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小城为何被称为“抹茶之都”?
西南小城因其盛产高质量的抹茶原料,以及深度加工和广泛推广抹茶产品而被称为“抹茶之都”,这里的自然环境优越,气候适宜茶叶生长,加上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独特的文化特色,使得这个小城成为国内外抹茶产业的重要基地,小城通过举办抹茶文化节等活动,进一步推广了抹茶文化,提高了其在全球的影响力。
铜仁,这个贵州小城,正因为抹茶产业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
最近,“日本抹茶短缺”的新闻引发全球关注。据了解,受去年夏天创纪录的高温天气影响,日本制作抹茶的原料茶碾茶今年大量减产,交易价格创纪录。日本茶协会数据显示,碾茶的价格不断攀升。今年5月在京都的拍卖价格同比增长170%。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抹茶的价格还在继续上涨。整个6月,在日本京都宇治——这个几乎和日本抹茶画上等号的城市,不少抹茶店为了保证对寺庙、神社等重要场所的供应,开始限制游客购买抹茶。
而日本将目光投向了铜仁,加大对抹茶的进口力度。2025年上半年,铜仁就已经向日本出口了16吨抹茶,近期还有多批次抹茶即将发往日本。
早在2023年,铜仁的梵净抹茶产销量,已经跃居全国第一,出口量则排名世界第二。彼时,网络上“农业大摸底”之后,外界突然间发现了这个抹茶赛道的“隐形冠军”城市。
时隔两年,当业界再次将目光聚焦这座“中国抹茶之都”时,铜仁的抹茶产量和生产模式,已经有了进一步提升。
铜仁,这个贵州小城,是如何一跃成为“中国抹茶之都”?
抹茶产业快速崛起
在抹茶这个行业细分赛道上,铜仁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从出口量上看,2024年铜仁抹茶出口量达到了180吨。到了今年上半年,铜仁抹茶出口量已经达到了230吨,这意味着仅上半年,铜仁抹茶的出口量就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
铜仁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但成为“中国抹茶之都”的故事,近期才被外界所熟知。据了解,2018年铜仁市获授“中国高品质抹茶基地”称号,目前全市已建成高品质抹茶原料基地8.5万亩。
那么,铜仁的抹茶行业是如何崛起的?作为深耕茶业行业几十年的“老兵”,贵茶集团副总经理兰方强见证了铜仁抹茶行业的崛起。
兰方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最近十几年时间,国内茶叶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虽然铜仁有着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但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围,仍然是一道难题。他说:“国内的茶叶赛道,多年形成了名优茶叶品类和产地高度捆绑的情况,比如谈到绿茶,有西湖龙井;谈到红茶,有正山小种;谈到白茶和黑茶,则有福鼎白茶和安化黑茶。相比这些让人耳熟能详的地域品牌,贵州茶产业,能让人一下子想起来的知名地域茶品牌几乎没有。”
抹茶的生产与加工工艺,与传统茶叶的产销形式不同。抹茶,这一茶饮的发祥地实为中国。早在魏晋时期,中国就有“末茶”一说,“末”即为“粉末”。这种将绿茶打磨成茶粉的饮用方式,在唐朝时兴起、宋朝时达到鼎盛。抹茶的制作过程别具匠心:采用新鲜绿茶,通过蒸青的方式做成茶饼,在需要食用时,将茶饼打磨成细粉。近二十年来,日式抹茶产品重新传入国内,引发了不少年轻人的热捧。
“在多次市场调研后,我们发现抹茶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特别是与来自美国的茶叶客户交流后,我们更坚定地计划开发抹茶产品,因为不单在国内,在美国抹茶也有较大的市场空间。此外,入局抹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开国内竞争异常激烈的绿茶、红茶等赛道。”兰方强说。
据了解,作为铜仁茶产业领域的龙头企业,贵茶集团从2015年左右开始布局抹茶产业,在它的引领和带动之下,铜仁的抹茶产业迅速崛起。
而产业崛起的过程中,兰方强表示,铜仁的抹茶产业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对产业的方方面面施行了更严格的标准。他说:“我们产品用的是欧盟标准,比国内同类型标准严格得多,这让产品受到了越来越多客户的青睐。”
地处武陵山脉腹地的铜仁江口县是铜仁抹茶的主产地,到了2024年,这里已经拥有全球最大的抹茶单体精制车间,抹茶年产量达1300吨。
“铜仁抹茶原料基地,选择的都是生态环境好、茶园管理好、相对集中连片的茶区,推广了高效种植技术。从品种选择上,则是选取了福鼎大白茶、‘龙井43’等叶绿素和氨基酸含量高的适制品种茶园,通过茶园土壤、茶树鲜叶‘双检’合格后纳入抹茶基地管理,从源头保障原料品质。”铜仁市农业农村局茶产业发展科科长、正高级农艺师徐代刚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他说,铜仁还制定发布了《梵净抹茶茶园管理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全面推广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
产业价值有待深挖
相比于传统名优茶品使用场景较为单一的情况,抹茶的用途较为广泛,包括但不限于新式茶饮、冰激凌、烘焙食品、化妆品、保健食品等。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抹茶健康属性被越来越多人熟知,其市场前景还在扩大。
“去年贵茶已成为世界抹茶产量排名第二的公司,产量第一的公司是日本的Aiya公司。我们的规划是到2027年,使贵茶跃升为全球抹茶产量世界第一的公司。”兰方强说,现在公司的客户包含了涉及抹茶的茶饮品牌、烘焙品牌、化妆品等方方面面的头部品牌,比如海底捞、益禾堂、沪上阿姨等。
据悉,目前铜仁的抹茶产业,主要销售渠道是供应商家,即成为优质原料供应链的一环,销售占比超过80%。
但在艾媒CEO张毅看来,销售抹茶原料固然能获得一定收入,但抹茶产业的价值远远不只是成为供应链上的一环。在他看来,这一产业还有更大潜力值得挖掘。
提到抹茶,日本是绕不过的话题。公元9世纪,抹茶被遣唐使带到日本。从此,抹茶在日本大行其道,并且逐渐形成比较系统的仪式。但在中国国内,饮用抹茶的习惯在明代开始式微。直到20世纪末,中国从日本引进碾茶的生产技术,抹茶文化及抹茶重新回流我国。
在日本,“抹茶之乡”京都宇治,闻名全球。宇治之所以获得日本“抹茶之乡”的称号,最开始也是因为其是日本重要的抹茶产地。而最近20余年,则得益于当地将抹茶所有的周边产品和旅游体验,包装成“日式美学”。
2003年开始,京都府山城广域振兴局开始致力于“宇治茶乡”的营造。在《山城地域振兴计划》中提到,将“通过汇聚、连接和完善各种宇治茶相关资源(茶园、设施、历史、文化、人物等)……增加宇治茶爱好者的数量。”振兴局邀请了专门的景观设计师进行茶田设计,另外,还共设立了5条宇治茶历史街道,供游客们了解宇治茶的历史、文化、产业、风景等等。
在张毅看来,虽然外界经常将抹茶与日本文化直接关联,但作为抹茶最初的发源地中国,如果深挖历史,讲好抹茶故事,特别是找到自身的特色,同样能更好挖掘这一品类的价值。“中国是茶饮的发源国,有太多历史值得品牌挖掘,抹茶这一品类同样不例外。当然,宇治对抹茶的城市营销案例,同样值得借鉴。”他说。
不满足于只做供应链品牌,目前铜仁也开始持续挖掘抹茶的价值。
徐代刚介绍,现在铜仁已经连续举办4届梵净山抹茶大会,拍摄抹茶主题电影、创作抹茶主题歌曲、编写抹茶主题书籍,举办抹茶文化宣传周、抹茶雅集、抹茶产业青年人才创意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还推动抹茶与铜仁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旅游品牌深度融合,他说:“现在铜仁还以江口县为核心规划建设抹茶小城,以江口县梵花街、碧江区中南门历史文化街区为重点规划建设抹茶街区。”
而铜仁本地,最近几年也诞生了抹山集、抹香集等围绕抹茶的新式茶饮品牌。
在张毅看来,抹茶这一品类,在城市品牌建设层面,还值得铜仁做更多更深入的挖掘。
记者:赵越
编辑:孙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