研究适当扩大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的领域、规模、比例,尽快出台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的具体改革举措等。

“预计明年的促消费政策将从刺激消费意愿和增加消费能力两端协同发力,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仍然有扩大范围和提升额度的空间,养老、生育等补贴政策也有望进一步加码。”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称。

面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会议指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目前国内宏观部门对此已有所部署,例如,商务部近日发布了《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海关总署也推出了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企业通关便利的十六条措施。

“大国在政策选择方面要有能动空间。”北大国发院校友学院发展基金讲席教授卢锋表示,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更重要的举措仍是“做好自己的事”,即将宏观结构调控与深层体制改革结合,形成再平衡格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从而增强国内经济稳健基础。

楼市股市“点名”要“稳住”,看好市场持续回暖

会议指出,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这定调了下一阶段的楼市股市发展方向。

在股市方面,以9月24日为始,一系列宏观经济、金融领域、产业领域政策“组合拳”密集释放,诸多重点改革于关键处落子,激发了资本市场的做多热情,中国资本市场呈现出积极变化,投资者信心明显提振,A股、港股和海外中国资产交投活跃。

一组数据显示,10月以来,A股的日均成交金额在2万亿元左右,远高于前9个月7885亿元的日均水平,交投活跃度保持在较高水平,多路资金大规模入市。其中,公募基金总规模创新高、活跃私募持续加仓、外资10月以来仍为净流入,机构资金用真金白银看好中国资本市场。

为了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让各类资金“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记者了解到,当前证监会正在研究制定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实施方案,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健全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和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的体制机制,针对一二级市场定价、投资者保护等制约市场功能发挥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带动制度完善。同时还将加强改革协同,把握好时度效,确保各项改革举措可操作可落地可预期,取得实效。

中信证券总经理邹迎光表示,资本市场生态正经历根本性重塑,上市公司质量显著提升,投资者回报逐步改善,中国资本市场已站上新的改革起跑线,这将吸引更多如产业资本、保险资金、银行理财等耐心资本持续流入,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改善市场生态,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和底层逻辑将更加稳固。

在楼市方面,在一揽子新政的密集叠加影响下,当前房地产市场也在出现一些趋稳的迹象,如重点30城新房成交面积在11月份达到年内新高,部分城市土拍市场出现民企高溢价拿地个例,前11月份百强房企销售总额同比降幅继续收窄……

随着增量政策举措逐步落地、加力见效,后续的楼市或将持续温和修复。住房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原主任秦虹预计12月保持整体向好趋势问题不大。同时,明年房地产市场降幅收窄、一线城市核心区止跌企稳也将是确定性因素。

明明认为,在“稳住楼市”的要求下,后续金融、财政等领域的地产支持政策有望进一步加码,例如进一步降低按揭贷款以及公积金贷款利率、加大收储力度、优化房企融资条件等。对于股市而言,政治局会议已基本为明年政策定下积极基调,市场风险偏好有望维持高位,且经济复苏趋势明确,预计在政策预期和经济趋势的双重推动下,股市有望延续震荡上行态势。

政策更加注重协调配合,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将加强

2025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关键之年。本次会议提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要坚持求真务实,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协同联动,加强预期管理,提高政策整体效能”。

分析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谋划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系统集成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高培勇日前表示,抓主要矛盾,从稳预期入手,来做好当下的宏观经济治理工作可能是必由之路。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治理当中面临最严峻,最复杂的挑战集中体现在“兼”字上,在目标上要扩需求和稳预期两个目标相兼容;在举措上,要改革和政策两个方面兼施;在功效上,要做到标本兼治。事实上,在近期的宏观经济实验当中经常发现政策和改革缺一不可,要跳出惯性思维,聚焦稳预期和扩需求双重目标,坚持标本兼治,坚持改革和政策兼施。

会议还提出,要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增强区域发展活力。过去一段时间,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工作,不断丰富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战略和政策体系。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区域战略稳步推进,区域板块之间融合互动,发展均衡性逐步增强,形成了协调发展新格局。

东西南北中纵横联动,区域板块发展平衡性持续增强。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通过实施重大国家战略,我国区域发展协同协作步伐不断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带动作用的动力源,对于加快形成更加高效、更为科学、更可持续的区域产业和经济分工布局,各地区发展动能不断释放,区域经济表现出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和长期向好的态势,这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让科技创新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主引擎”

新质生产力作为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不仅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关键任务。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工信部总工程师赵志国介绍,我国研究制定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措施,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壮大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生物制造等新产业新赛道。

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不断成长壮大。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瑞东指出,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0%,增速比全部投资高出6.6个百分点,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新质生产力正在加快形成。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需要多种社会资源的合力,同时也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持。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先后出台“支持科技十六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措施,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支持优质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领域集聚。

尤其是“并购六条”落地以来,资本市场并购浪潮涌动。当前战略新兴行业A股上市公司数量接近2700家,9月底以来,已有280多家上市公司披露资产重组事项,新兴产业成为并购重点领域。

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李扬指出,要建立新质生产力产业创新协调机制,聚焦前沿科技领域,开展行业共性技术研发规划与跨领域研发政策协调,鼓励多元创新主体聚焦科技前沿开展自由探索。在科技创新相关支持政策保障方面,则要依托资本市场、产业金融与产业基金等新型金融工具,扩大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提升长期投资资本助力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章俊预计,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实施重点领域强链补链行动,促进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发展。

明明也认为,未来政府投资将更加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等领域发力,减少低效、重复建设,把钱用到刀刃上。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5800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