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的松弛感,正在慢慢流失
傍晚六点的纽约街头,公交车、私家车、自行车和行人把马路挤得水泄不通,谁也不遑多让。每个人看上去行色匆匆,鲜少有人注意到远处金色的晚霞。
一万多公里外的越南胡志明市,同样金色的晚霞,将市政广场、公园长椅、人行道,乃至天主教堂圣母像前同样拥挤的人群身影拉长。不同的是,这里的人们似乎并不争分夺秒。
有人停妥自己心爱的小摩托,携小食和饮料,掏出一片野餐布,在西贡邮局前席地而坐,神色轻松地讨论着潮流、恋爱、烦恼与梦想。
整座城市的松弛感从此刻蔓延到街头,那是一种建立在未来会好的稳定预期下,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气质。
但胡志明市有自己的历史包袱。在这座城市里,可以轻易地找到一千年前来自中国的痕迹(中国古称安南),一百年前法国殖民的痕迹,还有越南战争十四年的美国痕迹。伤痛愈合之后,这座城市改名西贡,并在此后缓慢地发展了半个世纪。
然而,如今来到胡志明市的游客,对这一切似乎并不在意。他们更喜欢那座始建于1876年的新定教堂,在经历了漫长的81年后,于1957年被涂成了粉色,无意间戳中当今网络世界的流量密码,成了当下人们熟知的粉红教堂。而这座教堂的原名,人们大抵都已经忘记了。
胡志明市乃至整个越南,似乎和这座教堂一样,从历史中走来,如今也需要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1、走向街头
每天傍晚8点,吴阿姨都会准时挑着扁担,在繁华的胡志明市中心*郡,挑一片空地,搭起自己的“街头餐厅”。
扁担的一头是饮料和塑料椅,另一头则装满了新鲜食材和厨具的泡沫箱。
在胡志明,这样的“街头餐厅”最能带给人惊喜。摊位是流动的,每天的菜单不尽相同,味道家常又温馨,价格也亲民。
在固定位置的临街餐厅和咖啡馆中,室外的位置也总是*被坐满。
作为全球第二大咖啡生产国,加班文化下流行的冰美式在这里不是主流,咖啡更贴近它本来的面貌——一杯值得在休息时品尝的饮料。为此,这里的人往往会选择加入厚厚的炼乳,或是一大勺白糖。
人们享受着当下,没人在咖啡馆里办公。相比于盯着手机刷短视频,胡志明的人们更喜欢和朋友聊聊天,或者望着街上的摩托车流放空大脑。
胡志明市老城区普遍狭窄的建筑物被称作“筒楼”,平均宽度仅为三到四米。据称是源于法国殖民者根据房屋的临街宽度征收财产税,导致市民无法横向扩建,只能在纵向上不断加高自己的房屋。
兴许是由于居住区的小巷和房屋间距过于逼仄,部分街道甚至仅能容纳摩托车通过,因此市中心的广场、花园、人行道,这些宽敞的室外公共空间对当地居民有着独特的吸引力。
2、加班少,假期多
经历过经济快速崛起的东亚人,或许会比较容易理解胡志民人们的松弛感。
凭借着人口红利和劳动力成本优势,承接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整个越南靠着国际贸易迅速富起来,这是东亚国家最熟悉不过的发展路径。而胡志明市,不仅是工业重镇,还是越南的港口和金融中心。
不仅如此,这里的人仍然年轻,无论是服务业还是制造业从业者,多是二十出头的青年。这种现象,在东亚部分地区已经是过去时。
来自日本埼玉县的游客坂本对此深有体会,他每年都会来这里两次。这里吸引他的,不仅是气候、街头饮食,更重要的是当地人都年轻、有活力。“日本都是老人。”
“我不忍心让一个和我奶奶年纪相仿的人,给我洗头或是按摩。”坂本一口饮尽了他杯中的威士忌。
更令人羡慕的,是加班现象在胡志明市并不普遍,大多数人都能维持稳定健康的作息,劳动权益也有所保障。
即便在最繁忙的胡志明市中心,下班大军形成的摩托车流也会早早地在下午4点半就出现。到了晚上9点,西贡邮局门口的保安则会提醒那些在门口乘凉的年轻人们,该回家睡觉了。
不仅下班时间较早,当地人可以自由支配的假期也不少。
虽然每年的公共假期只有11天,且除了5天的春节假期外没有长假,但根据越南劳动法,越南人每年有至少12天的年假,没休完的还可以兑换为工资。
加班少、假期多,当地人的薪资上涨幅度也颇为可观。
按照惯例,*工资标准每隔几年就会调整。调整下发后,工资没有达到新标准的工人们就会通过工会组织与企业主谈判,最终实现涨薪。
在2023年年底的调整中,越南劳动总联合会要求涨薪6.48%至7.3%,越南工商会建议涨薪4.5%至5%。最终,越南国家工资委员会取了折衷方案,一致决定从2024年7月起将*工资提高6%。
越南政府将全国分为四个地区,也就是四个档位。最发达的*地区,*工资标准为468万越南盾(约合1364元人民币),以美元计算是203.87美元。
在外企工作的老范对此不以为然,他表示公司的调薪频率不高,可能是因为外企给员工的收入已经远超*工资标准。
外企的青睐,或许也是越南人保持松弛的重要原因——大量外资企业在越南生根发芽,产销两旺,托举起越南各项亮眼的经济指标。
越南统计局数据显示,越南2024年一季度经济同比增长5.66%,其中商品出口总额达到930.6亿美元,同比增长17%,贸易顺差达到80.8亿美元。此外,截至今年3月20日,越南一季度外商对越投资总额达到61亿美元,同比增长13.4%。
3、正在流失的松弛感
胡志明市轻松的生活或许让不少人向往,但在部分当地人眼中,自己生活中的松弛感,正在流失。
老范表示,最近几年,外企开始实行每周6天的工作制度。由于总部与越南时区不同,有时也要在下班时间开会。虽然加班费多了一些,但压力正在变大。
那到底什么才是当地人最理想的生活状态?
不会讲英语的司机老阮,左手滤着咖啡,右手拿起手机不假思索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翻译软件显示出了两个单词——持续、稳定。
这个回答看似官方到让人忍俊不禁,却也代表着不少越南人的共识。
42岁的老阮,家里有两个儿子,虽然见识到了越南的发展,本人在外资企业打工一个月也有近2000元人民币的收入。但聊起希望孩子去做什么,他的建议仍然是医生、老师,而非外界最希望他们成为的产业工人。
与此同时,践行东亚模式的越南,在发展中很可能会和不少东亚国家一样,面临老龄化和房价泡沫等问题。
在同样的逻辑下,人们的松弛感也会逐渐消失。
越南的1亿人口中,有5130万人被视为劳动人口。在就业率极高的当下,越南的人口或许支撑不起更大规模的制造业,部分产业的承接能力已经接近饱和。
与此同时,随着当地人生活的快速改善,越南统计局预测,该国将在2036年正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届时老年人口将超过2100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9.48%。
房价上涨也是越南打工人普遍面临的问题。
越南的一名外企高管表示,在一些由越南政府牵头投资的工业园区附近,房租已经能占到工人工资的4成左右。胡志明市好学校的学区房,月租金甚至高达6000美金。
据越通社报道,越南的平均房价是家庭年收入的23.75倍,甚至高于新加坡的14.9倍和韩国的19.9倍。
还有更重大的隐患藏在越南的经济结构中:这个国家对外资外贸的依存度太高了,它决定了人们对未来的稳定预期能否持续。
4、与时间赛跑
越南上一次接触国际贸易体系时,并没有获益,反而被掠夺得家徒四壁。
法国殖民者用了近百年时间,将越南从自给的小农经济改造成为服务欧洲的种植园。那时的越南甚至没有自己的名字,而是属于法属印度支那的一隅。数不清的咖啡、橡胶、大米、茶叶出口到欧洲,却换不来越南人的温饱。
如今的越南,能抓住机会吗?
根据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的雁行理论,越南在全球供应链上扮演的角色,将被生产成本更低的区域所取代。如果不能及时构建良性的经济结构,越南极有可能像马来西亚和泰国那样,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以韩国三星在越南业绩最耀眼的时期——2018年为例,三星越南分公司创造了全年657亿美元的营收,相当于当年越南全国GDP的28%。试想,来自韩国的三星如果有任何要求,越南政府有多少拒绝的余地?
2023年,越南出口即便因全球需求低迷而下滑4.4%至3555亿美元,却仍然占到了全年GDP的83%。其中外资出口占到整体出口的74%,这一比例甚至较2021年和2022年有所提高。
在越南商品出口的品类中,手机及零部件、电脑及零部件、机械设备及零部件和纺织品,已经固定成为越南商品出口的前四大类,占比越南商品总额近一半。其中就包括苹果、三星、富士康、歌尔等等耳熟能详的外资品牌,而越南本地品牌则没什么存在感。
近年来越南在全球市场上最出名的本土品牌,是电动车制造商VinFast,但其名声却是极为负面的。
该公司于2023年8月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时,估值高达860亿美元,起步就超过了通用汽车和福特的总和。在短短一个月内,该公司估值上涨至接近200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特斯拉和丰田的全球第三大汽车制造商。但又在一个月内跌去90%,堪称“妖股”。
这究竟是一家怎样“强大”的企业?
根据VinFast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文件,该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销售了11300辆电动汽车,其中超过7000辆卖给了该品牌母公司VinGroup旗下的一家出租车公司。VinFast、VinGroup和这家出租车公司的实控人都是越南首富潘日旺。也就是说,这是一次赤裸裸的“左手倒右手”。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VinFast只有1%的流通股,99%的股票由潘日旺一人持有。《福布斯》对这家企业的评价是,“它的股价有98%都是水分”。
越南还在等待一个能在国际市场上真正立足的本土品牌。
2021年底,越南政府制定了雄心勃勃的中长期发展计划。在2025年越南解放南方和国家统一50周年之际,让越南脱离中低收入国家行列。在2030年建党100周年之际,让越南成为具有现代工业基础的发展中国家,跻身中高收入国家行列。在2045年越南独立100周年之际,让越南成为一个发达、高收入的工业化国家。
趁着外资仍青睐之时,如何尽快转型,是越南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