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dszpk

押宝爆款IP孵化,阅文还有几个“庆余年”?

dszpk 2024-06-21 15:45:52 304 抢沙发

近日,阅文集团召开了 2024阅文创作大会,宣布以“帮助创作者放大内容价值”为核心,建立“10亿生态扶持基金”,在前置IP孵化、IP视觉化开发、多模态基建三个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阅文要继续做好两件事:一是培育好土壤,让好故事源源不断生长;二是搭建好舞台,让好内容实现更大价值。”阅文集团CEO兼总裁侯晓楠表示。

不难看出,在经历了《热辣滚烫》《与凤行》《庆余年》等一系列爆款影视剧之后,阅文集团正尝试继续挖掘爆款IP,以放大内容价值。不过,挖掘爆款IP并不容易,此前阅文集团曾多次尝试将IP影视化,比如《择天记》《武动乾坤》《将夜》等,但基本以失败而告终。

作为国内最大的中文网络文学平台,阅文集团拥有的作品数量超过千万,并且手握大量IP,但真正能放大内容价值的IP却并不多,尤其是在短剧迅速崛起的当下,网文已经落入了尴尬的处境,阅文集团的核心优势也正在消散。尽管《庆余年》取得巨大的成功,登上“剧王”宝座,但这一成功能否持续还是只是昙花一现,仍是一个未知数。

68.png

01.尴尬的网文业务

阅文集团的财务状况一直是外界和投资者颇为关注的焦点。

2023年,阅文集团的总营收为70.12亿元,同比下降8.0%;归母净利润为8.05亿元,同比增长32.3%;非国际通用会计准则下归母净利润为11.304亿元,同比下滑16.2%。

表面上看,虽然阅文集团的总营收出现了同比下滑的情况,但好在净利润增加了三成以上,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其净利润增长是建立在2022年净利润下滑超过三分之二的基础之上,与此同时,2023年阅文集团员工数量减少了约100人,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运营效率,但同时也引发了外界和投资者对于阅文集团增长潜力的质疑。

事实上,阅文集团遭受质疑的一大原因在于其已经告别高速增长期,亟需转型。根据历年财报,2017年至2022年,阅文集团的总营收分别为40.95亿元、50.38亿元、83.48亿元、85.26亿元、86.68亿元和76.3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5.63亿元、9.12亿元、11.12亿元、-45.00亿元、18.43亿元和6.08亿元。可见阅文集团的天花板隐现。

具体而言,阅文集团主要有在线业务、版权运营及其他业务两大业务,前者主要包括在线阅读、网络广告及在平台上分销第三方网络游戏所得的收入,而后者主要包括来自制作及发行电视剧、网络剧、动画、电影、出售版权、运营自营网络游戏及销售纸质图书的收入。其中,在线业务是阅文集团的主要收入来源,2023年该业务占总营收的比例为56.3%。

阅文集团的在线业务主要来自自有平台产品、腾讯产品渠道及第三方平台,但上述三方收入在2023年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腾讯产品渠道更是同比减少42.2%至3.42亿元。

更为致命的是,阅文集团的月活跃用户从2022年的2.44亿下降至2023年的2.06亿人次,下降幅度达到15.7%。其中,虽然阅文集团的平均月付费用户数量同比增长10.13%至870万,但ARPU(每名付费用户平均每月收入)却同比下降14.0%至32.5元。根据历年财报,2019年至2022年,阅文集团的付费阅读平均月付费用户数量分别为980万、1020万、870万和790万,而ARPU分别为25.3元、34.7元、39.7元和37.8元。

可见,近几年来,阅文集团的平均月付费用户数量总体处于下降趋势,这意味着付费阅读已无太大增长空间,几近抵达谷底,同时版权运营及其他业务仍难以扛起收入大旗,阅文集团正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局面。

02.AIGC能否颠覆网文创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指出,当前AIGC在网络文学海外出版、创作辅助、同人粉丝活动中的应用,已经对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未来更有可能利用其强大的多模态转化能力,在IP前置开发等领域大显身手。

AIGC被认为是阅文集团改变商业化困局的“秘密武器”,在2022年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侯晓楠表示,虽然AIGC目前的技术水平还不到最完善的时候,但阅文集团内部团队会密切跟进AIGC的发展。他认为AIGC可以更快地将文字转变成音频、图片、视频,可以提升阅文旗下内容生产的效率,并降低成本。

在全员内部信中,侯晓楠也提到,阅文集团要成立重点项目组,集中攻坚AIGC技术及其场景应用。他认为AIGC既事关阅文的立身之本,也将引领阅文迈向下一个三年、五年乃至更长期的可持续增长。

2023年7月,阅文集团推出了针对网络文学的大模型“阅文妙笔”以及基于该大模型的应用产品“作家助手妙笔版”,其中阅文妙笔主要服务于创作者,提供包括辅助人设、世界观、力量体系构建等服务。

竞争对手也在推进AIGC在网文领域的落地,比如掌阅科技在2023年年报中表示,将会推动AIGC在内容生产、营销推广、产品创新等领域深化应用;中文在线则在财报中用了大量篇幅阐述怎么利用好AI赋能内容行业等等。

不过,现阶段AIGC在网文行业激起的水花还不大,AI大模型也尚未发展到可以取代作家的程度,DoNews在尝试利用作家助手妙笔版进行创作后发现,作家助手妙笔版虽然可以生成故事梗概,帮助创作者有效梳理思路,但还是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阅读效果,处于“可用但不好用”的阶段。

长远来看,尽管AIGC有助于阅文集团构建新的IP上下游一体化生态体系,但在现阶段还难以改变阅文集团的现状:一方面,在推进大模型产业化落地过程中存在多重难题,比如算力面临掣肘、数据质量参差不齐、与行业难以高度融合等等;另一方面,大模型产品还面临着同质化内容的情况,目前网文内容同质化已经比较严重,AI辅助创作之下,对相近的题材提出给相近的世界观设定和人物设定,或加剧同质化问题。

换言之,当下AIGC还难以颠覆网文创作,也难以为阅文集团的网文业务带来太大起色。

03.短剧的新故事不好讲

短剧正在掀起一股新的掘金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373.9亿元,同比上升267.65%,而202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超504亿元,2027年将超1006亿元。

手握海量IP的阅文集团显然不能错过这一风口。2023年10月,阅文集团公开发布了剧本征集令,标志着其正式进军网文行业;12月,在第二届上海国际网络文学周开幕式上,阅文集团又发布了阅文“短剧星河孵化计划”,包括百部IP培育计划、亿元创作基金和AIGC赋能三大举措。根据2023年财报,阅文集团目前已有数部短剧流水过千万。

在2024阅文创作大会上,阅文集团展示了短剧孵化方面的最新成果,比如已出品多部流水超千万的爆款短剧,并为作家提供转型短剧编剧的通道,阅文白金作家公子衍操刀改编的《叮!我的首富老公已上线》流水近3000万。此外,阅文集团正式升级“短剧星河孵化计划”,开放150部短剧的IP和资源与上下游伙伴合作共创,《庆余年》等IP衍生短剧已在开发进程中。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监管部门对于短剧的监管如期而至。根据《关于微短剧备案最新工作提示》,从2024年6月1日起,未经审核且备案的微短剧不得上网传播。这一新规要求所有播出和推流的网络微短剧都需持有《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或完成相应上线报备登记程序。

与此同时,各大平台也对违规微短剧做出了处理,抖音、快手分别发布关于打击违规微短剧的公告,抖音下架了6部违规短剧,快手下架了4部违规短剧,并清理相关内容738条。

除了监管政策的制约外,短剧行业本身也处于野蛮生长阶段,存在诸多难题,比如短剧的内容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缺乏创新和特色,而且商业化受困,收入往往不足以支撑业务的长期运营。

不难预见,随着监管部门对短剧行业的监督日趋严厉,阅文集团究竟能否依靠短剧获得新增量空间,实际上充满很大变数,至少从眼下来看,阅文集团的短剧业务前景似乎并不明朗,其是否会在2024年实现业绩翻身,仍是个问号。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0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