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IPO,花5亿设计logo的车企太难了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Pro
今年10月,是哪吒汽车10周年的司庆,按说是该庆祝的,但是员工们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们遭遇了职场悲情三件套:欠薪、降薪、裁员。
老板们也不轻松,因为哪吒汽车这时候已经陷入了“四面楚歌”:
1、供应商开始讨债,有的因为4800万欠款,直接把哪吒汽车告了;
2、公关公司被欠了5000多万的营销费用,也开始起诉了;
3、有的银行更狠,已经开始抽贷了,半年抽了20亿;
4、用户开始在社交平台发帖,自己提不到车,销售居然也开始劝用户退定金了。
这里面,供应商能决定生死。
车企和供应商的关系,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比亚迪能让供应商降价10%,但哪吒被供应商逼到了墙角。
为啥呢?
不少核心供应商明确表示,想要配件,那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账期?不可能的。
但哪吒给不了钱啊,可以想象,接下来可能就是恶性循环了:没有零部件,工厂不得不停工,那么汽车无法交付,用户退单退定金,然后车企就更没钱来购买零部件…..
后来的解决方案是,拿车抵债,直接用低于市场价的对价,把车给供应商。
但更强势的供应商可不吃这套,比如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既是哪吒的供应商,还是股东,2021年11月的D+轮,成为哪吒汽车的投资方。
前不久,哪吒汽车和宁德时代也开启了新一轮的价格和账期谈判。
据说场面一度非常尴尬,哪吒的CEO张勇、董事长方运舟都上了,给出的方案也是拿车抵债,用跑车车型哪吒GT的库存车,来抵消货款。
但是宁德时代方面也一点没惯着,甚至直接挑明,“你们没面子了”,“周鸿祎来了都不好使”。
是啊,本来就不好卖的车型,到宁德时代手里,依然不好卖,要钱还是要车,其实很好选择。
谈判最终没有结果。
没多久,哪吒的CEO张勇就下课了。
很多人可能就要奇怪了,一直以来,都是这个张勇给哪吒站台,咋说下课就下课了呢?
这就是哪吒的与众不同之处了,雷军、李斌、何小鹏这些创始人都站在前台冲锋,而哪吒的创始人基本都站在幕后,这位创始人叫方运舟,他是汽车专业科班出身,在创办哪吒之前,是奇瑞新能源的副总,2018年创办了哪吒之后,他拉来了老同学张勇当CEO,这对组合就这么固定下来了。
创办之后,哪吒也是靠融资过日子,天使轮融资是在2017年完成的,之后,又搞了10轮融资,总共228亿。
2022年,哪吒迎来了高光时刻:销售15.2万辆,成为造车新势力的销冠,地方政府也纷纷求合作,浙江桐乡、广西南宁、江西宜春,这些地方不仅建有哪吒的工厂,当地国资也是哪吒的股东。
当然,最出名的股东是360,周鸿祎也想在造车界分一杯羹,没少给哪吒站台,但是啊,这两年哪吒多少有些不争气,投资者是真的难赚钱,哪吒是真的“硬亏”。
最近3年,哪吒的毛利率是-34.4%、-22.5%和-14.9%,3年亏损183亿,而手里的现金,就剩下4亿,而2022年的销冠,也被曝出是先上了不少车牌冲销量,而后甩卖二手车去库存,那毛利率肯定不行啊。
钱都花在哪了呢?
造车肯定花了不少,但工资支出也不少,创始人年薪4768万,CEO年薪也超过3000万。
还有些支出,把投资人也惊得目瞪口呆。
比如张勇上任,最大动作是花5亿,换了个LOGO,该说不说,小米200万一个LOGO还是太便宜了。
周鸿祎在直播里面听到5亿的时候都惊了,“你别说了,再说暴露的问题就更多了”,“哥多卖点车行吗?”
19个亿的真金白银投下去,周鸿祎也心疼。
周鸿祎建议张勇学学雷军,但是张勇在微博说自己“不会表演”;
在工厂里面,周鸿祎想直播生产过程,结果,工厂要么在装修,要么在调试,本来想“吊打雷军”的,结果自己的脸被打得生疼。
这届CEO,老周也真的带不动。
坊间一直在传,周鸿祎要退,这事儿还真有苗头:
1、之前卖掉了一部分股份;
2、车展坐车顶被称“最老车模”,但是屁股底下的车是东风的;
3、高调卖掉了自己的迈巴赫,购入12辆国产新能源,出来一大堆车名,但是没有哪吒;
事件都很出圈,赚足流量,但是没咋带哪吒玩儿。
周鸿祎对哪吒的评价是,“自嗨”。
哪吒的营销确实是短板,但更缺的是能打的爆款。
不过,这也跟管理层的操作有关系。
本来,哪吒L是有“爆款相”的,虽然被周鸿祎吐槽名字难记,但是哪吒L还是爆单了。
这款13万-16万的车型,上市15天订单3万,那时候的市场评价是,“有哪吒L,哪吒汽车就凉不了”。
按理说,这个时候应该抓起哪吒L猛冲销量,结果呢,哪吒又出了台新车,新车销量上不去,L的销量还被耽误了。
7月份,哪吒L销量5628台,到10月份,只剩下1990台。
现在大家的普遍预测是,月销两万是新能源的生死线,但哪吒10月份,只有6003辆。
为啥落得这么快?说法还真不少:
1、当初的高光时刻,纯粹是因为10万级的市场空白被填补,但是当初为了交付,搞出了大批库存;
2、内部也比较混乱,6款车,6个智驾方案,6个供应商,互相还不兼容,摊子越铺越大;
3、管理层和资方之间,对于市场、资金、业务也越来越大。
按说,一个还算知名的大品牌,有工厂,有产品,还是值得救一救的,但是大家好像都在观望。
4月份,消息说南宁、桐乡、宜春国资会出资50亿;
11月,说南宁方面给了供应链金融支持。
但是,后续好像就没啥实质性的动作了。
在撸掉CEO张勇的时候,方运舟发了内部信,给哪吒定了目标:
“在全力以赴实现IPO的同时,未来2-3年内能实现销量一半在内、一半在外,2025年内整体毛利率转正,2026年公司整体盈利”。
又在卡时间线。
淘汰赛一直在继续。
2017年,造车新势力大约有300家左右,现在有多少呢?大约50-60家左右。
有些在PPT阶段就被卷死了,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有些则挣扎出点名堂来,最终也还是去了,比如威马。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是全球卷王,新能源早就是红海市场。
大家都在卷啥呢?
上游卷资本,中台卷供应链,终端卷价格。
反正都是金融的玩法,不顾成本抢份额,最后胜者通吃。
何小鹏曾在2023年预测,这场淘汰赛中的造车新势力:5年后剩25家,10年后剩10家左右。
最能能留下谁呢?
何小鹏预测的下一阶段的赛点,谁能达到年销售100万辆,谁就能“上桌吃饭”。
年销售100万辆啥概念呢?
按2023年的数据,是丰田的十分之一,比亚迪的三分之一,特斯拉的二分之一。
但是对于新势力们而言,是理想的2.7倍,蔚来的6倍,小鹏的7倍,哪吒的7.8倍。
这个预测能否成为标准存疑,这个市场,可能也不止哪吒一家卷不过。
大家都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